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90后少女:18岁后不用卫生巾、上厕所不用纸,却养300只蚯蚓

文|芝士派讲解员

编辑|芝士派讲解员

几年前外国一个女孩在网络上走红,她为了省钱,上厕所不用纸,洗澡的时候为了省水顺便洗衣服,袜子全是洞也舍不得换。

但就是靠着这样节俭的生活,她年纪轻轻就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中心买下了属于自己的公寓。

近两年内地也有一个女生被网友们称为“节俭王”,自从18岁以来就没有用过卫生纸和卫生巾,甚至还在家里养了300只蚯蚓。

她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环保少女的生活○●

这个女孩名叫苏一格,来自山东的一个小县城,90后的她如今也才25岁,与生俱来的直爽也让她收获了不少好朋友。

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苏一格闲暇的时候也喜欢与朋友们约会聚餐,只不过相较于在外面吃大餐,她更喜欢自己在家里做饭吃。

不过朋友们知道她的性格,也不会要求她必须在饭店吃,几个好朋友在家里吃吃饭喝喝小酒也是非常惬意的。

这天聚会时,朋友想找些一次性的杯子和筷子,但是翻遍了苏一格家里也没有发现一次性用品。

厨房里做饭的苏一格听到喊声,告诉自己的朋友她不用一次性的东西,杯子筷子这样的东西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朋友认为一次性的杯子比较方便,但是苏一格认为普通杯子只是需要清洗,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后来朋友又发现苏一格家里不论是碗筷还是杯子质感都很奇怪,苏一格解释说这些物品的材质全部都是可降解的。

朋友说她活的太累了,但是苏一格却不以为然,她认为环保的生活才是高质量的生活。

但是当大家都吃饱喝足坐在一旁休息的时候,一个朋友看到苏一格仔仔细细的收拾着桌子上的垃圾,心里也非常触动。

苏一格并不是只有朋友在的时候才这样,独自一人的时候甚至更夸张,苏一格已经好几年没有使用任何的卫生纸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中的各种纸制品已经不可或缺了,不论是日常的餐巾纸厨房纸还是厕纸,少了哪一个生活都会非常不便。

但是苏一格却做到了无纸化生活,她会用干净的毛巾来代替厨房纸,将不穿的衣物裁剪成为抹布。

有人认为这并不难做到,关键是厕纸不能不用,苏一格对此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她会用一个专门的清洗器来代替厕纸。

从18岁开始,她来例假的时候都没有用过卫生纸,就连卫生巾也被可以清洗循环使用的月经杯代替。

苏一格已经二十多岁自然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她也会将文具用纸的量降到最低。

平时办公都尽量在电脑上完成,不得不用纸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会用超市的小票来代替留言条或者便签。

除了不用纸,苏一格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环保贯彻到底,牙刷是用竹子做的,洗护用品全部都是没有包装的,就连卸妆油都用食用油代替。

她将自己的环保生活分享到了网上,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要知道国外节俭出一套公寓的女生在网上爆红之后可没少被骂。

或许是因为苏一格的出发点并不是省钱,她只希望自己能成为地球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掠夺者。

苏一格能有这样的意识与行为,与她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

●○节俭的父母○●

苏一格出生的地方并不是发达城市,上世纪90年代的人们虽然节俭,但是环保意识并不强。

苏一格儿时的记忆中,父母的种种行为却并不只是单纯的省,他们会告诉苏一格节俭的目的是环保,要爱护环境。

吃饭时要用到的酱料一般都会放在冰箱里,父亲要求苏一格必须随用随取,并且要马上放回冰箱里面。

因为酱料在冰箱里的时候会保持在低温的状态,取出来立即放回不会影响温度,但是如果等到常温了再放进去就会费电。

因为当时几乎都是煤炭发电,这种方式对于环境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因此省电也是保护环境。

苏一格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包书皮,身边的同学们每一学期都会有不同图案的新书皮。

但是苏一格的书皮却是塑料的,并且没有任何的图案,因为爸爸说这样就能够重复利用。

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出自己的书皮没有换,她只能一遍遍的清洗直到塑料书皮变得像新的一样透明。

