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一句话戳中心窝子,那个最没本事的人,才是一个家的顶梁柱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走出去”,他们忘记了前辈们留下的这句古话,也忘记了家中还有等待他们的父母。

到了耄耋之际,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感叹,自己曾经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后悔事。优秀的主持人撒贝宁又何尝不是呢?

低徊魁人子,不敢叹风尘

“我真的很后悔,把我爸妈从武汉接到北京来!”撒贝宁在谈及他的父母时,一脸愧疚地说。

1976年,撒贝宁出生于广东湛江,他的父母都是出身军人。在军队中从事着文艺工作,在这种艺术氛围下长大的撒贝宁,从小就对热爱表演演讲。

随后,父母因工作被调动,不得不转业回到老家湖北武汉,而小撒贝宁一直跟在父母身边。在撒贝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过大大小小的演讲类的奖项。

甚至在高三这年,撒贝宁凭借一曲《小白杨》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

而他的妹妹出生之后,也受到哥哥撒贝宁的教导,热爱表演演讲。撒贝宁在大学四年期间,作品不断,获得了多种奖项。

大四这年,撒贝宁再次被保送研究生,许多人都说,撒贝宁是人生赢家!其实,撒贝宁表面上获得了这么多的奖项与被保送资格的背后,是他的父母的勤勤恳恳教导,以及他自身的努力。

撒贝宁研究生毕业之后,撒贝宁进入央视,才华横溢的他很快受到重用。除了担任《今日说法》的主持人,他也经常在很多综艺节目中作为嘉宾主持,经常出席各种大型晚会。

他的妹妹撒贝娜也非常有出息,同样留在北京工作。

可是,对家中只有这两个孩子的父母而言,只剩下他们自己待着老家,没有孩子的陪伴,是怎样的孤独!

撒贝宁曾说,自己每次给父母打电话问平安的时候,他们每次都是说很好。可是自己不在身边,他们说得好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生活只能靠着撒贝宁自己想象。

2005年,正值撒贝宁事业上升期时,他决定将父母接来北京!而父母自然也非常愿意能经常与儿子女儿见面,来北京长住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但在他们来了之后才发现,儿子更忙了!虽然比起在武汉,见面的机会多了些,可是大多时间仍然还是他们老两口待在家。在北京这样一个偌大的城市,没有他们熟悉的人和物,没有了老朋友、老同事,亲戚们。

而撒贝宁后来也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对自己将父母接来北京如此的后悔!

撒贝宁曾经说过,母亲在武汉退休之后,还会去当地的老年合唱团,这是她最喜欢的活动。自从来了北京,就再也没有去过什么合唱团,人生地不熟的两位老人,天天除了在家里做做饭,还能做什么呢?

除此之外,在撒贝宁上大学期间,母亲曾经大老远地从武汉奔赴北京,只为见儿子一面。早早就与撒贝宁说过的她,还是没有准时等来他。

说来也很巧,那天撒贝宁的行程活动安排的都特别满。一时间,他就忘记了母亲要来的事情,下课后他还去了合唱团排练。时间一下就到了晚上,排练结束后的撒贝宁,才突然想起来,自己的母亲还在等着自己!

于是,他朝着学校对面的旅馆飞奔而去。当撒贝宁赶到时,却发现,自己的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一桶泡面。这时候的撒贝宁后悔极了!

他后悔自己怎么能忘记母亲还在等自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那一晚的画面还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他没能忘记,也不敢忘记!

现如今作为央视一把手的主持人,他成为了别人口中的有出息的孩子!

但他自己却尝尝自嘲,有再大的名气又能怎么样?失去了陪伴父母的时间,这是多少钱财多少名气都换不回来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许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后悔时刻,可能是后悔自己做了什么事,也可能后悔自己没做什么事。

一位名为小糖豆的网友曾经在网上留言,她的父亲因为她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而下狠手打了她,自此之后,网友的内心就一直对父母怀着仇恨的种子。

那是一次,母亲带着网友去小卖部买酱油。妈妈在里面结账的时候,网友就站在外面,看着货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心里别说多喜欢了。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网友的父母从小就不给她吃太多零食,他们总说那是垃圾食品。于是,不懂事的网友悄悄拿了一包零食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网友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是不是傻的可笑!

人家在里面的监控里看得清清楚楚,但小卖部老板娘和网友妈妈认识,便没有指责网友。但是,妈妈也看到了,是网友让妈妈这么尴尬的。

网友母亲将零食的钱付给了老板娘,出来之后就一直黑着脸。回家的路上,母亲说了网友一路,网友当时觉得自己十分委屈难过。但终归是自己不懂事,给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长大后的网友,还时常对小时候这件事情怀恨在心,身在外地上学的自己,时常不接父母的电话。甚至,曾经几个月都不给他们报平安,更不会询问他们的近况。

现在的网友,猛地回头看以前自己做的蠢事,感觉非常内疚,网友也很后悔,后悔没有早点理解父母的苦心。

如果当初,妈妈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指责网友,那今天的网友,还会成为堂堂正正的大学生吗?如果她没有好好教导我,我如今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是小糖豆网友的亲身经历,也告诫着大家及时回头看自己做过的事,想一想有没有做什么傻事,不要到很久以后才来追悔莫及!

