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后,8纵司令员段苏权被降职调离,改任东北军区作战处长

在东北野战军中,担任过纵队司令员的高级将领,1955年全军授衔时大部分人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不少人甚至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但是,段苏权、贺晋年、钟伟、曾克林4人却仅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段苏权将军,湖南茶陵人。1930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948年3月在程子华的力荐下,段苏权接替黄永胜出任8纵司令员。

段苏权上任伊始,便接连遭遇了两次重大事件——

辽沈战役打锦州,大、小紫荆山是锦州范汉杰十万守军的东向咽喉和屏障,可以居高临下俯瞰锦州城。

尤其是小紫荆山,它是锦州东侧通往沈阳的铁路、公路沿线的制高点,占据小紫荆山就能遏制敌军沈阳与锦州之间的交通线,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8纵受领攻打大、小紫荆山的任务后,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但是,攻是攻下来了,但8纵驻守小紫荆山的一个连,占领阵地后既不构筑工事,又不布设防线。

大敌当前,这个连的连长竟还擅离部队,私自下山去营部吃饭。

结果,国军一个营仅仅一次突击,很快就把8纵这个连打垮,重新夺回了小紫荆山。

8纵丢了小紫荆山的战报被段苏权压了下来,段苏权打算待部队重新夺回阵地后,再行上报野司。

但是,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当日即大肆宣扬“国军劲旅克服锦东小紫荆山,重创对手主力”云云,远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收听到这一消息后发电质询林彪。

野司诸位首长直到这时,才知道小紫荆山已经得而复失。

很少发火的林彪司令员异常愤怒: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下面的责任要追究,首先他们的司令员跑不了。”

刘亚楼参谋长当即就要赶赴8纵严肃军纪。

刘亚楼在军中有个外号叫作“雷公”,政委罗荣桓深知刘亚楼公私分明,不讲情面的个性,担心他阵前问责,涉人太多,处罚过重。于是拦下了刘亚楼,自己亲赴前沿处理此事。

罗荣桓赶到8纵,军法无情,擅离阵地,私自下山的连长被捆上带了下去,一声清脆的枪声传来,这名1943年入伍的老八路被执行了军法。

8纵政治委员邱会作批评23师师长钟明彪:“这次杀两条腿的,再有下次,就杀四条腿的!”

当时,团以上干部才有资格乘马,所以被邱会作称为“四条腿”。

望着低头不语的8纵司令员段苏权,罗荣桓政委严肃地说道:

“我知道你是想把阵地夺回来之后,再上报野司,想法可以理解,但军法不会留情,团长、营长撤职,纵队司令员处分,全军通报。”

8纵24师师长丁盛后来回忆道:

“其实我们8纵开头打得很漂亮,拂晓突然插到锦州外围,全纵队3个师把葛文碑驻守的93军两个营毫不费力地吃掉,大、小紫荆山就顺利的得手了。

23师打得太顺利了,有些轻敌了,团长韩风就只派了一个加强连驻守小紫荆山,这个连长上了山还不修工事,敌人一个营反扑,这个连近两百号人连20分钟都坚持不住,就被赶了下来。

这个连长死得一点不冤,当然,师、团、营都有责任!”

辽沈战役刚开打,8纵就栽了一个大跟头,司令员段苏权觉得很没有面子,可没想到的是,更郁闷的还在后头……

第二个娄子,8纵捅得更大!

因为二次争夺小紫荆山,8纵耽搁了时间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位置,野司只得更改计划,一纸电令传来,刘亚楼命令8纵攻占锦州机场。

锦州城有两个飞机场,一个荒废,一个在用。荒废的没有守军,在用的驻扎着滇军93军的一个团。

段苏权不太确定,野司到底命令8纵夺取哪个机场,犹犹豫豫了两个小时,终于把电话打给了参谋长刘亚楼,两个机场,你命令里没说打哪一个呀?

刘亚楼接起电话一听,才知道两个小时里8纵竟然原地未动,瞬间勃然大怒,厉声喝叱:“你是吃草的?荒废的机场能降下飞机?”

挂掉电话,抢占机场的任务落到了9纵头上,打锦州没8纵什么事了,8纵就这样被参谋长刘亚楼给“休息了”!

战后,罗荣桓政委批评了刘亚楼,让他以后注意和同志们沟通时的态度。

刘亚楼接受批评,但又强调:

“他们整整耽搁了两个小时,让敌人又运来了两个团的援兵,这得牺牲我们多少战士呀?我是骂他了,骂了就骂了,有什么了不起的,顶多不选我当中央委员呗!”

段苏权耽搁的这两个小时里,导致国军通过空运又在机场降下了两个团,使得锦州守军凭空又增加了近4000人的援兵。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成为了段苏权将军一生的痛!

锦州战役结束不久,按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野战军8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黄永胜出任首任军长。

而原8纵司令员段苏权却官降两级,被调去东北军区担任作战处长,从正军职变作了正师职。

1949年4月,段苏权升了一级,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副参谋长,职级为副军职。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段苏权这才被调升为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在被降职两年后,终于又恢复了原来的正军职级别。

对于职务的升降,段苏权从来都是默默地服从,个人从未向组织提出过异议,始终秉持着一个共产党员严格服从组织安排的党性。

1951年11月,段苏权改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空二军军长,参加抗美援朝,协助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指挥志愿军空军与美军作战。

1953年,抗美援朝临近停战时,志愿军司令部要求空军司令部上报战争期间的空军战果,以及详细的战损比。

空司作战部拟定的报告却非常不严谨,浮夸地将我军米格-15打美军F-86的战损比上报为1比1。

此时的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已由聂凤智接替刘震,继任空军司令员。由于聂凤智司令员刚刚到任,对空司作战部引用的数据不是十分了解,便全权委托段苏权负责此项工作。

身为志愿军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的段苏权看到这份报告后大吃一惊,当即指出这一重大错误,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详细战绩记录,在空司党委会上说道:

“别说1比1,我们两架、3架能拼掉人家1架,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遗憾的是,不知哪个环节上出了纰漏,这份未经空司党委审定的战损比统计报告,竟然很快就呈送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案头。

对于如此重大的错报,段苏权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亲自领着24名米格-15的飞行员以及志愿军空军3年来的战绩、战损的原始数据材料赶到志司,当面向彭德怀司令员做了整整一天的详细汇报。

这下子不得了了,性烈如火,刚直不阿的彭德怀司令员对于这份错报的材料雷霆震怒,严厉批评志司空军党委不负责任,明知错报仍然上报的行为是“贪天之功”……

不久,志司空军党委集体作出检查,并被志司通报全军,提出批评。

负直接责任的空司作战部的几位主要负责人,有的被处分,有的被降职。

段苏权以一个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作风,纠正了一个严重的失误,从而避免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出现一组荒谬的数据!

1952年全军干部评级,在定级时,原为副兵团级的段苏权,意外地被定为了准兵团级。

1955年全军授衔,因为历史上红军黔东独立师被打散后,身为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的段苏权,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与组织失去了联系,造成了革命履历“中断”,故而被“暂授少将军衔”。

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将军因病逝世,享年7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辽沈   司令员   作战   司令部   锦州   军职   军法   守军   志愿军   军衔   连长   紫荆   军区   处长   阵地   空军   战役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