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江青的墓碑:普通寒酸,看了碑上的几个字,才知李讷用心良苦

坐落于北京西山的福田公墓的历史十分悠久,这里气盛地旺,安葬着许多的名人。例如末代皇帝溥仪的先父、著名文学理论家钱玄同、现代核物理专家钱三强等一众家喻户晓的名人。

但是这里还安葬着一位叫做“李云鹤”的人,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是如果告诉大家这个名字是这个人的曾用名,她真正的名字叫做““毛夫人””,大家一定都会明白为什么她也可以和这么多名人葬在同一个地方。

“毛夫人”的墓碑上刻的内容十分简陋,除了名字和生卒时间,就连立碑人的姓名都没有显示,只是简单的注明了立碑人与“毛夫人”之间的关系。而立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毛夫人”和教员生下的女儿李讷所立下的碑。虽然这碑十分寒酸,却饱含了李讷的良苦用心。而如此简单的墓碑,明显和旁边那些名人、大家的墓碑格格不入,那么在这背后还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生在延安的李讷

“毛夫人”的一生中一共有着四段婚姻,但是却只生下了一个女儿,那就是和教员之间的孕育出来的李讷。“毛夫人”曾经公开表示过,自己只有一个女儿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小孩子,主要是因为教员喜欢孩子,所以就生下了李讷。

教员的一生中一共有10个子女,因为要投身于事业当中,并没有能够和自己的一些孩子有很多的相处时间,但是李讷却是和教员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也十分受到教员的宠爱。李讷没有经历哥哥毛岸英所经历的牢狱之苦,也没有像姐姐李敏那样在异国他乡饱受苦难。年纪最小的李讷自然受到了教员的更多关爱。

1937年“毛夫人”跟随着队伍来到了延安,在这里她遇到了教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之后,二人结为了夫妻,直到三年后,二人才迎来了他们婚姻的结晶,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李讷出生了。

在延安的日子里边,生活是非常的艰苦,大家都能够想象的到。况且教员的孩子们都没有呆在教员身边,毛岸青和毛岸英都被送到了苏联学习,教员和贺子珍的孩子李敏也被送到了母亲的身边。此时的教员多么希望能够有一个孩子来给教员带来一些慰籍。李讷的出生,也让教员十分的开心,在这艰苦的延安生活也给教员增添了一点生活乐趣。

在当时教员的家里,随处可见年幼的李讷玩耍的身影,不管教员是在开会还是办公,李讷都会时不时的依偎在教员身边,教员也并不会对李讷进行驱赶,甚至是有时候还会把李讷抱在怀里开会,可见教员是多么喜欢李讷。

在延安,年幼的李讷也是大家的开心果,朱老总经常逗一逗李讷,而李讷的天真和可爱也会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员作为事业的领导,经常会没日没夜的研究军事策略,制定方案,不管别人怎么劝教员去休息,教员总是摆摆手说到并无大碍。

但是恩来却发现李讷才是教员的“软肋”,只要出现这种情况,恩来就会把李讷叫到教员身边给教员撒娇,让教员尽早休息,而这种方法果然奏效,只要抱着李讷,很快教员就会坐在沙发上哄着李讷一起睡了过去。

都知道平时教员喜欢抽烟,有时候还会一根接着一根,担心教员抽坏了身体,恩来便又叫来李讷教员对进行劝说,每次李讷来到教员身边都会假装咳嗽,教员一下就明白什么意思,便会掐掉烟,满眼宠溺的抱起李讷。

在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曾经因为在延安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并不能能够有充足的食物,大家只能吃黑豆,年幼的李讷因为经常看到大家把嘴巴都吃的黑黢黢的,比较抗拒吃黑豆。教员就语重心长的告诉李讷:大家都在吃黑豆,前线的士兵们也都吃的是黑豆,我们只有吃的下黑豆,才能够打越来越多的胜仗。从那以后李讷就再也没有抱怨过不喜欢吃黑豆。

在平时不忙的时候,教员还会经常领着李讷四处转转,并且教李讷一些古诗词,在教员的影响下李讷也学会了大量的古诗词。

后来抗战胜利了,李讷已经八九岁了。教员对李讷是更加的疼爱,在北京的工作之余还是经常会和李讷一起玩耍,李讷也会带领着自己的小伙伴跟在教员后边学习教员的走路姿势,十分的欢乐。

