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场:心怀桂林山水情 老传统唱出新韵味

  广西文场又名“文场”、“文玩子”、“文唱”、“小曲”、“杂调”、“扬琴小调”、“莺歌小调”等,诞生于清代中叶,历史已超过二百年。它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在桂林、柳州、宜山等地尤为盛行。
  广西文场的演唱形式多样,既有数人表演的“坐唱”、一人表演的“立唱”,也有唱做结合的“走唱”,还有“文场挂衣”的文场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广西文场逐渐形成“光派”和“瞎派”两个艺术流派,前者以声腔华丽多彩著称,后者则追求质朴深沉的演唱风格。2008年,广西文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听她讲述广西文场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源于江浙的民间小调,市井俗曲。清乾隆年间,上述民间艺术,通过官吏升贬任迁及商贾贸易的频繁交往,逐渐传入桂林,经与桂林方言、民间音乐紧密结合后,衍变成了极具桂林特色的文场。
  广西文场的音乐唱腔分大调和小调两类。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俗称“四大调”;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广西文场的优秀传统曲目包括《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等十余种成套唱本,《双下山》、《王婆骂鸡》等六十余种单出唱本和《武二探兄》、《贵妃醉酒》等近百个段子。
  广西文场唱词秀丽端庄,曲调清新雅致,音乐旋律优美,婉转流畅,感情细腻,极富感染力。其有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的特色。
  探“店”地址:桂林市八桂路2号桂林鑫韵文场艺术团
  主讲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西文场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

■传承
为热爱之事勇往直前:“是文场选择了我”
  在鑫韵文场艺术团,记者见到了80多岁高龄的何红玉,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但她语调温婉,笑容热情,举手投足间显示出优雅和从容。
  “我和文场结缘颇具戏剧性。”回忆起自己走上文场表演的道路,何红玉颇为感慨地说,1958年,她正在广西矿冶院(现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系学习。在那个年代,女大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她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深受同学与老师们的喜爱。“虽然我学的是地质专业,但是我非常喜欢文艺表演,每逢节日庆典,我都会积极报名登台表演,也正是这个缘故,让我遇到了引我走上文场之路的恩师。”
  何红玉说,她在大学期间曾参加了广西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在后台排练节目时偶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戏曲。她循声过去,原来是文场大师、盲人艺人王仁和在弹唱文场曲目《骂玉郎》。从此,何红玉就深深地爱上了文场,并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很喜欢文场这极富情感又唱腔细腻的表演形式,我也很幸运能够跟从王仁和大师学习。”何红玉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她仿佛对文场着了魔一般,课间时会练,走路时会练,就连洗衣、干活时也会哼上几段。“当时我还在学校广播站担任播音员,在播报完新闻后,我就会‘私心’占用一点公共时间,用广播给同学们表演一段文场节目,每天唱上一段,久而久之,这也成了校园广播的‘片尾曲’,同学和老师们都很喜欢。”
  何红玉热爱文场与文艺表演,一直勤奋练习曲艺功底,再加上她的嗓音清丽甜美,在舞台上总是落落大方,很快引起了当时桂林文化部门的重视。
  1959年,当时的市文化局正在筹建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正好需要招募年轻的艺术人才,经过调研后,决定吸纳何红玉加入文场戏曲训练班工作。得知这个消息的何红玉十分高兴,尽管学校领导与同学多次挽留她,但她还是决定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热爱文场表演,能够把爱好当成职业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是文场选择了我。”何红玉说。


