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控评、炸词条,肖战新剧,央视也救不回来?

这注定是一部争议极大的国产剧…


在这部剧的豆瓣主页,附上了温馨提示:本剧短评区存在异常情况,正在处理中,随机展示部分短评,请谨慎参考。


言外之意就是,咱也不知道这些评论的真实性,一时间处理不过来,所以没啥参考价值…



而本剧的导演付宁,今年1月在北京去世,年仅55岁,令人惋惜…


也就是说,这部争议极大的作品,也是他的遗作…


今天,来聊一聊这部特殊的国产剧:


《梦中的那片海》


1970年代,北京。


夜黑风高,明月当空。此刻,千家万户早已进入梦乡,天安门广场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但是,您再往里边看,午门跟前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如乌云密布,在这个安静的夜晚里,显得特别乍眼。


一百多号人,身后停着一百多辆28式自行车。


他们个个裹着蓝布袄子,头顶羊毛帽,有人系着长围巾,还有人戴着手套闷子…



尽管全副武装,但或许是因为等得太久,这帮人还是搓手搓脚,冻得不行。


同时焦急地伸长了脖子,铆着劲儿往外看…


没过多久,天安门方向,终于摇摇晃晃地出现了一个人影。


他身穿军大衣,头上也顶个羊毛帽,正骑着自行车,不紧不慢地往这赶。


这人是肖春生,部队大院的孩子王,来到午门,是来碴架的…



碴架,也就是两帮人约好了打架。


双方约好时间地点,再各凭本事,呼朋引伴,带好家伙,痛痛快快地干一场。


这在当时的北京城,不是稀罕事。


但是,像肖春生这样单枪匹马前来赴约的,还是头一次见。



起因,是冰场上的一次冲突。


肖春生有个兄弟,在什刹海冰场上被人掀了帽子,丢了大面子。


肖春生打算为其讨回公道。然而,身为大院子弟,面对这群常年在四九城走街窜巷的人,没啥胜算。


肖春生决定单独赴约,和对面的老大单挑…



不成想,没过一会,一群身穿绿色军大衣的人,骑着车一溜烟儿地围了上来。


为首的,正是肖春生的两个发小。


他们一边责备着肖春生不讲义气,一边声势浩大地,站在了肖春生的身后。


这下,两伙人都到齐了,总共两百多号,密密麻麻地站在午门跟前…



不远处,还有一帮人,也默默集结了。


他们是警卫队的人,头顶帽子上的国徽,分外瞩目…


队长死死盯住正对峙的两撮人,交代道:都看好了,等这帮小子们一动手,就冲上去抓他们个现形!


看来,京城原本寂静的夜晚,注定不会太平…



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由肖战、李沁主演,6月1日起在CCTV-8播出,腾讯视频同步更新,共38集,目前已播出过半。


本剧的男主演肖战,一直以来都是站在话题风口浪尖上的流量明星。


因为粉丝和黑粉都很多,有肖战参演的影视剧,毫无理由的好评和恶评也都很多…


剧集质量本身,似乎已经显得不重要,整部剧沦为饭圈大战的牺牲品。启用流量明星,获得流量加持的同时,就注定要承担这种风险。


但必须承认,肖战这次的出演并不拉垮,算是合格地完成了表演。



本剧导演付宁,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曾拍摄多部以北京城普通人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鸽子哨》《胡同》《什刹海》等,都是他自编自导的作品。


对于在他熟悉的土地上,创作熟悉的故事,已经轻车熟路。


可以说,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一直在通过创作影视剧,来留住,并且普及老北京文化。


所以,乌鸦这次想绕开流量明星,试着公正地去聊一聊这部作品…


导演付宁(左三)


故事从1975年前后开始讲起,将几大重要历史事件融入其中,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对越自卫反击战等。


讲述了一代大院子弟,在经历社会重大变革的同时,如何成长,奋斗,经营自己的人生…



与付宁其他导演作品相似,这部剧中的北京元素依然很多。


标志性的胡同、大院、什刹海冰场,演员也都操着一口不算熟练,却很入戏的京片子…


剧中台词提到的,颠儿了、蹚平、画道儿…都是老北京土话。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颇为真实地还原了“碴架”,这一很有年代特征、很具地域特色的活动,也就是文章开头的场景。


