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亿南水北调工程,成日本生物入侵直通车?数量竟数不胜数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一直以来南水北调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基建工程,它的存在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水北调一期的输水量就超过了5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大约有1.5亿人。

如果从民生角度来看,我们确实为它感到骄傲,但如果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已经成为了生物入侵的“高速公路”。面对以日本为首的入侵生物,我们又该如何治理呢?

“狼牙怪”须鳗鰕虎鱼

自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后,须鳗鰕虎鱼就通过干线通道,入侵了东线的多个湖泊。早在2015年时,就有一位钓鱼爱好者,就曾钓上来这种“怪鱼”为何说须鳗鰕虎鱼为怪鱼呢?

这和它的长相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鱼长得异常丑陋,并且外形如同泥鳅,颜色呈红色,它还长着一张龇牙咧嘴的脸。只看它的相貌就知道它不好惹,须鳗鰕虎鱼不仅长相丑陋,而且战斗力彪悍。在水中几乎没有天敌。

原本须鳗鰕虎鱼生活在印度洋北部、日本沿海较多、中国南海也鲜有出现。自从南水北调开通后,须鳗鰕虎鱼就通过河道,进入了南水北调东线的河流和湖泊。并且大量的繁殖,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巢湖了。

须鳗鰕虎鱼的存在给整个巢湖的生态环境,带了来了极大的影响。巢湖的其他鱼类数量也是急剧下降当地渔民曾做过统计,之前须鳗鰕虎鱼没有进入巢湖的时候,每天渔民都能捕到50到100千克的草鱼,现如今打三天的草鱼也不到50千克了。

有人曾提出,既然须鳗鰕虎鱼长得如同泥鳅,为什么不用烹饪泥鳅的做法,给它做成美味的菜肴呢?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可行,首先须鳗鰕虎鱼的体内有微量的毒素,并且它长得丑陋,就算做成菜,食客也很难下得去嘴。

所以对于如何治理须鳗鰕虎鱼,已经成为了一大难题。须鳗鰕虎鱼更是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列为“重点点名批评”的入侵物种。可以说这个入侵者所到之处,哀嚎遍野。

双带缟虾虎鱼

在南水北调的入侵物种中,除了须鳗鰕虎鱼外,还有双带缟虾虎鱼这种入侵物种。双带缟虾虎鱼的入侵速度和繁殖速度丝毫不比须鳗鰕虎鱼差。

2015年时,我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山东省济宁市的微山湖中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少量的双带缟虾虎鱼,虽然这些鱼都是小幼鱼。但它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当地的水域被这种生物入侵了。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当调查人员再一次来到这里时,竟发现双带缟虾虎鱼已经在山东济宁的大湖中大量繁殖,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水域生态。

双带缟虾虎鱼在当地当地几乎没有天敌,日常中这种鱼一般只吃小鱼小虾等鱼类,而且进行了大量的繁殖,繁殖速度之快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土著鱼类,由于大量的双带缟虾虎鱼抢夺食物,使得土著鱼类无法生存,一度濒临灭绝。

那么这样的生物,是如何进入山东水域呢?这种鱼原本生活在河口地区,但由于它的繁殖期正好和东线的调水日期重合,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使得双带缟虾虎鱼能够入侵南水北调的东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双带缟虾虎鱼在2022年迎来了爆发,仅仅是它一个入侵的物种。就已经造成了东线水域中,近三成的虾被吃灭绝了。虾虎鱼类,不仅在我国泛滥,同时也入侵了其他的国家。

虾虎鱼”在全世界都分布广泛,除了在极地的地区外,几乎所有的临海水域都有它的身影。其中德国就是一个深受虾虎鱼困扰的国家,在德国的一条名为易北河的河流里,出现了大量的虾虎鱼。

原本这条河生产美味的鲈鱼,可由于虾虎鱼的到来直接使鲈鱼的数量越来越少。德国政府为了应对虾虎鱼的入侵,实施了很多的方法,但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呼吁民众,多捕捕这些鱼,虾虎鱼的味道还是很美味的。

不过当地人并不喜欢这种个头又小肉质又硬的小鱼,他们还是喜欢吃美味的鲈鱼。有人说是他们缺少一个会做虾虎鱼的厨子,其实并非如此。就算是做的做的美味,但作为入侵物种,其体内一定携带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如果不仔细处理,很可能会闹肚子。

除了这些入侵物种外,还有黑鱼也是南水北调所在区域的入侵物种之一,黑鱼是在修建大运河的时候由人为引进来的。这种鱼繁殖速度极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鱼类的增殖。同时黑鱼的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黑鱼身上还携带有大量的寄生虫,也这成为了南水北调生态中的一大问题。因此解决南水北调的生物入侵问题刻不容缓。

