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前台:“您是来睡觉还是来跳楼的?”大萧条或将在美国重演?

【迈道原创】 今日奇葩

作者 :二两牛一爷

美国总统拜登28号晚对媒体表示,两党已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最终协议。地球人都知道,这个看似的“好消息”只不过是为滴答作响的债务“定时炸弹”按下暂停键。

据美国媒体报道,数百位富翁开始悄然撤离美国,他们显然已经预感到了债务危机或将引发的金融风暴即将来临——有学者称:

最坏的情况将是非常灾难性的,如果美国债务违约,那么主要的挑战是美国政府的可信度将被破坏,美元的价值必然会下降。极端情况下,市场流动性将趋向枯竭……

“非常灾难性”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近百年前的1929年,美国经历了一场大危机,接着是“十年大萧条”。

那次引发危机的是“泡沫”。而这一次将是实实在在的、已经不可能偿还的巨额美债。

01

你绝想象不到,110年前,

每8个美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1928年,刚上任的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自信满满地宣布:“征服贫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把贫穷从这个国家驱逐的日子就在前头”。

胡佛的话还真不是信口雌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原为世界霸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被打得千疮百孔,元气大伤。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到纽约,美元取代英镑霸权,美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进入历史上十年的黄金高速发展期。

谁料想,胡佛话音未落,等在美国“前头”的竟是“十年大萧条”的灭顶之灾!

“上帝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巅峰状态的美国曾经有多癫狂?

莱昂纳多曾经主演过一部电影《伟大的盖茨比》。故事的背景就是美国黄金时期巅峰状态的1922年。一个草根出身的男人,暴富之后,唯一的快感就是大把地“烧钱”——华服、珠宝,跑车、别墅,晚宴、派对……疯狂享乐、纸醉金迷。这并不是电影的艺术上的夸张,而是当时美国的现实镜像。

当时的现实是:1898年,美国平均每18000人只有一辆汽车。仅仅15年后,1913年,每8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到了1927年,仅是亨利·福特推出的一款T型车就卖出了2600万辆!而当年美国人口才不过1.17亿。

1920年代,美国整个国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狂热消费。现代社会中的所谓“消费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想观念以及诸多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都生长自那个时代。

注意,有个我们很熟悉的流行时尚:有房有车,是当时选择异性的重要标准。

随着房市和股市的上涨,炒房和炒股成了人们生活的重心。房子变成了金融投机产品。从JP摩根这样的商业巨头到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甚至连司机和厨师,无一例外地都冲向了股市。

借钱投资,分期付款助长了沸腾般的市场繁荣。各种金融机构抢着借钱给你,不管你有没有偿还能力。家电、衣服、圣诞节情人节礼物,一切商品皆可“分期”。

不幸的是,生产繁荣的那个年代也催生了一种叫做“泡沫”的经济危机。而且,没人想到,它的崩破给人带来的打击是全社会的,毁灭性的!


02

短短的两个星期,相当于美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开支的财富灰飞烟灭。

1929年,“由于美国国内过度金融化,国际贸易的长时间顺差,黄金大量沉淀在美国,流动性接近枯竭,危机开始爆发。”

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股市的突然崩盘,股价下跌了11%。华尔街大银行家开始救市,买盘涌进,大盘拉升。收盘跌幅仅为2%。接下来3天,股票还上涨了1%。

10月28日,“黑色星期一”,股票再次暴跌13%;然后是“黑色星期二”,再次暴跌12%!

再然后,之后短短的两个星期,计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曾经“咆哮着”飞速发展的国家戛然而止。十年大萧条由此开始。

最惨的房贷的背负者。

据不完全统计,大萧条发生后,银行收到约41000笔“紧急贷款申请”,但只有3个被批准;仅仅三年,已经有27万人失去了自己的房子;所有房屋抵押贷款中有50%违约!即使是按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价格计算,大萧条期间房价也暴跌了51%。

1933年,每天有1000笔贷款被取消。意味着什么?

有个黑色笑话。那时酒店前台会询问每一位登记者:“是来睡觉,还是来跳楼的?”


