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乌拉街清代建筑群的历史古韵

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的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蕴含着浓厚的民俗风情与民族文化,现有诸多文物、古迹遗存。近日,记者走进乌拉街镇,品味乌拉街清代建筑群的历史古韵。

乌拉街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满族人的祖先肃慎族就在此地建造了以半穴式为主的建筑形式。清顺治十四年,在打牲乌拉设总管衙门,专为皇室提供白山黑水的特产品,打牲乌拉繁盛一时,于是有了“南有江宁织造,北有打牲乌拉”的说法。

今日乌拉街遗存的“三府”,是现存老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清朝官宦人家的私宅,分别为“魁府”“后府”“萨府”,合并称为“乌拉街清代建筑群”。

“魁府”位于乌拉街镇十字街现满族镇政府西侧,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晚清地方显贵王魁福的私邸,是一座清代二进式四合院。共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和东西耳房各一间,均以“风火墙”与前院相连。魁府作为一座硬山顶、抬梁式的青砖瓦建筑,是乌拉街乃至整个吉林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清朝民居之一。

“后府”始建于1881年,是打牲乌拉衙门第31任总管赵云生的府邸。后府原是乌拉街镇气势最为宏伟华丽的宅院,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由于民国年间遭土匪抢劫,后又遭破坏,这个代表吉林满族民居建筑最高格制的豪华府邸大多都被占地用于他用,或因失火而化为灰烬,如今只剩下正房和西厢房。

“萨府”处于乌拉街镇的东南角上,保存基本完好,因坐落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之南,亦被称为“前府”。萨府以南北方向为轴,整体建筑布局左右对称,极具清初时期八旗民居二进四合院的风格特色。

乌拉古城中的古人和事迹都杳杳而去,历史却以它特有的方式留下潜在的刻痕,时间的流淌让这片土地诗意盎然,静静回忆和守望着那个荒城飞野雉、金笳已罢吹的遥远年代。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丁美佳、冯荟羽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乌拉   清代   满族   正房   遗存   古韵   衙门   建筑群   吉林   总管   民居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