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溪河的前世与今生(四)

达溪河孕育了光华璀璨的商周文明,使灵台大地在人类文化史上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达溪河畔,有多少人曾经日夜歌咏,把文明的渊源一再探寻?

西汉的某一天,日在中天,一群衣衫怪异的国外旅人渴得嗓子冒烟,远远地看到清澈的达溪河,立刻脚下生风,扑到河里狂饮起来。1976年,在灵台县城达溪河南岸四里处,有过一次考古发掘。很多天毫无进展的挖掘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这个下午,就要鸣金收兵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异常: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批外文铅饼出土了。这批铅饼有274枚之多,是安息国铸造。研究表明:甘肃境内的五条丝绸支道有一条就是经过灵台的。达溪河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

达溪河南岸,离山耸立入云。唐代八朝宰相牛僧孺在这里修建了省亲的别墅,一时成为小城最为耀眼的建筑。生在灵台新开的这位大唐宰相,每当厌倦党争的勾心斗角之时,总会回到家乡住上一段时日,达溪河立刻敞开胸怀接纳了远行的浪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达溪河的流水声,让他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宁静;达溪河的节奏,和他的心跳和上了节拍,讽喻时政的《玄怪录》由此而诞生,首开中国志怪小说之先河。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怜惜着赤子夙夜不息的忧心,达溪河怀着淡淡的忧伤,在这座叫书台山的山脚下,转了一个大弯,依依不舍却依旧滔滔向东前行。

书台山总让达溪河记起一个名叫皇甫谧的儿子。就是在西晋的月光下,皇甫谧在山上读书习医,总结前人的经验,创立了针灸之术,为人类战胜病魔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是达溪河亲眼目睹了皇甫谧身患严重的风痹症,双耳失聪,饱受病魔缠身之苦,但却丝毫不曾气馁,编撰成了《针灸甲乙经》。皇甫谧舍身试针,解除人间疾苦的仁人之心,叫人高山仰止,千秋永记。

《灵台县志》上记有清代受庆龙写的一首诗:“丁水犹龙戏,灵台一明珠。潮流逢运会,复起圣人无?”受庆龙是平凉府静宁人,陇上名士,凭心而论,这首诗在艺术上实在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但他对圣人的呼唤和对人类文明发端在大河之滨的探究,却给我们留下无尽的启示。仔细回顾古往今来,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大河流域都承担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责任,有很多发明创造和思想体系都是来源于大河之滨。奔腾的河流,是一种开放的思维,激励世人向外发展和探索。正是大江大河的滋养和哺育,人类文明才会如此生生不息,缅邈悠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条见证过多少历史悲喜剧的河流,走过灵台的沟沟壑壑,从这里往东再走不远,就要在亭口镇汇入泾河了,那又将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原载公众号“月下读苏轼”,作者古潭云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静宁   灵台   云影   平凉   台山   大河   宰相   针灸   圣人   皇甫   前世   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