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三次暴露自身短板,被贾母怒斥“野丫头”,她终究遮掩不住

薛宝钗的性格和品味,放在如今大体应该是个“断舍离”,而不是极简主义者。

极简主义在精不在多,对生活有最极致的要求。

断舍离则在少不再多,一切杂芜的东西都该被舍弃。

所以,我们看薛宝钗的房中,简直不能再简陋,而不是简朴。

(第四十回)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薛宝钗这个房间,根本就不是个大家闺秀住的,就算是个丫头也要比她有布置。

她这房间仅仅能满足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完全没有布置和美感,更奢谈什么品味了。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薛宝钗的原型,作者借鉴了王宝钏,她的房间便颇有破瓦寒窑的意味。不提。

薛宝钗对一切外物没有兴趣的人生态度,分明就是断舍离,而不是极简的追求。

不但她的房间简陋,本人更是不爱那些“花儿、粉儿”。还因弟媳妇邢岫烟佩戴了一块探春送的碧玉,便被她说成是“富丽闲妆”。意思是家里今不如昔,不应该学着人家追求这些外物虚荣。

我相信邢岫烟听了薛宝钗的教训后,肯定会简朴再简朴,避免被再教训。

可问题是,薛宝钗的做法“对”么?

如今人们讲究自主,爱做什么做什么,别人管不着。可在三百年以前的社会并不是这个样子。

那时候是“礼”的社会。

什么叫“礼”,就是人为设计条条框框,让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按照规矩行事,不允许违背礼仪。

比如贾家是国公世袭,哪怕穷了,也得有国公府的排场,打肿脸充胖子。

再比如明朝朱元璋甚至连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衣服,如何处事都规定的明明白白的。这就叫“礼”。

贾母之所以批评薛宝钗那雪洞一样简陋的房间“出了格儿”,就源于不合乎礼仪和规矩。

薛宝钗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在当时不允许!

比如她不爱花儿、粉儿,不喜欢装饰房间,这些都与她大家闺秀的身份不符合。

她既然出身富贵,就要遵从她的“阶层”来生活。如何打扮、如何装饰房间,从小就有“教引嬷嬷”教育。

林黛玉一来贾府,贾母便派了教引嬷嬷去“伺候”。那可不光是指导日常怎么行走坐卧,如何行礼说话的。还有这些个装扮和装饰都要学习。

所以,贾母自豪地说林黛玉和三春布置的房间不俗,那也是跟着她学习的好。

主要黛玉和三春接受教育,肯维护自身的地位和礼仪,按照规矩礼仪生活。

反观薛宝钗肯定也有教引嬷嬷教授她这些规矩,可她学了一肚子学问而不用,任性的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生活就是问题。

她平时不戴花、不涂粉,素面朝天,穿得衣服也是深色系的居多,与寡妇李纨有一比。

尽管她如今青春容貌正美,不打扮也不损她的颜色。到底不符合当时大家闺秀的规矩和礼仪。

而她自己不喜欢,还不允许邢岫烟适当装饰。可想而知她未来生了儿子女儿,会去如何教育。

如此延伸下去就觉得很可怕。那时候女儿受母亲教养,岂不是一代代的女儿都要被她传承的了无生趣又死气沉沉?

别小看了薛宝钗不戴“花儿、粉儿”与房间装饰简陋。那不是极简而是任性。

那个时代的女儿不守规矩,都被归类为没有教养。问题是薛宝钗很有教养,她不遵从,只能说明薛家出身商贾的教养不足,使得她任性妄为。

难怪贾母要借野鸭子头上毛做得凫靥裘,讽刺薛家女儿是“野丫头”了。这就是薛家和薛宝钗毋庸自疑的弊端。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破瓦寒窑   玩器   红楼梦   嬷嬷   大家闺秀   简朴   不允许   教养   简陋   规矩   花儿   礼仪   任性   房间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