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23次登上春晚的他,因一句话引来灾祸,如今的郭子还好吗?

文丨微风

编辑丨微风

春节联欢晚会是多少演员、艺人都梦寐以求的舞台;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要登上的舞台;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登上这个舞台却轻而易举。

其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曾经春晚的常客之一----郭冬临,“郭子”。

之前的他一直活跃在荧幕前,与观众互动,频繁登上春晚的舞台。

那他又因何而淡出大众的视野?现在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重现江湖

曾多次站上春晚舞台,如今沦落到直播带货。

谁能想到曾经登过20多次春晚舞台,参演过十几部电视剧的他,如今会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局面?

随着短视频的飞速发展,不断有艺人活跃在各个短视频的平台中,而且在其中我们还可以惊喜地发现许多消失已久的熟悉面孔,郭冬临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7岁的他,依然在短视频平台活跃着并且有近800多万的粉丝量,也可谓是“老网红”了,可想而知他依旧受到大家的欢迎。

短视频最终的命运都逃不掉“带货直播”,那么他也不例外。

直播带货是一种非常快速地变现方法。众所周知,一般来说整场直播下来,粉丝基数大的,是赚到的钱更是惊人。

这么迅速且数目大的盈利方式,他又岂会错过呢?

靠着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曾经的荣誉,他在直播的这条路上走的可谓是畅通无阻。

尽管少不了有一些人眼红,找人故意刷恶评。这也抵挡不了他曾经给观众留下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他在喜剧上突出的才华与天赋。

当然,正所谓职场得意、情场失利。今年57岁的他依旧也逃离不了这样的命运。

如今的他仍然是孑然一身,未婚未育。要知道,曾经的他可是和很多美女如刘涛,牛莉,买红妹等同台合作,传出过不少绯闻。

这不免引得大家的好奇,这么大年纪了,难道也不着急吗?难道他的某些取向出现了问题?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艺术表演路的启蒙

我们印象里的郭冬临,是一名优秀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他所扮演的小人物惟妙惟肖,总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他所出演的小品,总能引得哄堂大笑。

这除了跟他自身通过不断学习与沉淀有关系外,也和他的家庭,从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父亲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母亲则是一名琴书演员。

他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曲艺之家,自然从小就少不了艺术的熏陶。他在5岁时就随着母亲打拼,跟随母亲到各地去巡演。

由于家里有他和两个哥哥一共三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父亲放弃了表演工作,开始干起了苦力活,每天给人家送货。

然而祸不单行,另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郭冬临的父亲在外出干活中意外地摔断了腿,使得家里的情境雪上加霜。一时间,家里突然之间失去了经济来源,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这样的家庭情况对于郭冬临的打击无疑是很大的,他被迫变得成熟,跟着母亲和哥哥四处卖艺让他成长了许多。

正是这段经历养成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

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能一直倒霉下去,柳暗终究会花明。时间来到了1976年,郭冬临的家庭迎来了新的变化。

1976年,父亲的情况好转,找到了新的工作。家庭恢复正常之后,郭冬临也能够放心地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他自然十分珍惜

可能是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以及跟随母亲到处演出的经历,让他始终对表演方面很感兴趣并且十分热爱。这也使得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执意要考入艺术院校

因为郭冬临的父母就是从事艺术行业的,所以他们懂得在这一行立足是有多那么的不容易。

然而郭冬临觉得就应该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被现实所打败,而且是在未来尚不可知的情况下

于是他凭借自己在表演上的天赋以及自身的努力,最终如愿以偿,成功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

然而他在大学的生活和其他同学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一心对艺术痴迷的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表演上,每天都是枯燥的练习基本功和苦练台词。

可能是因为从小的遭遇,以及长大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入艺术院校,让他不得不逼自己一把。

为了未来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出路,不再为生计发愁,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拼命地学习,完善自身,才能为以后奠定基础。

