中国刚出手,韩方就抱怨损失太大,呼吁中国特殊照顾,不想脱钩

引言

近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决定从今年八月起,对电子产品实行CCC认证。所有进口产品,都需要通过强制认证,才能在中国销售。

让人没想到的是,消息一出,韩国竟炸了锅。

韩国官方竟然公开发文,要求中国给予特殊照顾,否则韩国的损失将无法估量。韩国甚至不惜“哀求”中国,一再表明自己不愿与中国脱钩的诚意。

中国为什么要推行这项规定?中韩贸易又为何存在着“脱钩”的风险?韩国到底做了什么,惹怒中国?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从韩国的贸易逆差说起。

持续贸易逆差

最近,韩国总统尹锡悦的日子相当不好过。翻开韩国的贸易财报,看着一行行鲜红的数字,情况可谓是触目惊心。

原来,韩国已经出现了连续14个月的对华贸易逆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给韩国贸易判了“死刑”。

韩国经济模式独特,是一个高度依赖进出口的国家,出口贸易等同于韩国的经济命脉,一旦出现问题,全国经济都将陷入危险。

在贸易上,中国是韩国最重要的客户之一,而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韩国始终在国际贸易里占据上风,每年对华输出大量商品,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这一局面却在去年10月被彻底打破。

2022年10月,韩国首次出现对华贸易逆差。当时,不少韩国人都认为这是意外,可随着对华贸易赤字的不断扩大,韩国终于慌了。

韩国人意识到,凛冬将至,光是今年第一季度,对华贸易逆差就是去年的两倍,直逼50亿美元。

简单来说,韩国仍需要中国,但中国已经渐渐不再需要韩国

这种身份的转变让韩国人一时无法接受,而贸易逆差加剧,也令韩国的众多行业受到了影响,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便是韩国的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向来是韩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规模庞大,韩国芯片远销全球,产业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而整个韩国的GDP也不过1.8万亿美元,芯片行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中国也曾大量进口韩国芯片,芯片是中韩贸易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但现在,中国人不买账,韩国就连芯片也卖不动了。

三星芯片部门利润暴跌96%,仓库里的芯片堆积如山,光是今年1月,韩国芯片的库存率便达到了265%,几乎可以比肩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根据韩国统计部门的官方数据,现如今韩国积压的芯片总额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

由此可见,韩国的对华贸易陷入僵局,连带着整个韩国经济都走起了下坡路。

那么,韩国芯片产业为何会沦落到这种境地?在中国放弃韩国芯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实际上,这一切都是韩国自作自受,自食苦果。

韩国自食苦果

韩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经济下行,芯片行业衰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其实,中国始终不曾背弃韩国,而是韩国率先背刺了中国。

韩国的背叛,则与美国的威胁与怂恿脱不开干系。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高新产业飞速崛起,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试图围堵中国芯片。

这场芯片战已经持续数年,从限制中兴到制裁华为,美国奇招百出,卑鄙至极。

在这样的围追堵截下,中国芯片非但没有认输,反而还憋着一股劲发展了起来。这下,美国哑口无言,只能升级芯片战。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制裁,美国想出了一个办法,那便是联合韩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2022年8月,拜登签署法案,明确对华打压方针,与此同时,美国宣布成立“芯片联盟”。

在美国的规划中,这个芯片联盟由美国、日本、台湾地区与韩国四方组成。目前,全世界芯片制造产业有八成以上都布局在东亚地区,美国所选中的三方都在芯片行业有着重要地位。

因此,美国的思路十分简单,只要控制住了这三方,就等于实际掌控了世界半导体行业。如此一来,中国芯片行业必然会受到影响,美国便能轻松占据上风。

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拜登特意在《芯片法案》中承诺,美国国会将拨款补助外来芯片企业,只要它们愿意在美国建厂,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是美国“威逼利诱”的一部分,在承诺高昂收益的同时,美国也不忘动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对这三方施加政治压力。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日本与台湾地区早就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加入芯片联盟,唯有韩国犹豫不决。

