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火!实景木偶剧《大禹晴川情》亮相晴川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0日讯 武汉杖头木偶戏和大禹治水传说都曾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10日上午,融合了这两项非遗项目的大型原创实景木偶剧《大禹晴川情》在晴川阁首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围观,现场火爆。

“看,大乌龟!”10日上午,《大禹晴川情》在铁门关刚刚亮相,就被市民和游客“打了围”。水怪出场时,许多小朋友都在喊:“真坏,快把他们抓起来!”演出中,演员沿着御碑亭、花园游走,游客一路跟随,很多小朋友忍不住伸出手去想和“大禹”握手。在晴川阁正殿前,演员操作着木偶在匾额上写下“江汉朝宗”四个大字,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自陕西的游客宋先生一家开心地说,以前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并不清楚和武汉的关联:“今天看到了长江、大桥,还了解到了武汉的人文历史,很有意思。”

实景木偶剧《大禹晴川情》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与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联合出品、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导演王镭介绍,《大禹晴川情》耗时一年多打磨,分为“云梦大泽”“斩妖除怪”“疏江导汉”“晴川庆典”四大篇章,故事情节涵盖“灵龟镇怪化龟山”“大禹种下殿前柏”“大禹治水收赑屃”“总督寻宝镇水怪”等传说,在形式上突破了以往的舞台演出,让游客在景区内沉浸式感受非遗韵味。“用传承了二千年的木偶戏,演绎四千年前的传说,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武汉地域文化特色,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观众见面,也让更多游客了解非遗文化。”

武汉人艺副院长庄源介绍,以木偶结合实景的演出,在全国还是首次尝试。《大禹晴川情》采用了武汉杖头木偶中木偶舞蹈、写字等传统技艺,木偶也从以往的60、70厘米增加到80到100厘米,龟蛇、赑屃等角色造型也更卡通,现场观赏效果更加震撼。实景演出也让木偶和演员真正走到了观众中间,“已经没有台前幕后的区别了,演员几乎和观众脸贴脸、肩并肩、随时随地都处于表演的状态。同时演员还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转换,也是一种挑战”。

今年以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合作,推出《孩子剧团》《王荷波》等实景剧目,今后《大禹晴川情》计划定点在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演出。武汉人艺还将和旅行社等部门更进一步合作,尝试开辟旅游场、夜游场次,更好地为市民、游客服务,打造地标性文旅IP。(文|长江日报记者王娟 通讯员蒋艳丽 图|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提供)

【编辑:邓腊秀】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大禹   实景   木偶戏   大禹治水   武汉   木偶   演员   演出   游客   艺术剧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