在上戏毕业之后,又考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在剧院里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名列前茅,在此期间也参加了无数个话剧演出。通过这些演出,他的演技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他之后的喜剧道路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厚积薄发,或许就是形容他这样的人,多方面学习之后,郭冬临很快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初出茅庐 崭露头角

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能够在春晚上表演小品。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市场速写》,出现在观众面前。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隆重的舞台上表演小品。虽然他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他依旧靠着自己过硬的实力和随机应变的临场反应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

在舞台上,他的表演给人带来轻松,温情。他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细腻地刻画出了小人物的辛酸和复杂情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远超于预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之后,经过了两年的沉淀和打磨剧本,他带着《有事您说话》这个作品,一炮而红。

如果说《市场速写》是一块春晚敲门砖的话,那么《有事您说话》就是把他钉在春晚舞台上的锤子,把他牢牢地钉子春晚的舞台上。

在此次小品中,郭冬临扮演的是一个市井气息十足,打肿脸充胖子,爱吹牛的小人物,和之前一样,他通过自己独有的理解和经历,将这个角色生动地还原了出来。

由于是第二次演出,内心的紧张感并没有之前那么强烈,这次的他更好的带入了自己的情绪,使得整个表演的氛围和完成度非常完美。

之后的他相继与冯巩,蔡明,郭达等喜剧大咖合作,呈现出来像《过年》、《旧曲新歌》、

《台上台下》等多部作品,更是在2005年与牛莉组成搭档,在喜剧这条路上走得可谓是顺风顺水。

奈何天不遂人愿,2017年一场“祸从口出”的风波找上了他。

一句话引来的灾祸

如往年一样,今年郭子依旧带着他最擅长的小品来到了大荧幕前,作品名叫《取钱》

然而,这次的小品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观众满意,而是因为一句“十个河南人九个骗”引起了极大不满。

本来这个小品的本意是为了提醒大家提防电话诈骗。然而带着河南口音的骗子和郭子的那一句“十个河南人九个骗”,顿时激起了河南人民的怒火。

其中就有一名河南籍的律师听着十分的刺耳,觉得是在歧视河南人民。于是就一纸状书把郭子告上了法院,要求公开道歉并且赔偿河南人民精神损失费

每人一块钱!要知道河南可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每人一块钱,这也就意味着郭子要赔偿整整一亿元

本来初衷是为了让人们防范诈骗的小品,到最终就变成了地域黑?自己到头来还要赔偿巨额的债款?自己又不是马化腾,也不是马云?哪里有这么多钱啊!

自此之后,网友两极分化严重。有的网友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啊,有些人就是喜欢对号入座。

有的网友觉得这就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为什么不用普通话呢?非要用河南话吗?总之网上的谩骂声铺天盖地。

面对如此大的舆论压力,该小品的编剧魏新也出来道歉

编剧解释道,那句河南话的方言是画外音,说的其实是山东话,山东和河南临近,所以口音会比较相似,这和郭子没有什么关系,引起误会实在是抱歉。可是广大的网友又岂会买账呢?

有些网友就正义地站出来说,“怎么?意思是说山东人们是骗子是吗?”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越解释越混乱,最后只能冷处理,因为就算怎么解释和道歉,都不能平息部分网友的怒火。

当然,很多朋友们都关心郭子真的赔偿了河南人民一亿元吗

答案是---并没有

事实上这样的一个乌龙事件根本无法让这个官司立案,但是就算是免去了经济赔偿,也不能让郭子回到往日的风光

“地域黑”事件之后,郭子的人气也一落千丈,之后也退出了春晚的舞台,在大型舞台上也很难看到他的身影。

虽然现在的郭子就算不像以前那样受万人追捧,但是他现在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的

他现在依旧做着自己曾经所追求的喜剧事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换了一个平台罢了。

曾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他,并没有被一些挫折打倒,一蹶不振。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如今的他依旧发光发热,依旧在努力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灾祸   河南   山东   小人物   小品   喜剧   观众   演出   舞台   母亲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