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月潭的别样解读

我们到达日月潭的那个上午,是个阴天,绵延的群山被浓雾笼罩着,碧绿的湖泊仿佛仙境般神秘。陪同我们逛湖的本地人吴先生,早已事先租好了汽艇。一行人按照规定套上红色救生衣,在通体洁白的“月潭二号”上坐好,谈笑间,小艇载着我们,向湖中心驶去。

少年时代阅读琼瑶小说,在《我是一片云》中,被告知日月潭是台湾本地人欢度蜜月的首选地,并详细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日月潭各个景点游玩的经历。多少年来,我想象中的日月潭,是一个在烈日骄阳照耀下的热气腾腾的湖泊,被艳丽诱人的鲜花围绕着,湖边挤满了年轻人,情侣们手拉手游来逛去……

现实和想象,总是有很大的距离。此时荡漾湖中,我们与其他游人打着招呼,没有遇见成群结伙的年轻人,倒是连续在两艘汽艇上,看到了满坐着的三代同堂的台湾大家庭。人们可能发现我们这一船人更有意思,有美国来的非裔,加拿大来的白人,台湾邵族人……

■日月潭静谧的湖面

吴先生是南投县“立法委员”的秘书,见多识广,曾经多次游访大陆,他对我们的讲解,是从日月潭和杭州西湖的比较开始的。

“日月潭虽然叫潭,但比起称作湖的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水深更是超过西湖十多倍。日月潭的海拔高度为740米,整个水域被山峦环绕,绿水叠着青山,挟着翠峦,宛若泼墨山水画,正应和了古人诗词中的‘山中有水水中山’。”他继而下结论:“杭州西湖位于平原城市里,台湾日月潭藏隐在高山丛林中。杭州西湖的水,没有日月潭的清凉。杭州西湖的游人,却远远多于日月潭。”

我有同感,虽然环绕日月潭的山峦中,隐现有民居、别墅、亭台、楼阁、庙宇和塔楼,与遍布人文、历史、古迹的杭州西湖有相似之处,但日月潭的确更加朴素自然,宽广辽阔,浑然天成。

汽艇游至东北岸山脚,远远望见潭面上,有一处雪白色的蘑菇状涌泉。原来这里就是日月潭的入水口——日月涌泉。日月涌泉喷出的水花,高达5-8米,势若蛟龙吐水。

吴先生告诉我们:“月涌泉是日月潭最著名的景点。是它,改变了日月潭的过去。但它,并不能决定日月潭的未来。”

原来,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盆地中,有许多以天然降雨积水而成的湖泊,日月潭便是其中较大的一个。但这些湖泊并不与任何河流相通,所以不是活水。日治时期,为了发电所需,日本人从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筑坝,截取发源于合欢山的浊水溪,在两者之间,凿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地下水道,引浊水溪的山泉流水,穿过水社大山,入注日月潭。日月涌泉的持续喷涌,致使日月潭水位升高,继而淹没了湖中的岛屿,湖岸的洼地,使得湖水面积扩大了70%。终于,日月潭成为“泱泱大湖”。

我赶紧插话:“日月潭对台湾的最大意义,不在旅游,而是发电,对么?”

■日月潭石雕

吴先生点头:“是的,自武界引水到日月潭的工程,由于在深山老林中进行,所以非常艰巨,历经数十年才得以完成。日本人同时在下游筑坝,建立了日月潭第一、第二发电站,供电全台各地。日月潭作为台湾电力事业的心脏,促进了台湾现代工业的发展。即使现在,台湾已有了4个核发电站,但日月潭一年发电量高达50亿度,作用继续重要。这个于百年前完成的日月潭水力发电工程,如今又重获荣耀,被评为‘台湾十大土木史迹’”。

不觉中,雾散云开,艳阳高照,粼粼的碧水,映照在人们的脸上。吴先生提高声音:“看到了吧,日月潭水如此清澈透明,与每日通过台电抽蓄发电循环有关。所以,日月潭不但不易滋生藻类,而且能繁殖养育出肉质鲜嫩的各类鱼虾湖鲜。”

通尼这个美国非裔,现在的身份是台湾女婿,一直沉默的他,冷不丁问了一句敏感的话:“日本人建造发电站的同时,是不是把当地族人的祖居地给淹了?”

■湖畔风光

吴先生与通尼开起了玩笑:“你这个美国公务员,是不是兼职中央情报局?来刺探我们台湾的内政?”健谈的吴先生先卖起了关子:“发现日月潭要归功于一只神鹿。几百年前,邵族山胞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在白鹿消失的高山密林中,山胞们发现了碧水青天。一片树木茂密的高地,把湖水一分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另一半曲如新月,其水碧澄,于是,他们把此地称为‘日月潭’。这里水足土沃,宜耕宜狩,于是全社决定迁移来这个风水宝地,并命名这个新家园为拉鲁。拉鲁是邵族语‘心中圣岛’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日月潭   台湾   山胞   浊水溪   汽艇   涌泉   日本人   美国   湖泊   日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