不过,父母如今仍然健在,以后还有很多时日可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无论是放在古时候还是现在,都有着深刻的耐人寻味的意义!

春秋时期,快马加鞭前往齐国的孔子,在路上听到了有男儿哭泣的声音。他想着,堂堂八尺男儿,为什么要在光天化日下哭泣。

于是,他闻声寻找,在找到这位掩面哭泣,腰间还挂着镰刀,头上裹着素布的男儿时,他问道:“是谁在此处哭泣?”

那男儿悲痛至极地说:“我常年在齐国做官,如今有所成就想回家孝敬父母时,他们已经不在了!”

孔子和这名男儿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之后,知道了他一直在齐国辅佐齐王,而齐王却治国有失。他总觉得这也是自己的不是,并且与亲朋好友都断交了,身边没有一个亲近的人。

在了解事情状况之后,孔子说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为世人所流传的真理。

“没本事”的孩子有时才是撑起一个家的顶梁柱

有一位网友说自己没什么出息,从小学习就不好,没有如父母所愿考上一个好大学。之后的他,在村里开着一个小卖部,虽然日子拮据,但能时常陪伴父母。

有一天,他的妈妈失足摔倒了,扭到了脚。网友就将妈妈带到医院让医生检查一番。在他妈妈出院之后,告诉他同病房里还住着一为儿女齐全,常年在国外,赚很多大钱的老人。

在网友妈妈住院期间,从未谈及自己的儿子。而那位老人却向病房里的其他病人说着,他的女儿和儿子大学毕业还出去留学了。现在多么地有出息,每个月给他寄很多钱这种炫耀的话。

当他问到网友母亲时,她只说,“我的儿子没有赚很多钱,只是在村里开着小店,让我帮帮忙带着两个外孙!”
自从网友的妈妈说了这话之后,这位老人再也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怎么样了。

还有网友说,前几天她的姥姥去世了,但是自己的妈妈却和两个舅舅闹翻了。

她说姥姥姥爷从她记事起,在她的脑子里就是重男轻女的印象。姥姥打小就十分疼惜两个儿子,而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的妈妈却时常受到姥姥的冷落。

姥姥从小培养两个舅舅,他们长大后确实没有辜负姥姥姥爷的厚望,一个比一个更有出息!

但是,在他们成家立业这么多年里,从没回来看过姥姥姥爷一次。而自己的妈妈从小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就被姥姥找了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

她的爸妈就这样一直在农村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天天陪伴在姥姥姥爷身侧。姥姥身体不好,有个什么病痛都是妈妈带着她去看,从来都是自己掏钱。

姥姥多次恳请两个儿子回来看看自己。但他们嘴上总以走不开有事情为借口,很久很久都没有过问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

直到前些天,姥姥带着遗憾走了。这两个儿子才回来,连姥姥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妈妈与两位舅舅大声争执着,最后闹掰了。

这个女孩还说,自己从小长大,妈妈对姥姥有多好全都看在眼里。而那两个有出息的舅舅,只顾着自己享清福,从来没有想着帮衬着家中的姐妹兄弟。

希望姥姥下辈子不要再重男轻女了,她认为没有出息的妈妈才是照顾她最久的那个人,才是支撑起这个家的人!

2022年,在一部火遍全网的电视剧《人世间》中,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父母口中“最没出息”的孩子。

然而,周秉昆却一直留在父母身边,他的哥哥姐姐都出去追求事业追求爱情了。而就是他,淳朴善良,他的父母也从不表扬夸奖他。好像照顾年老的父母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对外说起他们家的大儿子和女儿时,父母总是满脸的骄傲与自豪。很少谈及在身边照顾的小儿子,可他却从不抱怨。

他是没有走出去,没有见过别人口中的大世面。可他照顾了父母大半辈子,对他而言,照顾父母就是见过了自己的大世面。

如果孩子有出息,那么就是为国家培养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出息,就是为自己培养孩子。其实,出息不出息的,都只是在世人口中说出来的罢了。

谁又能比谁更有出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活着。尽全力照顾身边的人,这对某些人来说就是出息。而有些人在外努力劳作,幸苦地用双手挣干净的钱,这也是出息。

结语

人言与世俗可畏,不要让“风尘”的话术圈住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的在外尽忠,没能力的在家尽孝。

在这个世界上,出类拔萃的孩子终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孩子一辈子都是在平凡中度过。

一个全心全意地陪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不管“有没有大出息”,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善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心窝子   顶梁柱   姥姥   北京   出息   后悔   儿子   父母   母亲   妈妈   孩子   网友   贝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