水生植物也成为入侵者

一些绿色水生植物和入侵鱼类一样,乘着南水北调的“顺风车”来到了北方水系。这些植物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硅藻和金藻等藻类植物。他们在河面上大量的繁殖,使得整个河面看上去全是绿色,并且藻类还散发着恶臭味。

相比于南方的水质,北方的水里含有大量的磷、钾等矿物元素,在漂流的途中这些水生植物就已经受到了水的滋养,还未扎根数量就已经出现了翻倍。

水域的表面被藻类大量覆盖,导致鱼类无法获得氧气,从而缺氧而死。相关的调查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在2015年到2022年之间,就曾出现过15种鱼类因藻类而导致的大规模死亡。

这些藻类除了杀死鱼类外,还会淤积在南水北调的输水管道当中,等时间一长。就会将这个输水管堵的死死的,使得整个水源供应受到影响,但最难的还是疏通这些管道。为了疏通这些管道,我国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疏通。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物种进行入侵,我们也必须重视起这个问题。

如何处理入侵物种

随着南水北调的建设程度逐步完善,其优良的水源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使用,然而这也带来了生物入侵的问题。面对如此严重的生物入侵,难道我们只能袖手旁观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注意到生物入侵了。并且做了很多的措施,之前我们提到的双带缟虾虎鱼和须鳗鰕虎鱼,这两种物种之所以造成了入侵。其实是当初启动南水北调时,正好赶上了这两种物种的繁衍时期。

一般情况下,鱼类繁衍期大概是在春天和夏天。可这两个季节也是北方地区最缺水的时候。当鱼类将鱼卵产在水中后,当南水北调工程已启动,鱼卵顺着水流就被带走了。

之后,我国相关部门也察觉到了这一问题,同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调整南水北调启动的时间,确保与鱼类产卵时间隔开。除了控制调水的时间外,工作人员采用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捕捞。

捕捞藻类这样的植物难度并不大,毕竟这些藻类不会乱动,基本上都是浮在水域上面的。只需经过科学的打捞方法,就能有效的减少藻类。并且这些藻类被打捞上来后,还能做成饲料等。

而哪些双带缟虾虎鱼和须鳗鰕虎鱼等入侵鱼类,抓捕难度较大。但只要进行详细的捕捞计划,也是能够抓到的。这些鱼在上岸后就被送到了饲料加工厂,经过加工后,便成为了动物园里动物们的美食。

我国除了处理生物入侵外,还制定了一套如何防范生物入侵

如何防范生物入侵

要想完全阻止生物入侵大军,就必须加强检测和预警,对引水后的水源和鱼卵,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同时配合科学研究和管理,制定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

一旦发现外来生物入侵,相关部门要立即进行拦截。我国还专门研制出化学药品,一旦放入水中,这些入侵生物便会立即死亡,不过这些药品对其他的鱼类并不产生影响。但这一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化学药品一旦投入水中,便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化学药品抵制外生物入侵,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除了这些方法外,我国还研究了一套生物防治法。

这些外来入侵的物种之所以在水中为所欲为,就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没有天敌。如果投放一些它们的天敌,不就能更有效的解决入侵难题了?不过这个方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因为一旦投入天敌生物的话,很有可能出现新的生物入侵。

因此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这一现象,也成为了重中之重。相关部门的治理下,须鳗鰕虎鱼的数量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减少。相信在未来,南水北调的生物入侵问题,一定能够解决的。

南水北调开通后,干渠的鱼到底长多大?

在南水北调运输水源中,除了生物入侵外,还出现了很多大鱼,这也说明南水北调水质优良,这些鱼更是长达1米以上。由于南水北调的水是用来饮用的,于是对水源的要求非常高。水中不能出现藻类、不能产生垃圾和污水。现如今这么多年多去了,南水北调的鱼儿长得究竟有多大?

南水北调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的水源更优越,因为调动的是丹江水库的水。丹江水库一直以来都是鱼类的天堂,除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外,还有很多稀缺的鱼类。2014年时,有一位渔民曾捕捞上来一条重达300斤的鳙鱼,这么大的鳙鱼,许多人也是第一次见到。

有一次一名网友在干渠的桥面上,拍到了一条体型超大的鱼。图中的这一条大黑鱼,从体型上来看至少得有一米长。

干渠的工作人员也透露,在水中能够经常看到很多大鱼。不过这些鱼都不是入侵物种,而是一些鲢鱼、草鱼、鳙鱼等,这些鱼类一般可以用来净化水源。它们喜欢吃一些浮游的微生物,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相关部门也是严厉禁止捕捞这些鱼类,想必用不了多久,它们一定能长得更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广大读者能都相应生态保护的呼声,共同建造美丽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南水北调   巢湖   鱼卵   干渠   生物   黑鱼   藻类   东线   天敌   数不胜数   鱼类   水域   物种   水源   直通车   中国   水中   数量   我国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