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6个师长唯有他没有成为元帅,晚年官至副主席,儿子是将军


颁奖典礼上的遗憾

在1955年的首次授衔仪式上,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徐向前作为八路军师级干部,均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

他们是新中国的英雄,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誉,可是在台下一片掌声与祝贺声中,还掺杂这一些遗憾的叹息。

不应该啊,仅是上将的头衔有点小了吧?”

他可是大功臣,井冈山会师他到的可不晚”

“难道是太年轻资质尚浅?

这个让他们惋惜的的人物就是曾经的一二零师师长萧克。他是八路军六位师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不仅战功显赫,还是一位颇有风骨的文人。

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天骄绝代,可六位师长中偏偏他名止上将。萧克是个传奇人物,你说他温文尔雅,他却扛枪血战,英勇无比;你说他军营战神,他却谦逊风雅,写得一手好字!

他本是个读书人,可是当国难来临,民族危机之时,他却能身赴前线,浴血奋战!

有人说他年纪轻,资质浅,可是开国大将许光达也只比他大五岁,47岁与42岁差别又有几分呢?

纵观英雄一生,不可谓不精彩,而他走向革命道路更是似乎命中注定。

革命意识萌芽

萧克能走上革命道路,他的家庭对其影响是极大的,特别是他的父亲和他三伯父。

萧克出生于书香门第,上至曾祖全是文人。虽然都是旧文人却并不迂腐,而且还很崇尚新思想,萧克的的三伯作为他的启蒙老师,就教了他数学,地理等新学科。

萧克还在三伯父家大摞大摞的“旧书”中找到了一些新书,像《盛世危言》之类的,这便促使了他新思想的萌芽。

而且萧克三伯父对辛亥革命大为赞赏,甚至“冒险”为其宣传推广,而萧克就是萧三伯重点教育对象。

萧克的父亲更为激进,甚至因为“反袁运动”,被捕入狱。那天萧克的同学急忙找到他说道,“有当兵的去你家了,都背着枪。”萧克赶忙跑回家中,正好看到父亲被带走。

看着背着枪的两个兵一左一右,压着父亲,他很害怕。但是看到父亲坚定地眼神后,他便不再怕了。那时他心里便种下了一颗改革的种子,报国平乱成了萧克的人生目标。

后来他通过努力考进了黄埔军校,在学校里他学到了很多作战技巧,与军事技能,在此期间他还,熟读《孙子兵法》等各类军事书籍,为以后抗战报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军,立功,当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反动派掀起了反革命政变,萧克离开了黄埔军校,他知道时代在召唤他,中国需要他,他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不久萧克便加入后来有“铁拳”之称的叶挺独立团。此时独立团,刚成立不久正是用人之际,而萧克具有良好的作战技能,和军事理论被当做骨干培养。

同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萧克随着部队向南战略转移,这期间多次遭到蒋介石部队的围剿,与其发生激烈的战斗。再次期间表现的英勇无比,多次突出重围。

有一次出蒋介石打红了眼开始不计后果的对红军进行围剿。萧克当时在营任3连连长,先头部队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敌军埋伏而他们正处于侧翼。

萧克当即向营长建议,“这帮狼崽子刚到,还没站稳脚跟,咱现在出手打他个措手不及

营长却有些犹豫,“咱现在打过去,大部队没跟上怎么办,岂不是孤立无援,自投罗网。”

萧克解释道“兵贵神速,咱3营将士是全团最英勇的,由我来开路,大部队一路平缓定能赶上。”

此时的萧克自信无比,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营长也十分信任,这几个月打下来几次都是萧克屡出奇招,克敌制胜。

随着冲锋号响起,萧克指挥第3连和另两个连直冲敌人阵营中心,果然与其所料无二

刚到的敌军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看着英勇的红军,瞬间自乱阵脚。转眼间萧克便带军杀敌数百。

到处逃窜的敌人跑进了村子,寻找掩体,这时候营长带着剩下的人从右侧包抄,把敌人给包了饺子,虽然敌众我寡。但还是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压制。

不过敌人也不是吃素的,边打边退,渐渐形成防御阵型,又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奋力突围。

这时候萧克战士们喊道,“兄弟们,给我狠狠的打再坚持一会大部队马上到!”这一嗓子起到了关键作用,让红军战士们再一次热血沸腾,打算舍生取义。又经过了几轮炮火的洗礼,

当敌人队形渐稳,我方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一声熟悉的冲锋号响彻战场,是大部队来了!