从台前到幕后 文场传承时不我待
  谈起正式将文场作为自己主业后的这段经历,何红玉只觉“时间太紧”。
  “最开始让我觉得时间不够的,就是刚进入戏曲训练班的这个阶段。”何红玉说,因为她并非艺术表演专业出身,若仍是以爱好者标准衡量,她的文场水平固然算得上出色,但放在专业的文场艺人中间就完全不值一提了。“那年我已经18岁了,在这个岁数才开始练功的艺人实在少见,别人在跟着师父打磨情感、唱腔这些细节,而我还得从零开始练习走台步、练身段、压腿、调嗓子。”
  虽然何红玉每天都要牺牲休息时间补练基本功,但她从未因此叫苦叫累,反而凭着对文场的热爱,学习得越来越认真刻苦。短短几年间,何红玉逐渐缩短了和其他人的差距,并取得突破和进步,深得老师的器重,开始在广西曲坛崭露头角。
  台前学习的压力让何红玉认识到练功的紧迫,幕后准备同样让她意识到传承工作的时不我待。
  1968年,王仁和病逝。恩师的突然离去让当时年仅27岁的何红玉意识到,广西文场在传承上面临着一个巨大危机——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录音记录。近300年来,广西文场一直都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文字资料把它系统地记录下来,就会面临失传的危险。于是,她毅然从台前退到幕后,将工作重心逐渐转到了搜集、整理广西文场的民间采风和创作工作上来,为此,她的足迹遍及广西40多个市县。
  经过多年的整理,何红玉陆续撰写或与人合著出版了《曲韵》《心韵》《戏韵》《音韵》《词韵》《广西文场》等6部书,近200万字。“现在我年纪大了,但文场的传承却始终给我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觉得抢到一天是一天,我今天能抢到几百字就记录几百字。我想让后代知道,广西文场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我就想做这件事,是痴也是傻,但就是因为爱。”
  现如今,何红玉的体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她像过去那样继续民间采风了,为了做好广西文场的传承工作,她现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晚辈的培养上,她的家传弟子有儿子苏俊敏、孙女苏恬睿,培养的嫡传弟子有徐海燕、顾清、陆絮彬、申婷、周志红等。

接力传承投身志愿服务 将传统艺术唱出时代新韵
  2015年,何红玉的嫡传弟子陆絮彬成立了“桂林市鑫韵文场艺术团”作为文场传承基地,并担任该艺术团团长,经常带领一班文场爱好者组织授课、排练、演出及交流活动。这个艺术团是陆絮彬在师父何红玉的影响带动下构建的文场传承队伍,致力打造以广西文场为首的音乐文化活态保护模式。陆絮彬说,“师父将文场传承给我们,我们不但要用心学,还要将其弘扬、传播。我认为我自己也是一个‘承传’的角色,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也希望用精彩的表演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名城贡献文艺力量。”
  目前,鑫韵文场艺术团在八桂路2号进行排演活动,整个团队共计三十余人,团里的老前辈有市艺术学校退休老师、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退休演员以及国家二级演奏员等资深的艺术家;年龄最小的是一名还不满三岁的传承人,一家人在这个传承队伍里算是四代同堂。
  “艺术团成立的这8年时间里,恩师何红玉经常会来到现场进行教学指导。”陆絮彬说,在何红玉老师的感染下,艺术团始终将宣传广西文场、传播桂林文化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参加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校园、乡村、机关政协等进行表演,累计已达500场。
  “传统曲目并不等于一成不变,我们近年来也结合时事排演了以致敬抗疫英雄、宣传桂林山水等内容为主题的文场新曲,把传统艺术唱出了时代新韵。”陆絮彬告诉记者,鑫韵文场艺术团致力于文场小小传承人的培养。2021年自治区文联、桂林市文联组织的“广西文场进校园”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广西文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桂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桂霞等老师带领团队成员组成的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在二塘中心校开展广西文场经典剧目教学培训,培训场次达60余场,参加的学生志愿者达160人次,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文场的基础表演。“学生们排演的节目还登上央视直播,在全市中小学生戏曲比赛中获奖,这极大地带动了孩子们了解文场、学习文场的兴趣。”
  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了解文场,愿意学习文场,何红玉的心里倍感温暖。她说:“我赶上了好时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非常重视,我怎能轻易放下自己的工作呢?今天的我虽不能登台演出,但我还可以培养学生,还可以从事研究和整理、抢救工作。我一定会把文场的保护工作做好,把传承人培养好,也不愧与文场结缘一生。”

■发展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进文场的传承工作,何红玉嫡传弟子陆絮彬在老师的感染带动下,创建了鑫韵文场艺术团。在进行广西文场的演出、研讨、创作、教学、交流等活动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平台,定期的将广西文场的经典作品,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进行推广,全方位的介绍文场与桂林历史文化的关系、文场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有体系、有方法的教唱文场。
  随着社会对非遗文化的重视,艺术团也极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多次走进桂林市各中小学校,向孩子们展示、传授广西文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


来源:桂林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文场   广西   桂林市   韵文   水情   时不我待   训练班   艺术团   小调   戏曲   心怀   代表性   韵味   弟子   文艺   民间   传统   艺术   工作   桂林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