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超长预告片”,凭画风就能取得逆天高分?没二刷真不明白

#夏日生活打卡季#

关于《蜘蛛侠:纵横宇宙》的讨论已经够多了。


尤其是国内。


这两天的讨论看下来,总结起来无非两句话:


技术超牛逼,好莱坞真完蛋了。


前者当然说的是其画风,不仅色彩大爆炸,更是画风大融合,史无前例。


后者说的便是它的故事,小蜘蛛忙碌了一整部,也只是为了和家人和解。


再加上“未完待续”的设定,鹿晗演唱主题曲,国内网友出现了两极争论:


一个是——年度“最xx好看”电影。



一个是——年度“超长”预告片/超长彩蛋。



重复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老套路?


仅凭画风就能取得逆天高分?


要知道。


IMDb如今的9.1分,已经超越《蝙蝠侠:黑暗骑士》,荣登超英片史上最佳的位置了。



抱着这样的疑问,Sir开启了二刷之旅。


意外发现了几个“劲爆”彩蛋。


于是今天,我们就不重复那些被说了无数次的话了。


单从几个细节聊聊这部电影。


先抛出结论,一家之言:


小蜘蛛反抗并不是所谓的命运。


而是无处不在的被定义,以及权力牢笼。



以下内容都是剧透,没看过的伙伴可以先马克,再收藏。


然后去电影院看完之后参与讨论。



01

42号宇宙


在《蜘蛛侠:纵横宇宙》的结尾,出现了让人觉得震撼的一幕:


1610号宇宙的蜘蛛侠迈尔斯意外穿越到了42号宇宙,却发现,在这个宇宙里,他“自己”变成了一个“反派”,徘徊者。



这个场景里。


最让人吃惊的不是正邪迈尔斯的对峙。


而是其引出的另一个问题:


两个宇宙的迈尔斯成长路线是一致的,差别只是1610号宇宙的迈尔斯被蜘蛛咬了而已,那么,为何一个变成了“扶老奶奶过马路”的英雄,另一个就成了铁面无情的大反派?


抛除了英雄/反派外衣的迈尔斯,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Sir在二刷的时候,留意到了一个细节。


电影的开始,出场的是格温。


一列行进的地铁里,她穿越人群,画面展示的,却时而是正常的蓝色卫衣,时而是蜘蛛侠的衣服。


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没有蜘蛛侠会闲得没事穿着战衣去挤地铁)。


所以这个镜头的用意是什么?


结合后来的故事我们知道,此刻的格温,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她没有稳定的立足点,没有亲情友情的支撑,没有稳固的使命感,换言之,时而变换的外型,其实就是在说,她就像很多现代年轻人一样,无法找到自我。


作为开场的第二个镜头(第一个是她离开自己的团体),这几乎可以看做是这部电影的定调。


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


所以我们再来看这最后一场戏,其实已经很明晰了。


它有明示:


迈尔斯在这个星球上见到了已经成为“徘徊者”的另一个迈尔斯,他所面临的冲击要远远大于第一部里自己的叔叔艾伦是徘徊者,当他发现自己也成了反派,他势必要去追问“本我”这样一个定义。


与此同时,“徘徊者”迈尔斯也是一样。


一个发现。


“徘徊者”迈尔斯全片只说了四句台词,每一句,都能清晰地把“你”“我”的界限分清。


“你爸还活着?”

“你说,你的父亲还活着。”

“我叫迈尔斯莫拉莱斯,你也可以叫我徘徊者。”


甚至于当蜘蛛侠迈尔斯说要回1610号星球去救“我们”的父亲时,徘徊者迈尔斯立刻纠正:


“是你的父亲。”


找寻自我的第一步就是严格划清边界,个体从来不应该依附他人,也不应该只依附集体,每个人都该是独一无二的,有清晰认知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蜘蛛侠迈尔斯要走的路,恐怕,会稍稍有点长。


不仅明示,同时,它还有暗示:


一个数字:42。


42在电影里曾反复出现。



主创说,这是致敬黑人棒球运动员,42号的杰克·罗宾逊。


但Sir更倾向于另一个答案。


科幻迷的“圣经”的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里解释过这个数字——“42”指的是宇宙的终极答案。



而如今。


电影的最后一场戏,正是发生在42号宇宙,这几乎是在暗示,在这里,他会得到终极答案。


什么方面的答案?


