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诏安县西梧村村支书吴志雄:9年如一日带领乡亲致富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走进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西梧村,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个曾经戴着“脏乱差”帽子多年的沿海小山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华丽蜕变,成为干净整洁的全省美丽乡村。党建、生态、文化……西梧村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西梧村原是一个后进村,2013年全村总产值3000万元,人均收入6800元,村财收入直接挂零。而且,村党组织涣散,三资管理缺位,村民频繁上访,纠纷不断,被漳州市划为综治重点整治村。

2014年4月,吴志雄同志担任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2022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8亿元,人均收入38000元,村财收入408万元。该村也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最美乡村”“谷文昌干部学院乡村现场教学点”等称号。

吴志雄有着一颗“公心”。上任伊始,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带领村“两委”仅用一周时间,就把被侵占两年多村集体资产4800亩滩涂地收回并进行公开招投标,通过资源发包,为村集体创收470万元。

吴志雄利用半年多时间耐心做思想工作,把原本被虾农侵占20多年的1280亩虾池收回。在具体方式上,他先收党员干部的,再收干部亲戚的,然后才收一般村民的。即便最后19户“钉子户”,他也耐心引导他们走法律程序,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最终和谐收回虾池。

招标后,由于吴志雄的科学规划,虾池的经济效益在原来基础上翻了四倍以上,不仅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聚拢了失散多年的民心,很多养殖户都感激说,是吴书记给他们编织了致富蓝图。

吴志雄还有一颗“恒心”。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线,其建设的滞后最终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吴志雄同志当选后,特别是创建乡村振兴以来,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一革命四行动”提高村民生活条件,改善了人居环境。

几年来“零补偿”和谐拆除村内违建、危房150户,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拆迁中遇到钉子户,吴志雄同志总是亲力亲为多次入户,采用“疲劳战术”使钉子户疲于应对直至做通。村内外道路硬化40000平方米、铺设闽南红砖+石板砖30000平方米、绿化6000平方米、亮化路灯140盏;投入78万元建设一座休闲公园,投入建设近800万元的妈祖文化园一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正如一村民所说:“吴书记工作很有一套,他做事我们大家放心,他就是我们百姓的主心骨”。

红心不负誓言章,砥砺乡村意志钢,吴志雄同志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劳动模范的人生诗篇。他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要求,发挥劳模先锋表率作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将思想行动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科学思路,将牡蛎元素与旧村改造进行融合,打造“西梧印象牡蛎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政策,将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做活做好做足。(沈细华)

一审:周瑞峰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诏安县   福建省   滩涂   漳州市   村内   牡蛎   人均收入   全村   总产值   乡亲   钉子户   村民   乡村   多年   同志   支书   工作   吴志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