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靖难之役那些事

靖难之役是明朝时期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也是朱棣成功登基的关键之一。

1、靖难之役之后朱标儿子们的下场

1399年,朱元璋四子、刺头朱棣打着拥护中央、“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发动了叛乱史称“靖难之役”。

从历史背景上看,靖难之役是明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动乱之一。这场政变是因为朱棣不满自己的地位低于长兄朱标而发生的,最终导致了朱棣取代朱标成为明朝皇帝。此时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作为朱标的亲属,也自然会受到影响。

但是恰恰相反朱棣并没有对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采取残忍的手段。相反,他对待他们非常宽容和温和。朱棣在登基后,并没有派遣大军追杀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

相反,他宣布赦免了所有参与靖难之役的人,包括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其次,朱棣还为他们重新安排了居所,并给予了医疗和生活的保障。他的行为得到了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感激,他们也在朱棣执政期间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朱棣在处理政治问题时,通常采取高压手段和极具影响力的政治斗争,但这次他对待朱标的家人的态度相当温和,这体现了他具有高瞻远瞩、善于施展宽容和智慧的一面。

2、靖难之役的起因是为什么

朱标死后,储君人选成了朱元璋最担心的事情。儿子多,谁都觊觎皇位,如果让老二当太子,老三怎么想?老三会不会刺死老二,自己当太子。朱元璋心里很清楚,东宫的人选如果不早定,必然会导致兄弟争夺的局面。

朱元璋明白了不能破坏“嫡长子地位”制度。可是,朱标的长子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当皇位大任呢?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的清扫活动,消除了外界的威胁。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占据皇位。

朱棣的心腹毛思姚光孝在朱允炆被封为储君之时,就向朱棣进言说:“朱允炆年纪轻轻就很难担任大的职务。现在其他姓氏的权臣被太皇处决,你是朱氏一辈中最出色的人,皇位有机会争取,希望您早做准备。”

朱棣听了姚光孝的进言,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但是,建文帝一颁布“削藩”法令,朱棣就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很危险,想起了姚光孝的进言,开始行动起来,抵抗朝廷。

3、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得什么名号?

为了给自己的“叛逆”辩解,朱棣绞尽脑汁,费了不少心思。他写了两篇文章向世人宣布,颂扬儒家的孝道,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录”等,坚持自己行动的正义性,并宣称他发动的“靖康之役”不是内乱行为,而是结束内乱的行动。

朱棣表达了自己多年来的“苦水”,并公开发表谴责建文帝朱允炆的讲话。他指责建文帝没有及时告诉他的父亲(朱元璋)自己身患重病,导致父亲生前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他还指责建文帝不准他参加父亲的葬礼。还指责朱允其破坏先帝留下的宫殿,不听祖宗的训诫。总之,坚持儒家所推崇的孝道,坚持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录”,全世界都在攻击建文帝。

朱棣也谴责了朱允炆身边的亲信。据说他受到“戚台、黄子诚”等奸臣的诬蔑,推行“斩诸侯”迫害太子的政策。他还宣称:他武装对抗的对象不是朱允其,而是朝廷里的奸诈小人,而作为一个大叔,他有义务这样做。他坚称自己所做的是正当的自卫,并表示自己并没有觊觎侄子的王位

朱棣的“为师之名”虽然牵强,但“名”很重要,也是事情成败的关键。这些言论不仅使他的不义站稳了脚跟,还引来了许多和他一起对抗朝廷的“造反派”。朱棣即位后,不断地修改史书,一遇到与自己“为师之名”相抵触的内容,就全部传出去,这样就没有人能否定他即位的合法性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儒家   明朝   皇位   孝道   内乱   朝廷   标的   太子   妻子   儿子   于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