类似的情节,我们曾在电影《老炮儿》中见过。但这部剧,却通过这次碴架,把四九城的江湖交代得更加具体。


两帮人碴架,胜负怎么分、规矩怎么定、怎么才能平事儿、要看谁的面子、兄弟有难了怎么帮、怎么才算讲义气…



剧中花费很多笔墨,去描绘了一个胡同和大院间的江湖,为我们展现了北京城十分罕见,却的确存在的另一面。


这几乎是只有北京土著,才能拍出来的内容…



这部剧不算完美,公正地说,我只能给它打出7.3分。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但整部剧对于那个年代的还原,比较悬浮,流于表面,不够真实。


尽管剧中的场景、道具,用了大量老物件,努力还原当时的样子。


但从演员白净细腻的皮肤、崭新的衣物上来看,我们只能看作是导演在记忆中加了滤镜,美化了当年…



剧集围绕着几名大院子弟展开,这也注定了本剧并没有普适性。


在那个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的年代,剧中的主角们已经能为了理想发愁,为了爱情烦恼,起点远远高于当时的普罗大众。


剧中的情节,没有太大的历史意义。所以,我们无法称它为一部反映时代的年代剧。


从剧集侧重的年轻人之间的友情、爱情来看,这更像是一部偶像剧,我愿意称它为一个新的剧种:年代偶像剧。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无脑恋爱的烂剧。相反,这部剧的感情戏并不俗套,还很精彩…


第一集的片头,就交代了这么一个场景。


李沁饰演的佟晓梅,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女青年。


她总是偷偷溜进尘封已久的书库,一泡就是一整天...


书库里收藏的,都是被没收的书,是禁书,在那个年代,根本不允许人们阅读…


所以,每次潜入书库,佟晓梅都要费不少劲,上树、爬墙根、翻窗户…



这天,她刚溜进书库,就听到有动静…


原来,佟晓梅进去没多久,肖春生也爬了进去。


肖春生关注这个姑娘半年了,老是躲在远处默默听她读书,不敢露面,也不敢出声,只是听着她一会笑、一会哭…


等姑娘走了,他就去翻看她留下的书籍,外国文学、医疗工具书、甚至还有纯英文书…



长此以往,肖春生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喜欢上了这女孩。


尽管素未谋面,但他却在心里笃定,爱看这些书的女孩,一定是个值得尊重的好姑娘…



在过分强调颜值和物质的今天,这种爱情听起来好像太梦幻,很不可思议,比偶像剧还偶像剧,根本不真实。


但是在从前,的确有人因为一首诗而爱上作者,有人互通书信来恋爱。


人们仅凭思想上的碰撞,就能找到志同道合,共渡一生的人…


这样纯粹的爱情,如今已属罕见。


这或许,也仅仅是在那个思想和物质都很匮乏的年代,才能留下的特殊回忆了…



很可惜,那天的肖春生和佟晓梅,没在书库里碰面。


巡逻队的人听见有动静,过来检查,肖春生为了救佟晓梅,舍身引开书库看守…



后来,两人在别处相识了,肖春生把这事讲给朋友们听。


佟晓梅惊觉,原来眼前这个人,就是她苦苦寻找的救命恩人。


而那时,肖春生心里却已另有所属…


伴随着滔天的时代巨浪,两人的爱情故事,就这么翻滚纠葛了很多年…


这样的剧情,哪怕和中日韩的各类爱情剧相比,都算是数一数二的揪心。



目前剧集播出过半,乌鸦是喜忧参半地追了下来。


喜是因为这个故事,是别具一格的热血澎湃,纯真浪漫。


忧是因为,伴随着付宁导演的离去,不知道这种纯粹的京味儿影视剧,还会有多少人去创作。


这是一个独具时代特性的故事,也是一个独属于老北京的故事…


别因为无关紧要的因素,错过了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北京城   午门   冰场   剧集   词条   新剧   偶像剧   子弟   大院   剧中   北京   流量   央视   导演   年代   故事   爱情   书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