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把德国经济打衰退了?违逆美国,中国成救命稻草?

文章2600字左右,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众所周知,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被视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近日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德国经济陷入负增长,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这意味着什么?中德合作能否打破局面?

德国经济陷入负增长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要没油,火车不如牛,现在欧洲经济火车失速,对于整个欧洲经济将是巨大的影响。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德国已经连续2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并且还有继续恶化的迹象,这已经符合技术性衰退的传统定义。

那么,德国经济陷入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持续了一年多的俄乌冲突,德国在冲突中并没有想怎么去调停这次事件冲突,而是不断地跟随美国拱火,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和援助乌克兰。

德国的工业品和俄罗斯的油气能源是天然的互补,德国工业+俄罗斯廉价资源这个搭配发展下去,德国经济一定会保持有利的竞争。

事实上,在俄乌克冲突一开始,欧洲还想着通过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把俄罗斯逼到墙角获得更廉价能源。

可曾想,俄罗斯并没有因为制裁而屈服于欧美国家,而是寻找能源新买家。

在失去俄罗斯廉价能源后,也让欧洲没了廉价能源的红利,导致欧洲工业生产成本飙升,很多缺油少气的产业坚持不下去就只好搬走了,欧洲大量高端制造业外流。

而此时,美国还在对高科技领域企业进行补贴,吸引欧洲一些大企业去美国办厂。

现在产出少了,而且商品价格还在上涨,这种失衡状况让其深陷俄乌战争泥潭。

其次,被美国加息拖累,美联储加息之后,全世界的资本都流向了美国,欧洲市场上资本也并不例外;加之战争地处欧洲,加剧了资本外逃。

美联储多次加息以及补贴政策,让欧洲损失财富的同时,还面临去工业化的危机。  

最后,就是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在美国的施压下,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开始实行所谓的“对华脱钩”。

作为德国总理舒尔茨,虽然想和中国搞好关系,但是他只管理了7个部门,而且还都是无关紧要的部门,而作为德国重要的部门比如外交和经济都被绿党掌控。

该党派是典型的“大西洋主义者”,即强调北美和西欧的全面合作,在外交上主张“联美制中俄”。

舒尔茨看着是德国的老大,但是在重要的职能部门他却不拿事,比如外交、经济他都管不了。

德国被美国深度渗透

亲美党派在欧洲很常见,而且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德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德国表面上非常强大,但是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主宰德国,另有其人。

经济危机叠加战争破坏,使得欧洲各国的日子都过成了泥菩萨过河,作为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德国,情况也很糟糕。

在风中凌乱的舒尔茨算是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德国则更是需要赶紧到全球市场上去寻找新的机会。

2022年11月4日,舒尔茨成功访华,并带回了一大堆订单。

德国企业推动舒尔茨来中国,原因很简单,能源价格飙升,企业经营困难,超高的通胀,民众已经纷纷开始上街游行抗议了,抱怨物价太高。

舒尔茨访华持续的时间很短,舒尔茨仅在中国待了11个小时,所以又被媒体称为“旋风访华”。

对于那次舒尔茨访华,为德国经济寻求出路,却遭到德国绿党反对,在各种场合疯狂的叫嚣要与中国脱钩。

俄乌战争还看不到停歇迹象,那么能源危机就无法解决,而德国绿党还天天捣乱。

德国大众、西门子、宝马等企业在中国的部分都是盈利的,德国业界其实心里也很清楚,中国是救命稻草。

因此在舒尔茨来中国前宝马、大众、蔡司、巴斯夫就开始蜂拥到中国投资,把生产基地搬到中国。

对于德国企业将社会产线搬到中国,绿党很是生气。舒尔茨很尴尬,他想改善德国的营商环境,让德国工业发展更好,可是他们不高兴。

俄罗斯和德国北溪2号工程,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仅可以缓解德国能源危机和高通胀,还可以促进德国工业发展,就这但是却被绿党给卡住了。

为了搞垮工业,成就绿色德国,绿党也算是操碎了心。

马斯克在上海一年时间就建造了成了超级工厂,而去了德国想复制中国奇迹,但是硬被绿党因为各种理由,马斯克一共花费了3年时间,也就是去年3月份特斯拉德国工厂才建成,而且规模只有上海的一半。

本来在通胀高企的影响下,德国工业就外迁,而此时美国趁机出台优惠补贴政策,这样德国的企业在就失去了竞争力。

经济上被美国收割,工业上被美国蹂躏。

此外还要配合美国持续向乌克兰投送大量的资金和武器,但美国能源和军火商能将损失捞回来,欧洲呢?

其实舒尔茨非常清楚,工业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但在德国自己的话,别人不听,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一旦德国经济衰落后,失去欧盟的话语权这个责任他是要承担的。

中国产业厚积薄发

德国经济负增长,其实也怨不得被人,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

自从德国自行了断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还要和最大的贸易伙伴脱钩,德国工业运行的成本又高,还有极为复杂的地缘战争和生态,导致通货膨胀和出口下滑。

中德双边贸易额在2022年达到2979亿欧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也中德经贸联系也是中欧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1-4月份,德国对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了11.3%,中国作为德国在欧盟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德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德国作为极为成功的出口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的放缓、转型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给德国出口商带来了压力。

德国的汽车、机械和化工等行业都依赖于中国市场的需求,而物质太匮乏的又导致德国缺乏必要的试错容量,在工业上技术上长期积累了大量的优势后,钱来的比较容易,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

过去几十年,德国通过进口我国初级产品,在俄罗斯廉价的能源的加持下,那个时候的德国,只要开足马力生产汽车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然后,把赚到的钱再转手借给欧洲别的国家,让这些欧洲兄弟国家举债来买德国的商品,从而实现欧盟内部的经济大循环。

如今,德国断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中国的产业在升级,搭上了电动智能的浪潮,还直接打击了德国的收入端。在成本和收入的双重夹击下,它的赚钱能力就会减弱。

赚钱能力不行,谁去借钱给欧洲别的国家呢?如果大家融资不足,如何再来买德国的产成品呢?

以前美西方国家,靠着高端技术不断地赚取巨额利润。

现在,我国产业升级后,就可以赚取他们的钱。这一切,是一代代中国汽车人的努力付出,更是中华国运重新崛起的一个缩影,当华夏生产文明重新回到应有的位置时,人强而运强,天地皆让步。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感觉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德国   美国   中国   乌克兰   绿党   战争   经济   通胀   俄罗斯   欧洲   廉价   冲突   能源   工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