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前国乒冠军近况:入籍欧洲小国,700平别墅院内养花种菜

对于专业乒乓球选手而言30岁便已是不小年纪,但有一位华裔女选手,在花甲之龄,仍然活跃在世界级的体育赛事中。


倪夏莲是乒乓球届的一个传奇人物代表,从1979年开始参加全运会算起,倪夏莲的乒乓球比赛生涯长达43年,这比许多现役乒乓球选手的年龄还要大不少。


老将不老,倪夏莲是怎么做到的,相信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love,把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这是倪夏莲脱口而出的答案。



【43年运动生涯,勤奋与汗水相伴】


1963年,倪夏莲出生在上海杨浦区一个纺织工人家庭里,祖籍是浙江的。


倪夏莲上面还有三个兄弟姐妹,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父亲常把倪夏莲带在自己身边。


小小的倪夏莲,因为随着父亲到处去,养成了一种大方不怯场的性格。


年幼的倪夏莲喜欢唱歌,在众多大人面前,也能落落大方地唱歌表演。



乒乓球是一项国民健身运动,在社区小公园,小区楼下,随便有一块平整的板子,人们带上一副球拍就能来上一局乒乓球。


偶然的机会下,倪夏莲开始学着打乒乓球,不是在专门的运动馆里,而是在户外露天的水泥地上。


因为倪夏莲在电视机看到转播的乒乓球赛,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1970年,满七岁的倪夏莲开始上小学了。



在这里,会打乒乓球的倪夏莲得到了学校老师郑申康的喜爱,开始培养起倪夏莲的球技。


当时才读二年级的倪夏莲,每天都要比其他同学更早起床到学校,就是为了参加训练。


到了1973年,倪夏莲被举荐到了江湾少体校进行乒乓球训练。


吃苦又不服输的倪夏莲,在体校中的成绩也名列前茅,但由于身高稍显逊色,教练最终淘汰了倪夏莲。



年幼的倪夏莲备受打击,郑申康看到自己的爱徒难过不已,但依旧坚定的认为倪夏莲是值得栽培的。


于是,郑老师带着倪夏莲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缪德瑞,一个在杨浦区体育场的教练。


缪教练收下了倪夏莲,并且针对倪夏莲的特点,给她找了男球员陪练球技。


女性运动员和男性在体能上的差距是难以拉近的,因此年幼的倪夏莲训练得更加辛苦了。


但倪夏莲心里明白,这次训练机会极为难得,为了郑老师也为了自己,再苦她也要坚持下去。


付出的汗水,最终有了收获。



在杨浦区体育场,倪夏莲获得了上海市业余组比赛的第一名,这时候江湾少体校再次向倪夏莲伸出了橄榄枝。


倪夏莲不舍得离开栽培她的杨浦体育场,但教练认为倪夏莲应该去到更广阔的舞台发展,建议她还是接受江湾体校的招揽。


于是,倪夏莲又再回到了体校。


在那个吃饭消费还是用粮票的年代,体校提供的设施和服务,完全跟现在不能比。



当年的江湾体校,只能提供住宿给倪夏莲,没有运动服,也没有粮票,更别说运动员津贴了。


不过倪夏莲只要能让她打球,她就知足了。


1975年夏天,倪夏莲获得了上海市小学生女子单打冠军,同年,江湾体校却解散了。


但倪夏莲的乒乓球之路并没有受此影响,1976年倪夏莲进入上海市体校,1978年倪夏莲15岁之际,顺利进入上海市乒乓球队。


两年后,倪夏莲进入国家乒乓球队。



但因为倪夏莲的身体条件并没有占优势,在精英荟萃的国家队里,倪夏莲变得不再出众了,也因此一直没能成为主力球员。


正当倪夏莲在国家队坐了三年冷板凳,惶惶不知前途如何的时候,周兰荪教练像是救兵一样出现倪夏莲面前。


每个运动员,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打法,并以此作为杀手锏。


倪夏莲在以前一直是以三板快攻为训练重点,现在周兰荪建议倪夏莲转练“长胶”打法。



长胶是放慢速度的一种打法,与倪夏莲多年的而练习完全背道而驰,因此其中风险与挑战可以说对半的。


但倪夏莲决定要背水一战,不尝试过哪能知道结果会如何呢。


经过最初的不适应与挫折,倪夏莲的长胶终于有了突破,并以此成为自己的特色打法。


1982年国家乒乓球队出访日本,两国进行友谊赛。


倪夏莲在18场比赛里,赢下了17场,成为了最年轻的“黑马”选手。



随后的比赛经历中,倪夏莲拿过了世乒赛女团冠军,拿到混双桂冠,还收获女双亚军。


1986年,23岁的倪夏莲选择退役,进入上海交大学习。


倪夏莲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来到了卢森堡定居,但因为对乒乓球念念不忘,她成为了卢森堡乒乓球队的一员,并且赢得了三次欧洲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和三次世界冠军。



