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葬礼,周公提特殊要求:赫鲁晓夫同志,请放回我们一个人

作者:武陟东旭

1955年授衔仪式,主持人念到开国少将唐铎的名字,有人没听过这位将军,好奇地打听:“唐铎是谁?你们谁认识?”

有人介绍,唐铎是哈军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程系的书记,在苏联待了28年,两年前才回国。

听者就更奇怪了: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一次战争也没有参加,为什么能授开国少将呢?

空军少将唐铎(1904~1983)

1953年,在斯大林的葬礼上,周公向赫鲁晓夫提了一个要求:“赫鲁晓夫同志,希望你们赶快放人!”

说这话的时候,一向沉稳的周公有些激动。

在这种场合提这样的要求,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周公还是坚持做了。

因为,我方向苏联要这个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少奇同志和刘亚楼访苏期间,也曾对苏方提出这一要求。

由此可见,这个人的分量有多重。

他们要的这个人,就是唐铎。

那么,唐铎将军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会被苏方扣住,而且我方多次出面向苏方要人呢?赫鲁晓夫会答应吗?

1904年4月5日,湖南益阳县(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石牛坝村一户农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他是父母的第七个孩子,父亲提议等他出生后就送人,因为家境贫寒,实在养不起这么孩子。

可是孩子出生后,父亲改变了主意。

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家的屋顶上落了很多鸟,按照乡间的说法,这孩子会成为贵人。

唐铎家里很穷,但舅舅却有钱,资助外甥上学。少年唐铎受到较好的教育,眼界开阔,思想进步。

14岁的时候,他就参加了主席、蔡和森等人领导的学生组织“新民学会”,并来到河北保定,报名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

1920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唐铎心情激动地坐上了开往欧洲的客轮,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青年唐铎

和他同行的人,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蔡和森、李立三、向警予,还有李富春、陈毅等人。

可是,他在法国学习了不到一年,法国当局便以从事“非法活动”为由,将他们驱逐出法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921年回国的唐铎,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被推荐到孙中山大元帅府创办的“广东军事飞机学校”学习飞行。

在当时,中国的飞行学校少之又少,有这样的机会确实不易。

学习四年之后,唐铎还不能说完全出师,因为当时飞机短缺,他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缺少上机实践。

1925年毕业后,他被派到莫斯科继续深造。

由于之前就接触了马列,到苏联的第二年,他就由莫斯科东方大学旅欧支部刘云介绍加入了组织。

1925年,苏联空军飞行学校的学员在学习飞行

唐铎并没有在东方大学就读,而是学习飞行,他先后到苏联谢尔普霍夫斯克高级空中射击和轰炸学校、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等5所军事院校学习。

后来,蒋氏背叛,唐铎留在了苏联。

蒋军本来是想为自己培养人才的,却为我方做了嫁衣,也让苏联多了一名空中健儿。

唐铎留在了苏联,在苏军空六旅服役,成为一名少校。

由于他刻苦努力,还有天赋,飞行技术迅速提高,超过了很多飞行员,备受上级青睐。

1933年10月,苏联空军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斯大林将在不久的“十月革命节”检阅苏军,届时将由苏联飞行员驾机飞过莫斯科红场上空。

很多飞行员翘首以盼,希望能有驾机飞行受阅的机会,可是因为名额有限,多数人只能遗憾错过。

来自中国的唐铎,对此没有抱任何希望,意外地听到首长点到他的名字,他的苏联战友妒忌死了。

“我不行,还是让其他战友飞吧。”唐铎谦虚地说。

“你的技术最好,绝对能行,不但要飞,而且还要负责带队,飞在首位。”上级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11月7日清晨,在万众瞩目下,唐铎精神饱满地驾驶一架P-5型飞机,和另外99架飞机一道轰鸣着飞上了蓝天。

斯大林得知飞在前面的是一个中国人时,激动地说:“我要见见他,看他长得什么模样。”

1933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唐铎作为长机飞行员率百架战机飞越莫斯科红场上空

检阅结束后,斯大林果然接见了他,还和他共进午餐。

1941年6月22日凌晨,唐铎从睡梦中惊醒,战友告诉他:“德国人越过边境,打过来了。”

唐铎和同学们随即起床,一起联名写信寄给斯大林,要求飞到前线打击侵略者。

斯大林却表示:别人可以上战场,唐铎不行,另有任用。

他这样说,其实是对唐铎不信任。

因为在1938年,唐铎忽然被苏联安全机关带走:他被怀疑是日本间谍。

后来,经过我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等人的营救,唐铎被释放,但由此产生的负面依旧存在。

让这样一个人上战场,苏联人是不放心的。

因此,尽管唐铎想上阵杀敌,但一直没有机会,只能在军校空中射击教研室当教官。

但他并没有放弃,每隔一段时间就向上级要求,不厌其烦给斯大林写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唐铎的执着打动了斯大林。

1944年6月的一天,喜讯传来,唐铎被安排到空军七十四团当了实习副团长,获得了上前线的机会。

在苏军时的唐铎将军

唐铎就像猛虎下山,利剑出鞘,开始奋勇杀敌,建立功勋。

他和战友接受的第一个作战任务,是攻击德军的一个野战机场。

他作为中队长,在黎明时分带领4架强击悄悄飞上天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超低空飞行,他们慢慢接近目标。

