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感悟一生的三件事

第一: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1925年10月至11月,正直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广州军阀势力,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的时候,时任黄埔军校校长,东征军总指挥的蒋介石因为第二次东征来到惠州,也许是因为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蒋介石特意来到罗浮山休息和拜神。

他首先来到冲虚古观,但冲虚观的道长看过蒋介石以后说:“我们道家讲究人与灵的配合,跟冲虚观相比,酥醪观的灵气更适合你,“经道长介绍”,蒋介石又来到酥醪观,跟哪里的仰度道长屈膝长谈了一整晚,最后抽了一签,仰度道长解释道“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蒋介石想请道长具体解释一下,道长只说:“天机不可泄露”。而现在看来,意思已经很明了——如果蒋介石胜利了,就要定都四川为妙,如果失败了,则要退居台湾。

据介绍,蒋介石在道观内一共住了3天。他用过的东西依然保存完好,为这位历史人物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第二件事

1937年7月23日——面对日本关东军凯觎东北全境和工农红军迅速发展到30万人、十几块根据地的局面,蒋介石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所为的“国策”。

正是这种苟且政策,才造成日本人的得寸进尺!进而爆发“七七事变”,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蒋介石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激起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愤怒,他们发起南京请愿、等爱国运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与中共接触后,发动了“西安事变”,才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政策,与共产党组成抗日统一战线,真正拉开全国统一的抗战序幕,迈出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一步。

第三件事

在电影(建国大业)有一个镜头:蒋介石无奈地坐在台阶上,他的儿子蒋经国也小心翼翼地坐在他旁边,将经国在大刀阔斧的反腐败,可是碰到了硬骨头被迫停下来。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蒋介石无奈地说:“反会亡党,不反会亡国”。结果最终国民党退守台湾,中华民国灭亡。

对比当时的共产党,“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是当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真实写照。从表面上看,国民党三大战役失败以后,处于崩溃的边缘,实际上是“民心”这股力量冲垮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罗浮山   关东军   黄埔军校   蒋介石   解放区   道长   台湾   国民党   共产党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