当然不是如何拯救父亲(这几乎可以看做主线任务)。


而是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大哉问。


毕竟。


一直以来,迈尔斯蜘蛛侠的身份就与现实之间有着无法融合的困境。


他无法与父母坦白自己的蜘蛛侠,也无法面对“可能”的命运。


如今的迈尔斯。


可能就如他的手机屏幕上的照片一般。


一个黑色、又空虚的小人,不知道该往里填入什么颜色。




02

朋克蜘蛛侠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寻找“我是谁”?


可能让大家“失望”了。


影片给出的答案,不是去寻找,而是先去否定:去弄清楚,我“不是谁”


1610号宇宙的蜘蛛侠迈尔斯登场的时候,就是在努力证明,“我是蜘蛛侠”。


他抓“斑点”。


结果把自己搞得一团糟不说,还把这个城市搞得一团糟。


他做商品代言。


却因为爽身粉向公众道歉。


他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同,但总是越做越错,以至于本来的身份,学生,也变得让老师头疼。


正在这个时候。


一个戏份极少,但极重要的角色登场了:


朋克蜘蛛侠。



在这一次的“蜘蛛侠宇宙”里,朋克蜘蛛侠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


他画风独特。


杂乱无章,画风好像是从海报上撕下来,随意剪贴拼贴一般(类似于波普艺术拼贴)。


就像霍比形象的动画设计所也说:“我们在考虑运用拼贴画和新媒体,并和是施乐复印机合作,以实现那种不断复印实体媒介,造成的劣化效果。”



他身份复杂。


他是超模,是摇滚乐队吉他手,是组织非法集会的组织者,是去男同酒吧的平权者。


“我不是公众的楷模。”


《纵横宇宙》里,我们在听到霍比自我介绍的第一句后,他就再也不多说了。


为什么?


Sir搜了搜他背后的故事:


朋克蜘蛛侠,名叫霍比·布朗(Hobie Brown),第一次登场是在《超凡蜘蛛侠》第3卷,属于138号宇宙。



在他生活的宇宙里,此刻的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集权主义的世界。


并且由暴虐的总统诺曼·奥斯本(在其他宇宙里,他也是绿魔)统治。


而霍比呢?


漫画书里介绍,霍比是在流浪街头的时候,被一只暴露在放射性废物中的蜘蛛咬伤,从而成为这个宇宙里的蜘蛛侠,他是一个坚定的反体制者,他领导了一场反对奥斯本总统的起义,召集了一支反叛军,推翻独裁政权......


故。


猜测是因为他的革命党身份,而不能多暴露太多信息。


所以他在《纵横宇宙》里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词:否定


霍比是个拥有无数标签的人,但同时,他也反对任何标签,就像他说的,他否定英雄(“我不是英雄,因为自称英雄,会把你变成自恋的独裁者”),否定资本主义(当印度蜘蛛侠的宇宙消失,他说“那象征着资本主义”),他可以否定一切。


唯一,不否定的,就是自己。


电影里有这么一段闲笔。


当几个蜘蛛侠进入电梯后,纷纷摘下了面罩,迈尔斯看到霍比,感叹了一句:“你摘下面罩后更酷了。”


霍比答:“酷是一种习惯”。



什么意思?


言下之意就是,戴上面罩的蜘蛛侠身份,和摘下面宅的霍比,没有任何区别,身份的变化不能改变一个人。


无论是蜘蛛侠还是普通人。


他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当他到了蜘蛛侠联盟。


便发现,这个地方的人,每个人都以英雄自居,每个人都听从统一调配的指令,根本没有独立性可言。


一个细节。


当迈尔斯“引蛛出洞”前,这个蜘蛛侠就将自己的手环扔了,并进入了自己的时空内,逃之夭夭。


他不是坏。


而是,意见不合,不与为谋。


于是迈尔斯与朋克蜘蛛侠在走进总部时说,我也想要一个手环。


朋克蜘蛛侠就不停地在进入实验室后,东抠抠、西摸摸,原来,他是为了给格温/迈尔斯做另一个手环而收集材料。


也正是如此。


Sir推测,朋克蜘蛛侠的存在,并非是要去证明蜘蛛侠能逆天改命,而是它更注重的是一种自由反抗的意志。


尤其是在蜘蛛侠联盟里。


你可以看到每个蜘蛛侠都在做着名为“蜘蛛侠”的工作,他们像上下班一样,完成老板交于的任务,这哪里有找寻自我的可能?