【丈夫与子女,是倪夏莲最坚实的后盾】


乒乓球这项比赛,是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才登上奥运舞台。


这就导致在1986年退役的倪夏莲,并没有体验过奥运比赛。


但对倪夏莲来说,没有什么是太晚,或者说来不及的。


倪夏莲在出国后,最初是签约了一家德国俱乐部,两年后才在卢森堡定居。



在卢森堡,倪夏莲与自己的家人经营旅馆生意,打乒乓球成了“业余爱好”。


住在大约700平的独栋别墅里,还有个无敌大院子,倪夏莲闲暇时就会种花种菜。


其实倪夏莲数次参加奥运会,几乎都是卢森堡奥委会上门做的思想工作。


听说倪夏莲想要退役不打比赛了,卢森堡乒协苦口婆心地劝说到:“这是全世界球迷们都不同意的!”



在2000年,37岁的倪夏莲终于圆梦奥运会,尽管是代表卢森堡参加奥运比赛,倪夏莲却一直强调自己还是代表着中国人。


而且,是因为祖国的强盛繁荣,让倪夏莲在异国他乡备受尊敬。


而国内球迷们对于出国的运动员,态度也从最初的反感发展到如今的认同。


倪夏莲这么多年也积极推进卢森堡和中国两国之间的乒乓交流。


倪夏莲也感谢卢森堡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比起奥运金牌,她认为这才是无价的。



倪夏莲曾是中国的骄傲,而她在与丈夫结婚后,定居卢森堡,也给这个欧洲国家带来了许多荣耀。


不过,能有今天,也是因为家族一直支持与帮助倪夏莲。


同时代的队友或对手几乎都已经放下球拍,离开赛场。


当年她的队友焦志敏、何智利、戴丽丽等人,或做教练、或退休在家体验天伦之乐。



甚至倪夏莲从前要面对的虎狼对手,如今只能在体坛人物故事中找寻。


唯独倪夏莲,一直坚守在赛场上。


幸好,有爱情与亲情,让她在异国他乡找到了继续乒乓梦想的理由。


每次倪夏莲在比赛后接受媒体采访,丹尼尔森教练总是在不远处注视着爱妻。


这些年一起征战赛场,他们之间是夫妻也是战友。


对于倪夏莲来说,自己的家人永远是最温馨的避风港,而现在,在倪夏莲的训练生活中,又多出了一位助力。



她的儿子,一个医科大学的学生,如今是一个职业的物理治疗专家。


日常训练里,只要倪夏莲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儿子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


正是因为这套全家上阵的团队模式,才让倪夏莲始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乒乓球运动之中。


常年征战世界各地的比赛,倪夏莲十分感谢丹尼尔森的无私付出,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不过,祖国家乡是倪夏莲心中最深的牵挂,移居卢森堡多年,只要听到和中国和上海相关的事物,她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在她的影响下,丈夫兼教练托米还会讲一些上海话,家里的院子,种了香菜、荠菜,全家常常包馄饨吃。



就连倪夏莲的儿子和女儿在家里都讲上海话,似乎熟悉的乡音和语言,能够稍稍缓和思乡的情绪。


倪夏莲的女儿,早些年就以交流学生的身份,来上海外语学院学习,而倪夏莲的儿子,对上海也非常地喜爱,常来上海,所以他对上海非常熟悉。



【时至今日,依旧老当益壮】


从国乒退役三十余年,和倪夏莲同时期的队友大多隐退幕后,而她依然活跃于赛场。


2021年的休斯敦世乒赛女子双打半决赛中,卢森堡组合倪夏莲/德努特负于中国组合孙颖莎/王曼昱,收获一枚铜牌。


这不仅是58岁老将倪夏莲时隔36年后再次获得世乒赛奖牌,也是卢森堡历史上第一枚世乒赛女子奖牌。


随后倪夏莲就被卢森堡评为“2021年卢森堡十大风云人物”。



在2022年的的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倪夏莲再次披甲上阵,以59岁的高龄,成为本届赛事年龄最大的选手。


