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持续提速

四百个项目密集落地——

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持续提速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达 珍 刘子清

北京唯一主打电池盒、轻量化车身的新能源汽车配套智能工厂落地,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研发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全产线的企业从这里走向海外,投资上亿元的实验室瞄准全球首创新药自主研发……

近日,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调研采访发现,经开区“两区”建设持续提速,所到之处一片繁忙景象。“两区”建设,即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经开区“两区”重点入库项目467个,同比增长328%;新增落地出库项目400个,同比增长超9倍。其中,入库外资项目同比增长超400%,落地出库外资项目同比增长超500%。

如此亮眼的成绩,正是得益于政策和服务的叠加,为创新注入了蓬勃动力。“经开区‘两区’建设以项目为牵引和落脚点,围绕‘4+2+1’产业体系,持续释放高精尖产业的‘强磁场’效应,围绕产业促进、人才服务、金融开放、要素保障等方面,对重大项目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给予多种方式的支持,切实推动高端产业片区政策惠及企业。”北京经开区“两区”办专职副主任于淼表示。

在北京“两区”建设的背景下,一批重大项目持续落地经开区,加速孕育创新药等新成果、新技术。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的重要产业板块。为了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今年,经开区对外发布《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构建1+N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体系,重点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支持成果产业化落地、优化产业生态、强化金融支撑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中享受全生命周期服务,政策优势转化成发展动力,加速成果转化,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经开区不断涌现。

经开区的另一大主导产业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在星海工业园区,记者看到,蓝天白云下,一座智能工厂正在拔地而起。

“短短两年就能把如此庞大的产业项目建成,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开发区的干劲和速度!”建设该项目的海斯坦普汽车组件(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李广说,“我们是北京唯一一家主打电池盒、轻量化车身的配套企业。”凭借技术优势,电池盒产品的密封性、安全性比同类产品大概要高10%左右,目前轻量化车身项目已经建设完成。按计划,该项目将在明年全面投产,整体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多亿元。

“经开区具有‘两区’建设融合的优势,同时叠加国家级经开区的优惠政策,是北京重要的开放和制度创新高地。”于淼说。两年多来,经开区加快塑造“创新自贸”“数智自贸”“便利自贸”“绿色自贸”品牌,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在此落地开花。

据了解,未来,北京经开区还将制定出台外资相关政策,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强外资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渠道;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继续靠前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整合建设“两区”服务厅,推进涉外政务服务事项专厅办理、集成办理,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4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北京   光明日报   重大项目   高地   新药   车身   政策   产业   项目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