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前功勋主帅现状:与王楠闹翻互不往来,不后悔女儿归化奥地利

“连世界冠军都没有当上,是怎么当上国家队教练的?”

李晓东执教国家队时,中国乒乓球队人才济济,队员里世界冠军很多,顶着闪闪发光的头衔。

通常国家队教练都是由资深的大咖担任,但李晓东是个例外。

别说世界冠军了,他在运动员时期,连国家队都没有进入过。

执教乒乓球女队时,李晓东果然遇到了挫折,与弟子王楠闹翻,互不往来。

李晓东的技术水平如何,为何王楠不服他,连女儿也要去国外打球?

拼命三郎,带领男队所向披靡

李晓东1952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6岁起喜欢画画,作品在波兰参展,10岁时拿着字典看完了四大名著。

1961年,中国举办了26届世乒赛,全国上下兴起了乒乓球运动的热潮,李晓东很快被这小小的乒乓球吸引了。

在学校和小伙伴们比赛时,赢了就把自己的球收起来,打别人的球玩,李晓东觉得十分有意思。

上四年级时,李晓东加入了乒乓球校队,想买专用的球拍,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

李晓东小时候成绩很好,经常排在班级前2名,父母希望他能考上大学。

母亲对李晓东很严厉,如果拿不到前2名,就要进行棍棒教育,每周差不多打坏一把扫帚,坏了再去买新的。

为了顺利练习乒乓球,李晓东不得不偷偷行动,省下20多天的早餐钱为自己买新球拍。

上了六年级时,李晓东的乒乓球技术进展得不错,但北京队的教练并没有选中他。

世界冠军邱钟慧组建北京少年队时,来到学校选苗子,体育老师安排他和邱钟慧打了一局,第一局就赢了,表现十分出色。

于是邱指导特意上门几次,去李晓东家里做思想工作:“国家需要你的儿子,要培养他!”

李晓东的母亲依然反对,儿子已经考上了重点中学北京五中,选择乒乓球就意味着放弃学业。

但李晓东的态度很坚决,父亲也比较开明,母亲拗不过父子俩,最终只能妥协。

1964年,12岁的李晓东进入北京队,其间系统训练被中断了好几年,到20岁时还没有打上正式的比赛。

为了了能参加正式比赛,李晓东每天拼命苦练10小时,体力不支就花钱买营养品补身体。

每个月的工资有27.5元,交完伙食费钱不够用,还需要家里补贴。

这时母亲的扫帚又派上了用场,既然选择了乒乓球,就要力争优秀的成绩。

1974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李晓东代表北京队打了团体冠军,比赛20多场中,仅输了一场。

李晓东学习的是直板两面攻打法,需要练好力量和转腰的动作,平时无论站着或坐着,连骑自行车时都要练习扭腰运动。

有一次,李晓东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跑,后面有人追上来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喊道:“小伙子,你这人怎么啦?”

队里的人都叫他“拼命三郎”,苦练让李晓东获得了全国冠军荣誉,身体也疲惫不堪。

到了24岁时,医生诊断李晓东过度疲劳,不适合当运动员,无奈早早退役,成为北京队乒乓球教练。

李晓东时常跟队员们同吃同住聊天,陪着孩子们训练,还要辅导文化课。

他认为文体不分家,每周都让孩子们交两次训练日记,队员们写了两三行,他要批注500多字。

到了1984年,李晓东带出了腾毅、王燕生、杨玉华等球员,成绩稳扎稳打。

1988年,李晓东带领的北京男队拿了四个全国冠军,被调入国家队当主教练。

1994年,李晓东带着刘国梁、丁松等北京二队成员参加了世界杯团体赛,拿到了冠军。

这时中国乒乓球队经过几年的低谷期,北京一队还没打翻身仗,二队的夺冠迎来黎明的曙光,队员们激动得又笑又闹。

1995年是李晓东执教生涯中最开心的一年,天津世乒赛上,中国男队所向披靡全线告捷。

2000年时,中国乒乓球队要进行改革,强化女子男性化打法,把王励勤带到世界第一的李晓东,被任命为女队教研组组长。

李晓东被委以重任,成为王楠的分管教练,也将被推到风口浪尖。

改革创新,师徒二人激烈交锋

执教乒乓球女队后,李晓东很快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平时训练时队员们要先进行热身,再练习接发球,但李晓东觉得实际比赛时迫在眉睫,便调整了训练计划,由15分钟一次的交换,改成了7分钟,后来又缩短成了5分钟。

