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胡说八道”专家榜出炉,专家们的建议让人感到气愤!

曾经,一提到"专家",人们脸上洋溢着敬仰之情。

毕竟,专家们渊博无比,智慧满腹,他们的建议更是决策者和老百姓的良师益友。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

然而,时至今日,专家们的地位似乎摇摇欲坠。

有些专家口无遮拦,提出了一些天马行空的建议,这不仅令人傻眼,还可能误导大众,引发群愤。

近来,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专家的奇谈怪论,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于是,有人特意列出了一个"胡说八道"专家榜,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其中的风云人物!

第一位,夸张之王陈浩

陈浩先生曾大言不惭地宣称,中国家庭平均资产达到300万,轻轻松松存款就能达到50万

不少网友表示,他周围的人恐怕存款都能破百万。可事实上,很多国内家庭的存款还不到10万,甚至银行卡里几乎一文不名。陈浩的说法完全脱离了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

或许陈浩先生认为中国家庭的主要资产是房产,但是房子的变现并非易事,流动性差得很。

况且,大多数家庭还得背着银行几十年的房贷。严格来说,在房贷还清之前,房子还不能算是家庭的资产。陈浩先生的夸大其词,不免惹怒了众多民众。

第二位,激怒大学生的张兴海

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张兴海教授竟然呼吁年轻人多去工厂工作,多下基层,这样能促进我国制造业与工业的发展。

更荒唐的是,他还教导年轻人在找工作时不要只看工资高低,要追求实现社会价值。

张教授建议大学生去制造业工作,但很多大学生都宁愿做快递和外卖,也不愿意去工厂当工人。要让年轻人去忍受工厂里的辛劳和繁重工作,实在是一厢情愿。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还要面对房贷、车贷等巨额开销,让他们不关注工资而去追求社会价值,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第三位,把70岁定义为中年的丁佐宏

面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问题,丁佐宏教授竟然建议,我们应该把70岁定义为中年人,并让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重新投入工作,以减轻养老金发放的压力。

现实是,现在的社会很多企业都只招聘35岁以下的年轻人,甚至40、50岁的人都很难找到工作。要让60岁以上的人重新就业,简直是在开玩笑。而且,并不是每个人在60岁后都能继续工作,有些人由于健康原因只能选择退休。丁佐宏教授的定义完全不符合实际,肯定会招致众怒。

第四位,找不到工作就结婚生子的梁建章

前段时间,人口专家梁建章竟然建议,年轻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毕竟这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事件。

然而,许多年轻人无法接受这样的建议。他们认为,如果连工作都没有,如何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这样做简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实际上,现在有些年轻人即使有稳定的工作,也不愿意结婚生子。更何况连工作都找不到,大多数年轻人肯定会坚决拒绝这样的建议,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孩子和社会的不负责任。

第五位,追求农耕时代的王福重

尽管我国农业已经实现机械化,但专家王福重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建议农民不要过度依赖机械设备,应该亲自动手劳作,既可以提升参与感,又能减少农业机械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如果农民不使用机械化设备,工作量将变得极大,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农产品的成本肯定无法降低。

而且,在丰收季节,庄稼需要大量收割,如果农民还得依赖手工劳作,他们可能会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法应对如此繁重的工作量。王福重的建议显然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背道而驰,也难以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以上这些专家的言论和建议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他们的观点离实际太远,甚至有些言之过早。或许他们是出于一片好意,希望给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但他们的建议并不切实际,无法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让我们对专家们抱有敬意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理性和思辨的态度

不要盲目追随专家的意见,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判断来做出决策。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建议   专家   啼笑皆非   繁重   胡说   中国   气愤   存款   定义   年轻人   教授   工厂   资产   农民   家庭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