从卢森堡到成都,倪夏莲经历了两次飞机转机,但还没来得及倒时差,这位“乒乓奶奶”先来到了场馆进行训练——甚至比原定的训练时间提前15分钟。


训练时倪夏莲直言,自己早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世界大赛,一次世界比赛对她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来到了成都、来到了中国,这让她觉得特别温馨感动。



首场比赛战胜田志希后,倪夏莲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继续抒写老将传奇——在第四盘再次出场对阵李时温,激战五局后拿下对手,帮助卢森堡队爆冷成功,大比分3:1击败了赛会四号种子韩国女团。


老将的胜利,成为体育竞技精神不分年龄的最佳诠释。


但很可惜倪夏莲没能把胜利的姿态一直维持下去,倪夏莲领衔的卢森堡女团不敌葡萄牙,无缘八强,为她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征程画上句号。



对于媒体问她是否会觉得难过,作为一个历经人间数十年的老将,倪夏莲显得很是淡然。


她说:“人要知足,或者说人要现实一点。有很多场比赛的赛点我没有拿下来,人生总要留有遗憾。”


而且,高强度的比赛对倪夏莲来说一年比一年要难。


多年的训练生涯,倪夏莲的双腿膝盖都有积水,体能也日益下滑。


看着一直陪伴在侧的丈夫丹尼尔森,倪夏莲红了眼眶,但这位生性爽朗的“乒乓奶奶”很快调整状态。



尽管输掉了比赛,但当倪夏莲拖着拉杆箱快步走进混采区时,多位工作人员、记者甚至另一旁接受采访的选手都在为她鼓掌,挥手致意。


“进入第二个阶段,每个队都是强队,我要恭喜他们确实比我们打得好。”倪夏莲大方地称赞了对手。


同时,她也将卢森堡女团在本届世乒赛所取得的成绩形容为“做梦都想不到”“已经创造了历史”。



激励球迷以及赢得对手尊重的从来不是单场的胜负,而是倪夏莲小组赛输给新加坡后的那句——“我永不放弃”。


难怪坚毅、勤奋如马龙,也曾在节目公开表示这位前辈是他的偶像。


今年5月18日,已经是60周岁的倪夏莲,再一次踏上国际比赛的征程。


尽管倪夏莲长年累月都保持着体能训练,但对于一个年逾花甲的运动员来说,每一次要应对大型赛事和长途跋涉到世界各地去参加比赛,对她的身体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不过正如倪夏莲自己所说,不论什么都阻止不了她前进的脚步,于是球迷和观众们在2023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又见到了倪夏莲的身影。


这次乒乓世锦赛在南非德班举行,倪夏莲作为卢森堡的代表选手参赛。


可惜的是,在女子单打第二轮比赛中,德国选手单晓娜以4比3的成绩险胜倪夏莲。


倪夏莲最终止步在32强的关卡门前。


“比赛的胜者只有一个,即便我们输了也要输得起,再努力赢回来就是了。”



久经沙场的倪夏莲向替她感到惋惜的球迷们分享了自己的胜负观。


在网络社交平台,许多被她旺盛精力与敬业精神打动的网友感叹:“她能打到70岁吧?”


拼搏者永远年轻,而拼搏的背后,实为倪夏莲对乒乓球的热爱。


这份热爱,让老将在60岁这一年续写传奇。


正如赛后她对自己的丈夫丹尼尔森表示感谢时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从白天谈到深夜,就是源于对乒乓球的热爱。”



【信源】


华裔老将倪夏莲结束“世乒奇妙之旅”:有遗憾,才有珍惜


对话倪夏莲:出走半生,但中国仍在心中


乒乓世界冠军倪夏莲:恰似夏日莲花般绽放


“上海奶奶”倪夏莲卢森堡家首度公开


-END-


作者:如愿


编辑:林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卢森堡   世乒赛   体校   欧洲   小国   院内   老将   近况   上海   乒乓球   中国   乒乓   选手   教练   别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