其中王楠是特别关注对象,每次陪练的时候,李晓东的打球速度总是比其他球员快很多。

王楠使用女子化打法,擅长打小球,李晓东认为,小球打久了,打大球时会很吃亏。

于是他要求王楠进行战术调整、勇于创新,把动作加大,并把弧线拉长。

2001年春节前,为了积极备战第46 届世乒赛,李晓东组织了对内大循环比赛,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参加。

大年二十九,王楠到英国参加活动,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回到北京,按照李晓东的要求,打了三场球。

但李晓东的一系列改革在女队中引起争议,队员们私下议论纷纷:

“男队的成绩还没女队好呢,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好的队伍。”

“带出了王励勤是没错,可我们是女队员,和他们不一样。”

李晓东的脾气火爆,对队员们要求十分严厉,经常是半说服半强制的状态,第二任妻子王蕾曾透露他的心理:“如果队员是我的孩子,就直接揍了。”

乒乓球队伍里有很多世界冠军,李晓东从没拿过世界冠军,所以压力也很大。

王楠在悉尼奥运会获得单打和双打的金牌,是邓亚萍之后的大满贯得主。

2000年之后,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状态,从来没有输过任何一场球。

在一次综艺访谈中,王楠自曝自己脾气也很火爆,年轻气盛的时候,曾一脚揣塌台球桌,特别是练得不好的时候,会摔球拍撒气。

队里特意制定了规章制度,主力队员摔一次球拍罚5000元,偶尔会罚10000元。

王楠在队里属于大姐大的人物,队员们平时都很尊重她。

有一次,有队员和教练起了正面冲突,所有人都懵了,王楠把队员单独拉走,平息了双方的怒火。

虽然在访谈中,王楠并没有说明是哪个教练,但能看出,教练们在女子男性化的创新改革中,双方的心理都处于激烈交锋的煎熬中。

当时乒乓球男队急于改革,而女队处于平稳阶段,过于严苛也会激起队员们的逆反心理,女队员们普遍认为,在成绩优秀的情况下,贸然改革是一步险棋。

到了2002年,李晓东带着乒乓球女队参加釜山亚运会,王楠是绝对主力,对战朝鲜队金香美,之前赢过很多次,但出人意料地接连输掉2分。

看到王楠失利后,李晓东也非常着急,连忙拿着水在旁边做场外指导,而王楠则抿着嘴双手叉腰,脸上目无表情。

蔡振华看出两人不对劲,连忙上场亲自指导,但还是输掉了整场比赛。

釜山亚运会的失利,王楠一辈子都忘不了,也成了李晓东执教生涯最大的失败,媒体的评论铺天盖地,两人都成了众矢之的。

回到国内下飞机时,乒乓球女队要面对媒体的闪光灯和采访。

蔡振华推着她的行李车说道:“王楠,你走第一个。”

王楠下意识地想逃避:“我不走第一个,我害怕。”

蔡振华鼓励道:“这有什么害怕的,赢的时候你走第一个,输的时候也要走在最前面。”

后来的2个月里,王楠紧急休整,不能看乒乓球比赛,也不看手机,慢慢才摆脱失利的阴影。

平时王楠打球时很喜欢笑,但是比赛失败时,笑容也成了攻击的目标,之后几年中,在赛场上会有意识克制自己的表情。

2003年6月,乒乓球队宣布教练改组,李晓东重新做回副手,虽然还是担任教研组组长,但队里在王楠的强烈要求下,换了乔红当主管教练。

蔡振华对李晓东说道:“晓东,女人这本书读得差了点,读好了就及格了。”

实际上,李晓东不光读不懂王楠这本书,也读不懂自己的女儿,女队员们心思细腻,带起来比男队员更难。

父女隔阂,女儿归化奥地利

1992年,李晓东长期在队里忙碌,无暇顾及家庭,妻子提出了离婚,不到10岁的女儿李嫱冰归李晓东抚养。

李晓东原本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练乒乓球,女儿连续5年都是三好学生,最好能成为学霸或往音乐方面发展。

但在一次出差时,妻子直接把女儿送到了体校,丈夫不管家庭,但女儿学习了乒乓球,这回总该管了吧?