随着李讷的慢慢长大,李讷也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进行学习。教员身边没有了李讷的经常陪伴,一下就变得空落落的,但是教员仍然十分关心李讷的生活和学习,经常给李讷写信,询问李讷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帮助李讷开导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李讷毕业之后,教员并没有因为她是自己的女儿就让别人对李讷对其进行特殊对待。虽然当时李讷被分配到了《解放军报》做新闻编辑,而且还顺利当上了总编辑,但是教员仍然对李讷进行严格要求,希望李讷能够深入到基层一线,于是在七十年代,李讷就来到艰苦的井冈山“五七干校”进行劳动。

李讷的人生经历

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李讷开始了她那段不完整的婚姻。

井冈山劳动的那段时间,李讷遇到了小徐,虽然小徐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是对李讷却是十分的关心,久而久之就李讷就对小徐产生了好感。当时李讷的堂姐夫曹全夫也和李讷同在五七干校劳动,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也把这一情况立马报告给了教员。

教员看过小徐的资料并没有嫌弃,对他来说只要李讷和小徐是真心相爱,他都能接受。最后李讷也如愿以偿的和小徐在井冈山结了婚,当时教员还特地托了人为李讷和小徐送上了祝福,为李讷送上了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李讷也非常喜欢。

但是李讷和小徐之间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据说最后因为两人的性格不合而离了婚,离婚之后,李讷的生活也并不顺利,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独自生活,日子也过的比较艰苦。大概是因为不想让教员看到自己现在这个落魄的状况,所以李讷很久都没有回到北京。到1974年李讷才决定回北京看看,当时教员的身体情况已经不是很乐观了。

李讷来到教员的病床前,看到教员现在的这个状况,哭的泣不成声,也许是觉得自己现在这个状况有点愧对于自己的父亲,也许是因为心疼教员现在的身体状况,李讷告诉教员:自己离了婚,没脸回来见父亲。教员紧握着李讷的手告诉李讷:这次回来,就留在北京吧。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李讷就留在了北京工作,陪在教员的身边。但是让李讷更加痛苦的就是,1976年9月9日,教员在北京逝世,而她的母亲作为“四人帮”的主要人员被抓了起来。李讷的人生自此也跌至了谷底。

十年混乱之后,李讷就一直呆在北京的一条小巷子里,和自己的孩子过着平淡的生活,依靠着自己那份微薄的工资,勉勉强强的生活着,有时候日子过的是在是紧巴的时候,还会把母亲留下来的旧书给卖掉换钱。

李讷的晚年

在“毛夫人”被捕之后,李讷也向组织申请了去探视自己的母亲。“毛夫人”生活在组织给安排的“特殊牢房”里边,虽然被层层设防,但是环境却要比其他人好上一些。在这里“毛夫人”甚至还可以读书、看报、写作,有时候还会被安排到牢房外边防风,而李讷也会每半个来探望一次“毛夫人”,并且给她带上一些生活物品。

到了1984年,李讷与王景清结识,当时王景清也因为和妻子感情破裂而离了婚。两人经过长时间的解除,觉得彼此能够托付晚年,于是两个人便结为了夫妻,婚后两人也过上了平淡且幸福的生活。李讷对于王景清在日常生活中也照顾有嘉,王景清也对李讷的儿子视如己出,“毛夫人”在得知李讷现在的生活之后,也十分的开心。

1988年教员诞辰95周年,“毛夫人”提出想要在家中办一个家庭聚会,因为没有得到批准,于是他就决定吞下十几粒助眠药物自杀,所幸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才保住了性命。

到了1989年“毛夫人”被送回了秦城监狱继续接受关押,但是她的病情却持续恶化,因为不忍遭到病痛的折磨,在护士不注意的时候,“毛夫人”再次寻找到了自杀的机会,在卫生间里自杀离世。“毛夫人”死后并没有进行大肆报道,只是用一辆普通的面包车将遗体运往八宝山进行火化,而“毛夫人”离世半个月以后,在《人民日报》当中的一个角落里边才刊登出“毛夫人”离世的消息。

“毛夫人”离世之后,并没有举行什么告别仪式,被火化之后,骨灰也是被李讷带回家进行保管,因为一直没能找到机会将自己母亲安葬在山东老家,所以一直等到了2002年李讷才将“毛夫人”安葬福田公墓,并且立下了前面讲到的那个简单的墓碑。

结语

作为“毛夫人”的女儿,李讷也是考虑到了“毛夫人”的特殊经历,才会使用李云鹤的名字。而这一切早就已经成为了历史,李讷的良苦用心,也是为了自己的母亲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安息。而那段历史和人,也留给世人自己去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墓碑   北京   井冈山   生下   延安   干校   都会   寒酸   用心良苦   教员   艰苦   夫人   状况   女儿   母亲   身边   孩子   江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