甚至于联盟的老大,928宇宙米格尔·奥哈拉,他又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在自己的操作台上,一块块的监视器,排列有序,拼命维护好“织网”的井然有序。



他奉行着自己是正义的原则。


但与此同时,也陷入了权力的牢笼,不愿轻易改变。


所以。


不论是在霍比自己的世界,还是在其他宇宙中,他对于米格尔的权威、对于蜘蛛侠织网的未来命运,他并不在乎。


反抗,成了在他身上的必然属性。


那么既然如此。


不如一起破坏它吧。


我们可以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但至少我们得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至少不能被别人定义。


毕竟,我们为什么喜欢蜘蛛侠?


因为他是个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与其他超英身上肩负的“命运”感不同,“蜘蛛侠”从纽约的布鲁克林而来,没有殷实的家境,没有能给自己超级武器的AI和天才管家。


他有如昆虫一般的生命力,有着廉价的幽默感,独一无二的个性,也会有紧身衣卡腹股沟的难处。


但,他的存在,更像是一个“人”,而非是“英雄”。



03

还是42号宇宙


所以,一切都很清楚了。


整个《蜘蛛侠》动画系列的主线,表面上是小蜘蛛逆天改命,但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年轻人,找寻自我的过程。


而第三部里。


它的主线,大概率是小分队对抗蜘蛛侠联盟(预测错了欢迎打脸)。


为什么?


两个细节。


一个是最后42号宇宙里,迈尔斯被抓,出现了“乱码”的情况,并喋喋不休说自己是蜘蛛侠的时候,叔叔艾伦并没有任何反应。


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打开唱机,放了一首伤感的情歌,Ain't No Love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什么意思?


他不但对穿越宇宙见怪不怪。


对蜘蛛侠也见怪不怪了。


这暗示着,42号宇宙并非因为没有蜘蛛侠就与蛛网无关,极可能,他们与蜘蛛侠宇宙还存在着敌视的关系。


这关系着蜘蛛侠联盟正义性的问题。


另一个细节是同样的场景。


徘徊者迈尔斯出现时,电视机里传出来了新闻的背景音,只有3句话:


1,市长延长了对纽约市的强制宵禁;

2,邪恶六人组迅速占领各大街道;

3,有一位神秘人出现,并赢得市民极高的呼吁。


这位神秘人是谁?


会是这个宇宙的小蜘蛛么?


但,在Sir搜索朋克蜘蛛侠的背景时,有这样的一条信息出现:


在138星球里,徘徊者霍比·布朗是以蜘蛛侠的身份出现的。



巧了不是?


徘徊者的第一次出现,就在1969年斯坦·李的《超凡蜘蛛侠》78集里,成为非常短暂的反派角色,之后,他就被蜘蛛侠给劝降了。甚至在后面几集里还有为蜘蛛侠隐瞒身份,而假扮蜘蛛侠。


而在人物介绍里,“徘徊者”,是被定义为“可行的盟友和一个超级英雄。”



所以。


是否在42号星球里,戴维斯与“42号版迈尔斯”的舅甥组合徘徊者,是在与蜘蛛侠迈尔斯做着同样的事情?


依旧为这个城市的正义服务?


毕竟。


一个对比是,1610号宇宙迈尔斯家境如此富裕,而到了42号宇宙,他家就要靠救济生活了,说是反派,这么穷,总说不过去吧?


无论如何。


即使猜测都打了水漂,Sir还是会期待着第三部的出现。


就像之前说的。


在更燃,更爽,更刺激的流水线之外。


我们终于找回作为漫威粉最初的悸动,那些天马行空的陌生感。


那炉火纯青的平行宇宙概念。



那炫酷的美术设计。



至少,这都是我们从未体验过的视觉奇观。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好莱坞真的完蛋了吗?


如果再算上电影上映6天,才1.6亿的票房来看的话,这句话似乎可以板上钉钉了。


但Sir觉得,完蛋的可能不是好莱坞。


而是我们对电影的热情。


早年,我们曾多少次因为某部电影里的某一些新鲜的角度,而欣喜若狂,拼命安利给别人看?


那时候,似乎我们只看到电影的优点。


而现在呢?


当一部电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总不自觉地,放大它的缺点。


那颗发现的心,钝了。


所以在电影里,当Sir看到当格温与迈尔斯倒挂在钟楼上俯瞰这个城市,迈尔斯说,“我们很像”时,不由地想:


是否,我们这些喜欢电影的影迷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蜘蛛侠?


在这“怪异”的面具之下。


又在孤独地寻找着彼此、同伴?


就如陈奕迅那首歌一样:


几双手 几双腿

方会令你喜欢我

......


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布朗   好莱坞   反派   面罩   预告片   星球   蜘蛛侠   蜘蛛   朋克   宇宙   细节   身份   答案   英雄   年度   联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