韩国明白,美国是在逼迫自己站队,中美大国博弈,韩国避无可避,必须做出抉择。

韩国的犹豫有理有据,韩国人比谁都明白,自己国家的半导体行业与中国有着深度捆绑。首先,韩国的所有芯片公司都在中国有大规模投资,三星唯一一处海外芯片储存基地便扎根在西安。

其次,韩国芯片的生产与销售都离不开中国。

就生产而言,中国是韩国芯片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商,韩国芯片对中国原材料的依存度将近40%。一旦中国停止供应,韩国芯片生产链便很有可能断裂。而就销售来说,中国市场广阔,两国双边半导体贸易体量庞大,即将达到800亿美元。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依然选择了听从美国的吩咐。韩国的举动一方面背刺了中国,另一方面也等同于放弃了本国芯片生产的独立自主权。

从今往后,韩国芯片便成为了美国政客手中刺向中国的利刃。

事实证明,韩国做出了一个无比错误的决定,这柄剑最终刺向了韩国自己。

中国的回击

韩国万万没想到,美国根本不是个靠谱的盟友。

三星远赴美国办厂,美国承诺的钱却迟迟不到账,各项成本却不断飙升,眼见着就要亏本。偏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华贸易逆差扩大,韩国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面对韩国的背叛与美国的刁难,中国给予了一次次漂亮的反击。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本国芯片,芯片自主化程度提升,产业升级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中国的淡定应对让美国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而韩国也沦为了美国的炮灰。

无奈之下,美国只能不情不愿的举起了白旗。

6月13日,《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政府或将“延期豁免”。所谓“延期豁免”,实际上是美国打了自己的脸,美国本将加速韩国芯片贸易与中国脱钩的进程,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引发了强烈的反噬。

这下,只能一定程度上解除限制,延长对华芯片的销售期。

然而,中国的反击还远远没有结束。在芯片行业之外,中国也加强了贸易审查,所谓蛇打七寸,这出其不意的一招,更是令韩国叫苦连连。

今年3月,中国宣布进口电子产品需要通过强制认证,这与韩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因为韩国会向我国出口智能手机中的锂电池,而锂电池恰恰也在管辖范围内。

中韩两国的强制认证标准不同,韩国标准为KC,中国标准则为CCC

根据规定,从今年8月1日起,中国将推广CCC标准的强制认证,加强产品的安全管理。倘若产品在一年内没能完成CCC标准的强制认证,就会被禁止在中国出厂销售,进出口也同样会被限制。

公告发出没多久,韩国便慌里慌张的找上了门。

5月,在一次与中韩自由贸易相关的会议上,韩国国标院代表直接央求中国,希望能够暂缓实施这一政策,给韩国一定的特殊照顾。

韩国国标院代表提出,倘若中国严格执行规划,那么韩国企业必将损失惨重。现如今韩国经济落入谷底,芯片问题还没解决,要是再多来一个锂电池问题,恐怕真的会一蹶不振。

而面对韩国的请求,中国的回应也充满了大国风范。

中国表示,强制认证一定会按计划推行,但中韩之间还存在着可以磋商的余地。

随后,中国公布了放宽电器用品型号区分的细节标准,并且给了韩国企业具体的整改意见,实际上帮了它们一把,令这些企业能够顺应政策变化。

结语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但无论发生什么,中国都将淡定应对,既不会搞霸权主义,也不会任人欺压。

中国只不过是刚刚出手,韩国便已经大呼吃不消。会议结束后,韩国国标院态度尤为良好,一再强调两国要在贸易上加强合作,统一互认标准。

这种种举动都表明,韩国无法接受与中国在贸易上脱钩。在韩国的对外贸易领域,中国的地位不可撼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三星   中国   台湾地区   逆差   韩国   美国   半导体   韩国人   出手   芯片   损失   美元   产业   标准   贸易   经济   行业   韩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