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门阀的不是科举制,而是战乱,科举也会形成科举世家网络

门阀和世家其实是两码事,门阀一定是世家,世家也不一定就是门阀。

门阀制度的形成是察举制被破坏的结果。东汉中前期的察举制运转一直还是比较正常的,作弊比较少,因为郡县察举的时候还是先考虑品德、学问、能力这些的,并没有拿来做交易。

后面的情况之所以变了,是因为官僚体系网络形成了,相互举荐做官,成了一个封闭的网络,外面的人进不来了。比如说李四当郡守的时候举荐张三当官,等到张三升官之后,又举荐李四的儿子,李四的儿子再举荐张三的儿子,这就是拿着国家名器做生意了。

这种网络不光是两个家族,而且还会利用婚姻关系结成更加复杂的网络,再相互举荐做官。比如司马防当京兆尹的时候,举荐曹操当洛阳北部尉,等到曹操做大了之后,司马防的大儿子司马朗已经当官了,曹操就把司马防的二儿子司马懿辟入司空府做官。

换句话说,原本应该是靠郡县察举、公府征辟来做官,这个权力是在国家手里的,但后面就变了,成了你要当官,就必须先进入这个家族关系网络,否则就没有被举荐做官的资格。这个权力就从国家手里转移到了门阀手里。

门阀制度的另一个基础是大量的人身依附,不仅占有土地,而且占有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这些人只要把土地交给门阀,就不用再给国家纳税和服劳役了,只要给门阀纳税和服劳役就行了,负担其实减轻了不少。

所以才会出现一个门阀家族动辄几千几万人的情况,就是将附属的农民都算在里面。国家损失了纳税服役的土地和老百姓,而门阀不用向国家纳税,也不用服劳役,一进一出,门阀的势力就比国家大了。

后来科举制逐渐萌芽的时候,也并没有直接冲击门阀体系,因为科举是在南朝先出现的,但南朝的门阀体系并没有被这种科举考试冲垮。最早的科举考试反而是在给门阀体系打补丁,因为门阀越来越封闭,没有能力干基本额政治、经济和军事管理工作,而这些事总要有人做,所以才从寒门选拔这种人才,而选拔方式就是考试。

唐朝搞科举制之后,也并没有完全冲垮门阀士族体系,只是说打破了门阀士族对权力的垄断,有更多出身寒门的人进入了官僚体系,来为国家干活。就整个唐朝而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比并不算高,主流的还是门荫。

但科举制在唐朝逐步稳定之后,毛病也比较多,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当时的考试主观题多,客观题少,所以容易作弊。再就是唐朝的教育普及程度仍然不高,参加考试的人数和录取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所以也容易作弊,并且看上去是完全合法的,不用漏题之类,就是抢跑。

所以到中晚唐的时候,科举出身的官僚也开始形成一个圈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并且和士族之间矛盾冲突,最典型的就是牛李党争,虽然牛党也有士族,李党也有不少进士出身的官员,但在政治上还是泾渭分明的,主要就是对士族的态度,是约束士族,还是依靠士族?

真正让门阀体系垮掉的,其实就是战乱。三国魏晋南北朝因门阀而形成,但门阀又没有能力完全掌握局面,所以在南朝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更替中,门阀逐渐边缘化,失去了操控政治的能力。而这其中主要的又是门阀之间你死我活的政治权利斗争。

宋朝到明朝科举制就比较规范和完整了,但北宋中后期的时候,科举也开始形成世家,连续几代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当官,并且有些家族能够连续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有些是进士起家之后,家族也随之庞大起来,比如韩琦家族,范仲淹家族,都很典型。

明朝中后期也一样,科举制并没有阻止官宦世家的出现和形成,并且会在一个王朝的中后期逐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科举制还在,表面上规则仍然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但是实际上这个网络开始越来越封闭,你要进入这个网络才能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从而形成了座主、门生这种网络,同样是用婚姻来加强联系。

北宋这个网络后面和新旧党争混在一起,虽然新旧党争的核心问题是变法,但旧党中这种科举世家比较多,也是事实。南宋也同样有类似的世家,但这个世家积累政治和经济资源的过程很快就被战乱打破了,所以没有出现三国两晋那种局面。

明朝的情况也类似,中晚期开始形成科举世家,尤其是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科举世家占有大量土地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又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去读书考科举做官,只是这个过程又被明末农民战争打断了,没有继续发展出门阀。

科举制的弊端在于,宋明时期的进士数量越来越多,但在晋升的时候仍然是依靠举荐的,宋朝和明朝都一样。明朝到中期之后开始形成了KPI考核的做法,虽然更客观,但实际上很容易变成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更加难以克服。

东林最早打压三党的时候,主要的理由就是你们的KPI不行,导致三党后来集体抱太监大腿,成了阉党骨干,阉党反而更加重视能力,东林则更强调品行和名声之类的东西。

很显然,东林其实就是一种做题思维,咱们就不比别的,就比做题,只要规则明确,我就能卷过你,不管是考科举还是KPI考核。但政治不是这么玩的,政治需要规则,但也需要有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因为政治和社会运转不可能一直一成不变,总有些问题是规则应对不了的。

所以说,察举制和科举制作为一种资格考试,其实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运转时间久了之后,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察举制比科举制更容易形成这种利益共同体的网络,但科举制之下也需要配合荐举制,尤其是进入更高层级的时候,必须有人举荐,这也同样会出现察举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门阀   科举   世家   司马   明朝   士族   网络   战乱   体系   家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