离婚后,李晓东过上了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上午在国家队忙完,中午便回家看女儿,下午再去回上班,体校看他一直在奔波,便收留了李嫱冰当全托。

每到周末女儿回家时,李晓东会陪女儿打半天球,训练时十分严厉,10次要训哭六七次。

李晓东担任女队教练组组长时,女儿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了国家队,父女俩时常在同一个训练场。

但是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在正课上没有讲过话,怕别人说闲话,也不想对女儿进行特殊照顾,女儿的主管教练也十分尴尬,不知道该不该管。

有一次,女儿李嫱冰哭着说:“在这里也没人管我。”

实际上,李晓东没有关注女儿的发展和规划,当女儿决定打乒乓球时,已经错过了乒乓球队员的最好发展阶段。

女儿渐渐长大后,李晓东觉得对她有亏欠,便尝试进行经济补偿。

李嫱冰说道:“我们父女的关系,也就是钱了。”李晓东听了有些心酸。

李晓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国家队里,不知不觉好几年没有娱乐活动,有时想带女儿去旅游,女儿连连摇头,表示拒绝。

国家队里高手如云,李嫱冰要想崭露头角,参加世界大赛非常难,便选择归化奥地利。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李嫱冰代表奥地利参赛,并进了16强,在奥地利排名第2,世界排名58位。

据悉,李嫱冰的加盟让奥地利女队实力大增,她打球手感好,旋转能力强,虽然看起来软绵绵的,但威力十足,多少也有李晓东给她打下的底子。

媒体一片哗然,追问父女俩为何选择去海外打球。

李嫱冰直言:“他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不可能为我花太多的心思和时间。”

李晓东则表示,会尊重女儿的选择,不后悔让女儿去奥地利打球。

李晓东特别严厉,小时候女儿看到他就打哆嗦,现在远隔重洋,就不害怕了。

偶尔李嫱冰回国的时候,李晓东会给她喂球,能管一点是一点。

2015年10月,在波兰公开赛上,奥地利名将费格尔在男单半决赛中打败了张继科,一时风头无两。

原来,费格尔就是李晓东的女婿,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两人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费格尔表示:“不会让儿子学乒乓球,太辛苦了,而且也不一定能打出来。”

2020年时,李嫱冰时常活跃在乒乓球赛场上,这时她已经30多岁了。

功勋主帅,继续活跃乒坛

李晓东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功勋教练,在执教男队时硕果累累,被调到女队时,面临着重重压力。

而王楠是乒乓球女队的领军人物,稍有差池,就要体会成王败寇的世态炎凉。

两人都想出成绩,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拿冠军不容易,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都要调整到最佳状态。

李晓东能带出王励勤这样的顶尖高手,却无法把自己的女儿推上最高领奖台。

王楠事件给他造成了一定影响, 如果对女儿过于关注,会给她带来巨大的压力。

李晓东太追求完美,导致他离完美总是差一点。

他时常想起父亲说的话:“从小对你的情商培养不够,你太争强好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23年3月,长三角少儿乒乓球交流赛在上海举办,担任中国乒乓队顾问的李晓东,出席了当地乒乓球俱乐部的揭牌仪式。

门口放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李晓东和施之皓两人则拿着毛笔,为小狮子画上眼睛。

71岁的李晓东戴着黑色的鸭舌帽,穿着黑色的外套,脸上微笑着,头发已经花白。

很多年过去了,李晓东和王励勤有很深厚的师徒情,有时会在一起参加活动,但他和王楠极少同框。

李晓东有时会指导业余队员或学生们打球,基本上和队员们过了几招,就能看出对方技术上的问题。

李晓东在乒乓球领域钻研了几十年,技术水平很高,网络上有很多乒乓球教学视频,他还时常会去高校或乒乓球俱乐部开讲座。

正反手的基本功、发球时旋转弧线,李晓东都讲解得十分详细,许多高级别技术也不吝赐教。

高级别打球时迷惑对手的晃动有三种,眼神的晃动,眼看右边时却用手攻击左侧,身体的晃动,身体向右手却往前,而手部晃动时,手部勾出斜线板型,粘球时瞬间却打出直线。

李晓东的乒乓球讲解,普通小白看起来高深莫测,可以看出,他钻研乒乓球技术付出的大量心血。

中国乒乓球经历了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涌现出许多声名赫赫的世界冠军,而教练员们是幕后英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不擅长和女队员们打交道,但李晓东几十年对乒乓球的钻研和热爱,助力国乒腾飞,让人肃然起敬。

参考资料:

《新体育》:李晓东:一个男人四台戏 2001-09-15

《乒乓世界》:无法不追求完美 2006-05-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奥地利   男队   釜山   女儿   世乒赛   女队   球拍   功勋   主帅   北京   乒乓球   中国   国家队   乒乓   队员   教练   现状   后悔   成绩   王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