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从“华亭”到“上海”

若您有所收获,不妨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o( ̄▽ ̄)d


上海如今被称为“魔都”,坐拥人口近二千五百万人,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国际化大都市。

对不熟悉上海历史的人来说,这座城市的过去似乎就是一片滩涂,只有稀疏的渔村星星点点散布于此。直到鸦片战争开埠以后,才凭借海滨港口的优势直上青云,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超级城市。

上海的城市发展果真如此?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都仅有渔村,没有城市形成吗?上海的过去是什么样子?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追根溯源,上海城市的发展,还要从唐时说起……

旧时外滩

一、鱼跃华亭,百舸青龙

唐天宝十年,吴郡太守赵居珍上奏唐玄宗拟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为华亭县(位于今松江)。置华亭县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上海地区开始逐渐起势。

唐天宝十年,置华亭县

唐宋时期,海岸线继续东移,往来客商熙熙攘攘,逐渐在吴淞江南岸形成集镇。南宋《云间志》载:“青龙镇去(华亭)县五十里,居松江之阴,海商辐辏之所。”

青龙镇坐拥水陆交通十字路口,为唐宋海贸要冲,船只往来极为频繁,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市镇的兴盛。宋人描述,此地据江瞰海,富室大家、蕃商舶贾交错于水陆之道,堪为东南第一大县。

青龙镇,图源网络

在2010年发现的青龙镇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海贸瓷器,出土碎瓷数十万片,均为唐宋时期越窑、德清窑、景德镇窑的瓷器精品。由此观之,唐宋时期的华亭青龙已是海贸瓷器的重要港口。

上海青龙镇遗址发掘出土的部分瓷器复原件

这一时期,青龙镇“海舶百货交集,梵宇亭台极其壮丽,龙舟嬉水冠松江南,论者比之杭州”。《宋会要辑稿·食货》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青龙镇的商税额为15879贯403文,在两浙路各镇中居首,是昆山县的2.13倍。

随着繁华程度的提高,海外贸易的发达,它的地位也逐渐攀升,至宋绍兴二年,主管两浙海关的提举市舶司也迁至此处。一时间,青龙镇港口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船只熙来攘往,无愧于“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之美称。

上海青龙镇,图源网络

二、青龙落幕,上海成镇

然而,在青龙镇一片繁华盛景的背后,一直有着一道阴影笼罩在这座市镇的上空。吴淞江为江水入海之处,漫漫水流,泥沙俱下,常有淤塞之困。曾任苏州知府的范仲淹就曾上书宰相吕夷简:“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唯松江退落,漫流始下。”

青龙镇因江而兴,最终也因江而没,终为河道淤塞所累,渐渐没落。同时,海岸线的东扩也使得曾经的海洋逐渐成陆。东海之滨因靠近松江(华亭)县治,旧称华亭海,成陆以后,此地于南宋咸淳年间设立上海镇,《水利书》曰:“松江南岸有大浦十八(即今外滩十八里铺码头)曰上海浦,即今黄浦,县最早设于上海浦边,因名上海。”

南宋·上海镇·图源网络

南宋时期,偏安一隅,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海外贸易的收入曾高达150万缗左右,占财政收入的15%,海贸俨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柱经济。因此,掌管关税收入的市舶司地位逐渐升高,在上海镇,分司提举董楷兼领镇监。同时,一整套围绕着商业而设立的机构纷纷在上海镇成立,为交易服务的商税局,传递货物与消息的急递铺,征收酒水税的酒务等官方机构一应俱全。冉冉升起的上海镇,隐然间已接替过去的青龙镇成为新的东南繁华之所。

三、东南状县,衣被天下

元朝元贞年间,一位年迈的老妪乘坐海船从崖州(今海南)回到了阔别三十余年的故乡。离去时正是改朝换代,一派兵荒马乱。归来时已是东南壮县,入目欣欣向荣。

老妪回到故乡后,将三十余年来学自崖州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与当地棉纺织生产技术相结合,总结出一套融合了黎族与上海当地纺织工艺为一体的新棉纺织技术,并毫不藏私地向当地人民倾囊相授。

黄道婆

同时,上海地处东海之滨,渔业资源丰富,但当时土地之中盐碱含量过高,并不适宜耕作,所谓“鱼米之乡”只能称得上半个。不过这种土壤并不影响棉花的种植。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大力推广棉花种植、纺纱、织布等技术,松江府棉纺织业愈发兴盛,甚至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她的家乡乌泥泾南也因周边遍植棉花,得名“花泾”,后称“华泾”。

黄道婆遗址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次年又改华亭府为松江府。二十九年,松江知府仆散翰文奏请析华亭县东北设立新县,于是分置上海县,属松江府。随着黄浦江与海上贸易的发展,上海港口的地位不断提高,上海县逐渐成为长江三角洲和松江府经济发展的前沿和江海贸易的重镇。

这一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都有大量的商船往返,保持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40多个。上海县地接南北,贯通江海,松江府内有棉纺之利,外有海运之便,形成了极大的贸易优势。当时元朝在全国设有七个市舶司,其中之一就在上海县。时任上海市舶司提控的王楠回忆当时上海县海贸盛景,“每岁召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

元代海外贸易

至明代,上海县出产的棉布已受到各地广泛欢迎,所卖棉布“俱走秦、晋、京、边诸路”。纺织品与商业的发展,推动上海县日趋繁盛,《弘治上海县志》载当时上海,“人物之盛,则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

四、齐心抗倭,众志成城

明中晚期,海禁政策施行,彼时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大量流亡武士啸聚海上,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前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倭寇”。

明·倭寇图卷

倭寇所过之处,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上海县更是在2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五次遭到倭寇的侵袭。《明史》载,当时倭寇入侵“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为抵御倭寇,上海县人顾从礼上疏请建城墙,就在这年,上海官民合力之下仅用三月便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城墙,有力的阻挡了倭寇的袭扰。《上海军事志》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八月,以佥事董邦政同龄,募战兵3000人……筑上海县城……因上海有城墙防卫,(倭寇)不得进城。”

嘉庆年间·上海县城图

但上海的发展并不是与城墙息息相关,而是与国家的对外政策直接挂钩。明中晚期海禁政策的施行,使得上海县发展变得尤为缓慢,自筑城后六十余年仅仅多了一条街巷。直到清朝初年,康熙帝废除海禁,上海的发展才又逐渐恢复。嘉庆年间,上海已是“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遏罗之舟,岁亦间至”,这极大地促进了县城东南的兴盛。道光前期,“城东南隅”,已“人烟稠密,几于无隙地”。

五、结语

松江设府,鱼跃华亭,百舸争流于青龙之浦。泥沙俱下,上海成镇,舳舻相接至吴淞江口。东南壮县,衣被天下,此地盖可当江北数郡。齐心抗倭,众志成城,人烟稠密几无立锥之地。

清代绘画·上海城墙

上海这座城市仿佛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类,虽则缓慢却坚定不移的一点一点向东前行,由华亭县至青龙镇,由青龙镇至上海县,由上海县至开埠以后黄浦江沿岸的租界区,由租界区至东海之滨的浦东新区。

它还在向东,并没有停歇,还在一刻不停的书写着自己这座城市的历史。

夜景·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华亭   上海   海禁   松江   华亭县   棉纺织   倭寇   唐宋   南宋   沧海桑田   青龙   城墙   东南   时期   城市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