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一块石头被秘密送进北京,毛主席语重心长:它将决定我国命运

文 | 咏史泊

编辑 | 咏史泊

●○前言○●

1955年1月15日,钱三强和李四光将一个被裹的里三层外三层,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头匆匆忙忙的送到中南海菊香书屋,这是毛主席所居住的地方,原本应该放松休息的气氛,此刻正弥漫着一种高强度紧张和激动。

接着,所有人在屋子里焦急的等待着科研人员对这块相貌平平石头进行探测,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结果。

终于在仪器发出“嘎嘎嘎”的声音以后在场的人所有人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毛主席看着那块石头毫不起眼的石头,语重心长的感叹道说:“他将决定我们新中国的命运。”

为什么一块石头能够决定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运呢?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发现原子弹重要成分“铀矿石”○●

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百废俱兴,在参加二战中许多国家都已近意识到原子弹的重要性,所以说这些国家研究原子弹的进程也不断加速,著名的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局里曾向毛主席表达这样的意思“如果中国想要有能力反对使用核武器,那么必须要自己先拥有核武器。”

1954年,高之杕与苏联的一名核物理专家带领着一小队科研人员到辽宁来进行勘察寻找“铀”,对大房身伟晶岩露天长石采场进行现场勘察。

在科研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发现了这是一座在地下的矿井,这无疑是给勘测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难度。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丝没有想过放弃,而是毅然决然的不顾生命危险继续潜入伸手不见五指的矿井进行考察。

在科研人员下井之后连忙拿出探测仪对现场矿石进行勘测,伴随着探测仪发出一阵“嘎嘎嘎嘎”的声音,所有科研人员喜出望外。既然该矿区的放射性现实异常,那么这也意味着这个在这个地方一定有“铀矿”。

然而,科研人员还没高兴多长时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技术小组就计算出这个地方最多只有800公斤铀,没有一点可以利用价值。

虽然这次勘察没有带回来一整块的铁矿石,但是科研小组也在这次的勘察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为后面勘察打下基础。

在同一年10月份,科研人员又沿着在发现铀的路线南下,前往广西附进行实地考察,过了没多长时间他们在又在一些岩石上发现了拥有不少次生铀矿物。

很快,科研人员又在相同的岩体中找到铀矿化矿物,这便是成功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铀矿石。这次勘察不仅实现中国铀矿石从无到有的突破,还极大地振奋所有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更加的有动力。

同时一同带队前去勘察的苏联专家也很激动,激动得把胡子都刮破了,不断重复叮嘱这是一次宝贵的发现,还反复向工作人员嘱咐一定要将样本保管好带回北京,他坚定地说:“中国必然拥有相同优质的铀矿石。”

这天,周总理办公室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周总理慌忙接起电话,而电话那头里的人说:“总理,我们在广西发现铀矿了!”

听着电话里激动不已的声音,一向成熟冷静的周总理也在此时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连忙说自己跟其他中央领导人都想要看看铀矿的真面目,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主席一行人焦急的等待着那一块看着普普通通的石头。

在确定找到铀矿石之后,毛主席当机立断的马不停息召开中央扩大会议,准备将研制原子弹一事敲定下来。

在会议上,毛主席站起来一锤定音的说到:“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也没有来得及抓一下,但是制造原子弹这个事情总归是要做的。现在也已经到时候了,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接着毛主席又激动的强调:“现如今正好苏联愿意给我们一些技术上的帮助,我们大家一定要加油一定要搞好。”

●○自己动手,从零开始○●

在决定搞原子弹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过6年。持续的战争和军阀割据刚刚结束,整个国家的物质条件并不好要什么没有什么,可谓是穷的叮当响,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的东西比想象当中有更多的困难险阻。

当有记者问道关于中国制造原子弹的问题时,美苏两国都当机立断的说:“以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压根不可能造不出原子弹。简直在痴人说梦。”估计当时整个世界都觉得我们造不出来原子弹,

当时我们中国人有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和傲气,他们越说我们做不到我们就要做到。到时候研究出来打脸的就是他们,也就是此时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自主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原子弹。

1950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研究机构。吴有训著名的物理学家、钱三强中国原子能科学创世人分别担任所长和副所长。

研究所刚刚成立的时候,条件极为艰苦。有许多研究设备都是他们一件件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然后经过科研人员的修理加工,将他们组装完成进行使用。

作为第一批核物理研究的前沿,为以后祖国研究的后续“两弹一星”的研制培养出来了国家需要的大量人才,渐渐的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核工业的专业团队。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为中国核工业延揽人才。就连那些散居在国内各地的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朱光亚等人先后被调往北京进行核工业发展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此同时,面对美国的不断干扰阻挠,中国政府进行积极友好交涉,迎接那些旅居国外的尖端科技人才回国。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家,选择自愿放弃国外了优越的物质,毅然决然的决定回国报效自己的祖国。

但是,人才固然是重要的,可是单单只有人才也不行!关于核工业的发展,研制原子弹,首先得有能够产生裂变的铀矿!于是1954年2月,地质部成立了第二办公室,专门负责铀矿的勘察工作。

但是办公室才刚刚成立,大家 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可以到哪里开采铀矿?中国那些地方会有铀资源?因此,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把埋头在论文堆里一篇一篇的苦苦搜寻,最终黄天不负有心人在一篇发表于1943年的论文中找到了一些有关于“铀”蛛丝马迹。

有一篇论文曾经是这样记载着:著名的地质学家南延宗在前去广西调查锡钨矿的时候,在一次偶然间从一个矿区的石壁上发现了很多黄色的粉末矿物质。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使他将这些黄色的粉末状物质带回去检测后,发现了铀质的存在。“铀质”两个字立即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奋,广西也便成了寻找铀矿的重点地区。后来经过勘探队大量的进行野外勘测,这才有了1955年那块被带进中南海的“开业之石”。

有了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就有了发展核工业的基础。现在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955年,伴随着党中央政府的一声令下,核武器研制被正式提上日程。

7月4日,中共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指导原子能工作的三人领导小组进行核武器的研制。

●○蘑菇云出现,让新中国挺直了腰杆○●

面对着苏联的藐视和挑衅,毛泽东主席下定决心说到:“紧裤腰带,就算要研究一万年,我们也要将研究出原子弹!”

终于于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砰”,一朵“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腾起,爆炸成功,震惊海内外。

在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忍不住欢呼跳跃起来,党中央在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喜讯,毛主席激动地握着周总理的手说“恩来,我们成功了,你向国内外宣布我们的重大喜讯吧!”

周恩来“同志们,接下啦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在宣布这个事情之前。我向大家提一个要求,大家可以鼓掌可以欢呼。在今天的下午三时,我国在西北沙漠成功发射了一颗原子弹,那些核大国对我国进行的核垄断跟核诈话,到此结束。”我国终于发射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结语○●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步一脚印走过来,虽然道路充满无数荆棘险阻,但同时也是无比光荣和辉煌的令人自豪的。

直到现在,无论走我们到哪里,无论我们在什么岗位,我们的脑海中都应始终印刻着“蘑菇云”的模样。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自豪和骄傲的象征,更有一种催人奋进让人奋发图强的力量,这便是普通核工业建设者对核工业初心和使命的最好传承。推动我国的核工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许多个“中国第一”也正如此,我们的国家才变得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繁华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中南海   铀矿   石头   苏联   核物理   我国   蘑菇云   核工业   广西   核武器   语重心长   原子弹   北京   中国   激动   工作人员   命运   秘密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