到了离敌机场约16公里的时候,唐铎和战友一轰油门,突然增速,以闪电般的速度飞临目标上空。

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一颗颗炸弹便投了下来。

霎时爆炸声四起,浓烟滚滚,机场变成一片火海,一架架飞机成为废铁。

没等敌人还击,唐铎迅速把飞机拉起,调转机头,带着战友驾机离开。

这一切干净利落,让敌人目瞪口呆。

唐铎一战成名,得到斯大林的嘉奖。

从此,唐铎一发不可收。

1944年7月,解放明斯克的战斗中,唐铎带领8架飞机飞上蓝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准德军坦克群开始了轮番轰炸。

轰炸机打坦克,听起来过瘾,其实难度很大,因为飞机速度太快,坦克在不停地移动。技术一般的飞行员炸坦克,只能是碰运气。

由于唐铎技术高超,一个人干掉了16辆德军坦克。

唐铎的战绩激励着战友,转瞬之间,60多辆德军坦克被炸趴窝。

这次行动任务完成,应该返航了。

可唐铎没有下令返航,他瞄上了敌人的汽车。

对此,战友表示不解:上级的任务是炸坦克,你去炸汽车,这不是管闲事吗?

唐铎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大声说:“只要是敌人的汽车,打就没错,听我的命令!”

结果,唐铎和战友先是用炸弹干掉了几十辆德军汽车,又用机关枪对行进中的德军开始了“点名”,送他们到上帝那里去报到。

此后,唐铎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战役,以及解放东普鲁士战役。

唐铎越战越勇,执行任务频率越来越高;在解放东普鲁士战役中,他创下了一天空战7次的记录。

尽管这样,他却毫发无损,每次都能全身而退,驾驶的飞机甚至没有受过一次伤。

这在整个苏德战争中,也是不多见的,堪称是奇迹。

唐铎的儿子唐维佳、唐瓦加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在苏联居住那些年,经常看到苏联的叔叔、阿姨对我爸爸伸出大拇指称赞,说‘中国太厉害’。”

唐铎在苏联获得的奖章

因为表现神勇,唐铎受到斯大林的再次接见,也获得了苏联颁发的荣誉奖章。

在苏期间,唐铎一共荣获了4枚勋章和3枚奖章。

尽管如此,唐铎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组织的人。

他梦寐以求回到祖国,为组织工作。

可是,他在苏联待了整整28年,直到1953年才回国,这是为何?

起初,是我方没让他回国;后来,是苏联方面舍不得放人。

抗战爆发后,唐铎向在莫斯科的任弼时提出回国,没有得到同意。

任弼时说,我军还没有空军,你这时候回去,难道去蒋军开飞机?

新中国成立后,唐铎望眼欲穿,翘首以盼,给苏共、苏联空军领导频繁写信,提出要回国。

起初上面还回复说,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安排你回国。

但是,苏方只打雷不下雨,唐铎回国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

到后来,他们干脆没了反应,唐铎寄出的信像泥牛入海。

他明白,自己要求是没用的,只能等组织出面了。

可是一天天过去,还是没有消息。

唐铎非常失望地对妻子说:“难道组织把我忘了吗?”

其实组织从来没有忘记唐铎,一直在积极争取他回国。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8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出访苏联,就郑重地向苏方提出,要让唐铎回国。

1952年,少奇同志赴苏参加苏共会议时,也向苏联提出,让唐铎回国。

每一次,苏方官员都满口答应,可是每一次都只是口头答应,不见行动。

对此,我方难以接受。

1953年,周公到苏联参加斯大林的葬礼。

在这样的场合,是不适合谈其他事情的。

但周公不顾这些,再次向赫鲁晓夫提出了唐铎回国的问题。

对此,赫鲁晓夫实在是无话可说,点头表示同意。

1953年4月,唐铎和妻儿一起回到了阔别28年的祖国。

唐铎十分激动,俯身亲吻祖国的土地,抬头时已经热泪盈眶。

他发誓要将自己的才学贡献给祖国,让新中国的空军更加强大。

在周公的安排下,唐铎担任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主任。

而后奔赴东北,协助陈赓创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53年,唐铎归国前夕在苏联照的全家福

在空军工程系,唐铎奋战了十个春秋。

他主持建成了兼顾教学与科研、能够进行飞机强度和起落架冲击实验的教学大楼,建立了一共27个教研室,成立了飞机发动机、航空军械设计、航空仪表、航空无线电、飞机场建筑,以及航空气象六个专业,为我国空军的建设做出了出色贡献。

为什么没在国内打过仗的唐铎,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听了唐铎将军的经历,没人不服气!

他在苏联的特殊经历,他学到了很多当时在国内无法学到的飞行专业知识,为人民空军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苏联,唐铎还收获了爱情,和小11岁的乌克兰姑娘伊万诺夫娜结为夫妻。

然而,因为妻子没有放弃苏联国籍,而唐铎尊重妻子的选择,被调离了军队,于1964年转业到辽宁大学任副校长。

1966年进入特殊年代,因为在苏联的经历,他整整七年失去自由。

回国后,唐铎一家合影

后来虽然重获自由,但唐铎因为“历史问题”,直到1978年才被平反。

他把荣辱置之度外,钻研业务,工作敬业,1983年在辽宁政协副主席岗位上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80岁。

【2018年5月9日,唐铎之子唐瓦加(左)与刘亚楼之女刘煜鸿(右)举着当年父亲身着苏联军装的像,参加了北京俄罗斯“不朽军团”活动】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赫鲁晓夫   斯大林   普鲁士   莫斯科   苏联   少将   法国   德军   飞行员   葬礼   坦克   空军   战友   中国   飞机   同志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