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狼入室”的申侯

申侯是西周末年的申国之君,申国,是西周初年被分封的诸侯国,世称申伯,后晋封为侯,申人以电为图腾,居于南阳。公元前782年,曾励精图治,在位长达46年之久,曾开创“宣王中兴”的周宣王姬静病逝。公元前781年,宣王之子姬宫湦继周天子位,是为周幽王。他是西周的第十二任君主,也是西周的亡国之君。

姬宫湦

《墨子》中说: “三代之暴王 桀、纣、幽、厉,雠怨行暴,失天下。”意思是说:夏商周三代的暴君桀、纣、幽、厉,将怨者当作仇人,实行暴政,最终失去了天下。桀纣这两位实施暴政的亡国之君,大家都清楚,在这儿不用多说。可“桀、纣、幽、厉”,为什么孙子辈的周幽王被排在了爷爷周厉王前面了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周幽王的恶行恶政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严重后果,要远远超过他的爷爷周厉王。

周幽王继位后,立申侯之女为后,史称:申后,她是周幽王的第一任王后,二人所生之子姬宜臼被立为太子。公元前780年,西周镐京和附近的泾、渭、洛三条河川都发生地震。大夫伯阳甫预言说:“周朝将要灭亡。天地间阴阳二气,不能失掉规律,如果失掉规律,便是人扰乱了它。从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如今周朝的德行也如同夏、商二朝的末世,山崩塌,川枯竭,这是亡国之兆。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轮回。上天所要抛弃的国家,不会超出十的期限。”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崩塌。

虽然伯阳甫的预言在日后,逐步成为现实。可预言究竟是在先还是在后,还真不好说!

“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伐有褒”。有褒,指的是诸侯国之一褒国,褒国的开国之君有褒氏,是夏禹的儿子,夏启的兄弟,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至汉中,历经夏、商、周三代,始终位列诸侯。

周幽王即位后,褒国末代国君褒珦,被任命为周幽王的大夫,因其耿直上谏,得罪了昏庸的周幽王,因此被囚入狱。公元前779年,褒国王后褒姁和王子褒洪德为救褒珦,特意进献褒国美女褒姒给周幽王为妃,以赎褒珦之罪,褒珦因此得以恢复官爵。

褒姒

关于“褒姒”的来历,司马迁在《史记 周本纪》中有神话一样的记载:“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後宫。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於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於道,而见乡者後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饹於襃。襃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弃女子出於襃,是为襃姒。”

意思是说:夏朝末年,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庭院,并对夏帝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君主。”夏帝通过占卜,询问是杀掉它们,还是赶走它们或者留下它们,可占卜的结果说,这三种办法都不吉利。再次占卜,询问是否可以把龙的涎沫收藏起来,这才得到吉兆。于是,夏帝陈设布帛,书于简策,向神龙祷告,神龙走后,留下的涎沫,被盛在匣中收藏起来。

夏灭亡后,这个匣子被传于商。商灭亡后,这个匣子又传于周。接连三个朝代,都没有人敢打开它。等到了厉王末年,才打开观看。结果,神龙的涎沫流于庭院,怎么也除不干净。周厉王让女人赤身裸体大呼喊叫。涎沫化为黑色的蜥蜴,钻进了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童女刚满七岁,碰上了它,到十五岁行过笄礼后居然无夫而孕,因为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感到非常害怕,就把这孩子扔掉了。

等到了周宣王时期,有童女唱歌谣说:“见到山桑做成的弓和箕木做成的箭囊,周朝就将要灭亡。”当时周宣王正好碰上有夫妇二人卖这两样东西,就叫人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这对夫妇转身就跑,途中,他们看见先前后宫童女扔在宫外的女儿,听到孩子在夜里啼哭,出于怜悯而收养了她。夫妇二人带着这个孩子,一路跑到褒国。褒国人犯了罪,请求献上童女扔掉的女儿给周幽王以求赦免。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来自褒国,她就是褒姒。

抛开“神龙”和“黑蜥蜴”之类不切实际的神话传说不谈,通过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我们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基本可以认定:褒姒是个弃儿,自幼被养父母收养,长大成人后,被褒国作为赎罪的礼物,送给了周幽王。

但褒姒的年龄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周宣王时期,褒姒已经出生,那么周宣王在位时间长达46年,再加上周幽王三年,褒姒遇到周幽王的时候,年龄至少已经40几岁。

就算四十多岁的女人再怎么妩媚动人,也不太可能获得周幽王的宠爱吧!可就是这个褒姒,不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居然还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位王子,名叫姬伯服。

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幽王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意思是说,公元前777年,太子姬宜臼投奔外祖父申侯执掌的申国。三年后,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 ,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要求申侯处死投奔申国的姬宜臼,申侯自然不肯!那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史书上的记载出现了一些偏差,但这些偏差并不影响周幽王的末路和西周的覆亡。

《史记》记载:“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意思是说:周幽王任用虢石父为卿,主持国政,国都中的人都很有怨气。虢石父为人能说会道,喜欢阿谀奉承和贪图财货,周幽王却重用他。再加上废黜申后和除去太子。申侯大怒。联合缯和属于西夷的犬戎去攻打幽王。

申侯

可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幽王十年,秋九月,王师伐申。”,也就是说:不是申侯主动进攻周幽王,反倒是周幽王先打了申国,申侯才奋起反抗。 战国竹简“清华简”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与《竹书纪年》一致。

至于《史记》所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极有可能是子虚乌有。因为《史记》中记载的是“烽火戏诸侯”,而《吕氏春秋》中记载的是“击鼓戏诸侯”,最重要的是,在战国竹简“清华简”和《竹书纪年》中,有“诸侯会盟”的记载,压根就没有“戏诸侯”的只言片语。

作为此时的外戚,申侯的所作所为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周幽王一错再错,将申侯逼到了反叛边缘,申侯是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引异族入侵,致使周幽王被杀,甚至直接导致西周灭亡。

周平王

随后,申侯与缯侯、许文公等人在申国,共立原太子姬宜臼于申,迁都到雒邑,是为周平王。东周建立。此时,距离河枯山崩事件的发生刚好十年,大夫伯阳甫的预言成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涎沫   史记   神龙   之子   童女   引狼入室   西周   纪年   公元前   诸侯   太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