这时候营长也跑到萧克的身旁,兴奋的说道,“你小子真神了,步步算的这么准,回去我给你记头功。”

随着大部队的到来,敌军溃不成军,被吓得落荒而逃。像这样的战斗时有发生,而萧克也每次都能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获得了很多老红军的,敬佩和欣赏。

所谓高位能者居,1932年,一路晋升的萧克已经成为了第八军的军长。在这个位置上萧克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作战技能,还表现出了卓越的统军本领。

他带出来的兵不仅够硬,还够精。在战场上总能出奇制胜,打的敌方措手不及。

后来当蒋介石开始利用铁路对红军进行封锁,组织命令萧克带兵南下。可是萧克的部队还没行军半天,就被敌方40多个团围追堵截。

面对远超过我军数量的敌军,萧克却巧妙化解,还给敌军带来不小的伤害。

他是怎么做的呢?原来萧克的部队被围在了一片深林之中,突围的路十分难找,还要随时面对数倍的敌人。所以他索性不走了,就藏在林子里与敌人打游击战。

有一次萧克伏击到一小队的搜查部队,确定没有埋伏后,直接带队冲杀。敌军被打得抱头鼠窜,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几天不敢露面的红军居然敢如此凶猛。

当蒋介石的大部队赶到时,萧克早已打扫完战场,继续隐匿于深林之中。

就这样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游击战,国民党没得到任何好处,红军没有剿灭不说,自己的人都快打没了,最后只能灰溜溜的撤退。

自从1927年正式参加革命,萧克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大小小战功无数,他当上师长的时候年仅29岁。

诸多抗战中不乏对中国影响巨大的,甚至是扭转形式的大功劳,每一场战役都是为新中国的建立更进一步。萧克是民族英雄,他当得起“第一上将”名誉。

没能入选“开国元帅”,很多人替他惋惜。而他自己却没有丝毫怨言,勤勤恳恳的做好每一步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

武亦高呼,文笔豪迈!

不仅军功显赫,萧克还是个文人,为人处世,待人待物都谦勉无比,有“儒将”之称。

出生于书香门第,书是一直在读的,甚至在战场之上,萧克将军也会将胸中豪情转变为,篇篇豪迈的作品。

特别是其写下的一部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笔耕有力,落字如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能有这样的成就当然离不开其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萧克小时候他母亲就曾对他说:“男儿当文能留世,武能报国。”

萧克将军也很好的传承了家风,对孩子的教育绝称得上教子有方。萧克本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死于战乱,只留下幼子萧星华。

作为仅剩的独苗,萧克夫妇对这个孩子可以说是期待万分。可是萧星华幼年时期十分顽皮,整天游手好闲甚至仗着萧克的名声欺负弱小。

萧克知道后十分的生气,可是妻子又不让打孩子,于是萧克便把萧星华带到厨房。亲手给他做了一锅掺杂榆树皮窝窝头并故作轻快的说道,

“如今日子好了,这榆树面馍馍没人吃咯。”

萧星华知道父亲是要敲打自己,虽然不解倒也不敢说话。又听到萧克的语气重了几分道,

“我小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18岁参军,刀尖舔血从万人堆里爬出来,终于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不过我革命,可不是为了身居高位好欺软怕硬,纵欲享乐!”

此时的萧星华已经吓的脸色苍白,萧克的语气又重了几分,

“就算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骨头,给了些许特殊待遇,但这也和你没半毛钱关系!想让人尊敬你就靠自己,闯荡出一番事业,那样才是男人!”

说完萧克便离开了,留下来的萧星华流着泪吃完了,那一屉榆面窝头。

后来萧星华发奋学习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1983年又参加到中国人民武警部队工作,在此期间表现卓越,很多老干部也欣慰的对其评价说,“虎父无犬子”。

多次立功后也被国家评为“武警少将”,成为了和其父亲一样的,顶天立地的中国好男儿。

而年迈的萧克一刻也没闲着,一直忙于祖国建设,先后历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等职位。

到1980年8月,还当选为了政协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了副国级的干部。

又工作了十来年,九十多岁的萧克才退休,过上了颐享天年的日子。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许正因如此,为国操劳一生的萧老也安心离去了,享年102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师长   黄埔军校   榆树   冲锋号   营长   作战   伯父   敌军   元帅   英勇   红军   蒋介石   晚年   文人   将军   部队   敌人   父亲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