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兴县将非遗技艺传承融入青少年国防教育

“要从下边开始起针,线头打结也要注意……”6月2日,湖南省永兴县红旗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非遗传承红色志,拼布绣出国防心”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学生们领取拼布等材料后,按照老师的指导步骤,绘制、裁剪、胶贴、缝针,挑选碎布块包边造型,最后拼贴缝合成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拼布绣作品主题既有特级英雄黄继光、助人为乐的雷锋,又有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巍峨壮丽的万里长城,还有劈波斩浪的军舰、直冲云霄的战斗机……

红旗实验小学师生练习的大布江拼布绣技艺起源于汉朝,是以各色拼布拼贴缝合为主要工艺、具有浓郁湘南民族特色的刺绣种类,因集中分布在永兴县大布江乡一带得名。2012年,大布江拼布绣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8年10月,永兴县人武部政委李鑫有一次到一所学校调研时,看到当地大布江拼布绣非遗传承人教学生用拼布制作装饰品。传承人讲得投入,学生学得认真,一个想法涌上他心头:青少年正处于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可以将大布江拼布绣技艺学习融入青少年国防教育中,既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

李鑫的提议,得到了永兴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8年底,永兴县军地开始结合非遗进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起初,我们指导3所学校专门设置了国防教育主题展陈和拼布绣传习所,并安排试点学校编排红色元素拼布绣教学课程,定期邀请非遗技艺师傅前往学校授课。”李鑫介绍,为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效,县人武部联合县教育局依托课后服务平台在全县6所学校16个班开设“非遗进校园·四点半课堂”,并协调将大布江拼布绣编入湖南省劳动教育实践高中教材。

春风不语,润物无声。学生们用一张张绚丽的拼布,绘出一抹抹国防色彩,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拼出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大国重器,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了国防情怀。

“用拼布绣的方式参与国防教育,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还很有成就感。”就读于永兴县先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何玉莹,已坚持学习拼布绣两年,她说,一次次拼布绣制作,让她了解到好多家乡的红色故事,更加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她要刻苦学习,当好非遗技艺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据悉,县人武部还联合地方相关部门结合红色故事编创《少年黄克诚》等系列花鼓戏,在多个中小学校进行巡演,受到青少年喜爱。下一步,县人武部将结合地域特色银饰锻造、皮影戏、石头彩绘等非遗技艺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提升青少年国防素养。

上图:永兴县红旗实验小学校长李红英为学生讲解拼布绣要点。 蒋林峰摄

来源:中国国防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永兴县   国防教育   湖南省   技艺   万里长城   云霄   天安门   青少年   花鼓戏   劳动教育   国防   红色   学校   主题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