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仓”:中国第一特区,现在命运如何?

作者:任峰辉(一峰摄影)

在我国,提起“特区”一词,人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深圳。其实,我国第一个特区并非深圳,而是河南省以山命名的地级市——平顶山。该市“特”在何处?现在发展如何?请看下文分解。

中原煤都,资源丰富

平顶山含煤面积约65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达103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1%,是中原地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故被称为“中原煤仓”。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设立了若干类型的特区,包括“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特别合作区”。其中,第一个特区就是“平顶山特区”。

国务院于1964年3月批准平顶山撤市改为平顶山特区,由煤炭部与河南省双重领导,于1968年3月撤销特区,重新恢复为平顶山市。

实力雄厚,曾经辉煌

平顶山作为第一“特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确实有过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在划为“特区”之后,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上世纪末期,平顶山作为重要的煤炭和火力发电基地,经济规模一度跨入河南3强,跻身第一方阵,构成郑洛平“老三角”,当时的郑汴洛平合称“中原四条龙”。

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平顶山发展动力也逐渐减弱,经济总量由高峰时期的河南第3位,逐步下滑到第12位。

艰难转型,精彩蝶变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平顶山经过艰辛的转型发展,已初步实现了华丽转身。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尼龙、盐化工等5条产业链,电气装备、智能矿山机械等高端制造业不断壮大。

经过不懈的“负重赶超”,平顶山发展速度有所加快,经济总量(GDP)由2015年的全省第12位,已恢复到到2021年的第10位。2022年GDP为2839亿元,继续保持第10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打造的“中国尼龙城”正在崛起。按目前增速预计,到2025年尼龙城营收可达2000亿元,2035年可达5000亿元。

届时,借助尼龙产业的壮大,将为平顶山重返河南第一方阵、重振“豫D”雄风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看来,若能抓好尼龙新材料产销旺盛的历史机遇,“第一特区”必将展现光明的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煤炭部   河南   中原地区   特区   平顶山   河南省   方阵   原煤   该市   尼龙   中国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