妈妈与爸爸相比更是毫不逊色,在生活中非常节俭,就连家里的吹风机都用了一二十年了,直到它彻底罢工,母亲也没有买新的,而是在每次洗完澡之后用毛巾擦头发然后自然晾干。

衣柜里的衣服还是夫妻二人结婚的时候置办的,之后几乎就再也没有添过新衣服,每年冬天妈妈穿的都是同一件大衣。

当时的人们洗澡都要去澡堂,一个人买一张票进去不限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有些人一样秉承着不用白不用的想法浪费水。

苏一格原本以为自己家里非常穷,所以父母才会这么节俭,但是她懂事后才发现自己家的条件在当地算是很不错的。

父母告诉她,不论贫穷还是富有,环保和节俭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反而很光荣,浪费才可耻。

此时的苏一格还是似懂非懂,她的一些节俭和环保的举动还是模仿父母,直到高中的时候看到了纪录片《塑料王国》,苏一格的环保意识才觉醒。

●○零浪费到享受环保○●

高中毕业之后的苏一格出国留学,在国外她看到了更多的环保方式,也有了更多的实践。

刚刚出国的苏一格还保留着国内的学习习惯,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书店买。

但是渐渐的她发现身边几乎就没有这样做的人,大家都是在图书馆借阅或者直接在二手网站上低价买。

二手网站上的商品应有尽有,就连衣服鞋子都有人买二手的,吃的总不能买二手的,但是装食物的袋子必须是能循环利用的环保袋。

苏一格还加入了当地的环保组织,在学习了更多环保方式的同时也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

她还学到了一种“全食物饮食”,就是尽量只吃食物本身,减少添加剂和调料,这让她越来越健康,皮肤也越来越好。

但是留学时候的环保生活并不都是快乐的,在此期间苏一格接触到了一种名为“零浪费”的生活理念,但这却让她越来越焦虑。

“零浪费”最早是一个美国人提出来的,这个理念的核心概念就是在生活中几乎不生产任何的垃圾。

圈内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一年甚至是多年积攒的垃圾装进一个玻璃瓶内,以此来展示自己的“零浪费”生活。

苏一格看到之后非常崇拜,也想成为这样不生产垃圾的人,但是这样的生活却让她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怎样减少垃圾上。

就连朋友递给自己的东西她都要先看看是不是可回收的垃圾,不然她就要放进自己的小玻璃瓶里面了。

有一次室友给她带了一杯咖啡,但是伸手的一瞬间脑子里的想法却是这个咖啡杯的盖子不能降解,这样她就要装进自己的瓶子里了。

这个盖子一看就很占地方,这样自己小瓶子的容量就会少一大截,说着她就想迅速躲开咖啡杯。

但是两个人的手都已经伸了出来,苏一格的躲避直接就打翻了咖啡,这已经不是苏一格第一次因为“零浪费”而与室友产生分歧了,这下室友被气得直接夺门而出。

苏一格陷入到了焦虑当中,她践行环保生活原本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这会让她感到开心和幸福,但“零浪费”已经成为她生活的负担了。

痛定思痛之后,苏一格决定改变,她不再追求完全不产生垃圾的生活,而是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尽力选择环保。

她不会每天都素面朝天不施粉黛,但会减少使用对含有环境有害物质的化妆品。

日常购物的时候会带上那个印有浣熊图案的环保袋,这是她最喜欢的袋子,因为她的好朋友说她与浣熊一样都喜欢淘“垃圾”。

苏一格延续了在国外时的购买习惯,只要能买二手的,她就不会选择新的。

曾经的苏一格也像大多数低碳生活的人一样将环保挂在嘴边,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是三句离不开环保。

但是现在的苏一格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会强迫朋友们和自己一样节俭环保,只是经常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就是她养了300条蚯蚓,这些蚯蚓会帮助她将日常的厨余和部分可降解的垃圾分解。

●○结尾○●

有人问苏一格下辈子还想不想继续做一个环保人士,苏一格点头认同,但是她想了想之后又说自己希望下辈子能成为蚯蚓。

因为自己像蚯蚓一样喜欢堆肥,蚯蚓能够将垃圾分解成为土壤的养分,她在堆肥的时候和蚯蚓一样幸福。

如今的苏一格仍然过着节俭环保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还努力在爱自己与爱地球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

网上的大部分人看到苏一格分享的生活都表示支持,但也有少部分的人认为她是在哗众取宠。

对此苏一格并没有过多的解释,现在的她已经不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了,她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蚯蚓   装进   堆肥   书皮   二手   好朋友   卫生巾   卫生纸   山东   节俭   杯子   家里   父母   垃圾   东西   少女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