03

我懂三门手艺,会三门语言,

失业三个月,只想找一份工作。

大危机导致大萧条,最直接的后果是大失业。

这是极其令人心痛的一幕:“我懂三门手艺,会三门语言,失业三个月,只想找一份工作。”

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那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破产企业超过 10 万多家,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这个数字超过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此外,还有1100万农民在萧条的美国农村苦苦挣扎。

1928年,美国的失业率仅为3.2%;

1930年,失业率增长了200%,达到8.7%;

1933年,失业率达到25%,这一年,有超过1500万人失业。

关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传说的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有人雇他当救火员……

即便是有工作,工人的工资低到无法想象。

“在俄勒冈州,伐木工的工资每小时只有一毛钱;在康涅狄格州,服装厂的工人每周工资只有六毛钱;在芝加哥,一半以上的老师领的是政府白条,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曼哈顿的出租车司机眼睁睁看着收入从每天7美元跌落到了不到3美元。”

根据上次大萧条的数据,美国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了56%。


04

“老师,我家是轮流吃饭的,

今天该我妹妹吃了。”

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购买力赶不上生产力,就是“供大于求”:你卖一卡车的燕麦,也换不来一双皮鞋;一只羊只能卖出1块钱,但送到市场的运费就要1元1角钱。所以,资本家和农场主,宁愿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用小麦和玉米做燃料,赊账买子弹把牲畜都杀死,也不愿将商品卖出。

在大萧条下,一切资产都在快速贬值,而你的债务不会减少半分。于是破产、倒闭,一无所有、流离失所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恶性循环。

当年的报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惨痛景象——

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著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

街头上的苹果小贩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在还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曾经时髦的电烤箱、搅蛋器、咖啡壶销量像自由落体一样下坠。只有电冰箱依然屹立不倒,因为这样才能在减价时囤积低价食物。许多人搬到更小的房子,或者与父母合住。

“下馆子”被大多数家庭从日常活动中删除,自带盒饭取代了外卖柜台。为了解决生计,有些家庭干脆在自家的花园种植蔬菜甚至草药,努力实现自给自足。

排长队领取食物救济也是生活必需。在大萧条之初,一些美国人囿于原来的身份,并不愿意领取政府救济,但很快生存的压力就迫使他们改变了态度。

男人刮胡子的刀片要用到磨烂为止,抽烟只抽一毛钱一包的,要不就自己动手卷纸烟;主妇开始用面粉袋给家人做衣服,孩子们学会了捡汽水瓶送到铺子里退钱,一个赚2分。有的家庭把收到的圣诞卡片保存起来,准备明年改寄给别的朋友。

年轻人谈不起恋爱结不起婚。

男孩:“我有的是时间,可没有钞票。”

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辍学。因为三餐不定,孩子们大都营养不良。有老师上课时,看到一个小女孩饿得不行了,就劝她先回家吃点东西。结果这个女孩说:“不行,我家是轮流吃饭的,今天该我妹妹吃了。”

在美国各城巿,领救济食品的队伍长达几个街区。遍及全美国的大饥荒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据称,最保守估计,至少有7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美国的7%。

人们无法维持体面的时候,一些人会选择离群独居。失业者拒绝了来自有工作的朋友们的邀请,因为没钱拿出三明治和咖啡,回请朋友们玩一个晚上的牌。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

一本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书中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05

罗斯福在直播:“我的朋友……”

在大萧条的年代里,无家可归或无所事事的民众发现,公共图书馆简直就是穷人的俱乐部,一个可以随便翻阅、打盹瞌睡的温暖而安静的地方。

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不仅是图书馆,《读者文摘》也是那个年代“穷途末路”者廉价的精神家园。

那是一份口袋大小的月刊,刚开始的时候有25万订户。到大萧条结束的时候,其发行量接近800万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杂志——“从探求一线生机的鸡汤文章,到瘸子和盲人所讲述的快乐生活的故事;从混合了聪明小狗和花鼠的奇闻趣事到一本正经的下流笑话……”《读者文摘》满足了那个时期绝望中的人们对希望的渴求与现实快乐的麻醉需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收音机。

处在黑暗中的公众对新闻报道和新闻分析极度渴望。通过收音机传送的消息量几乎翻了一倍。

据称,那时最好的广播宣传员就是第32位美国总统罗斯福。

罗斯福有句著名的口头语:“我的朋友……”那是一句让人心里暖洋洋的平民化招呼语。在这句极具亲和力的开场白之后,是他带给美国人越来越多信心和希望的好消息。


06

出路:让劳动人民有活干,

有钱赚,能活下去?

错。大萧条让世界大动荡。

战争让世界大洗牌。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救济、复兴和改革的全面实施很快收到成效。

罗斯福的信念是,让劳动人民有活干,有钱赚,能活下去。

为了刺激经济,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数千个公共泳池或者网球场得以新建,70%的公共中小学校得以翻新或者重建,无数公共图书馆、社区医院、公共厕所、城市排污系统、公园、野营基地得以建立。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避免美国社会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

但这绝非美国走出泥潭的根本原因。

美国得以走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大萧条让世界大动荡。战争让世界大洗牌。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成为世界军火供应商,制造业得以全面复兴,大发其财。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终于,二战爆发。美国得救。

二战之后,欧洲打成一片焦土,巨量的财富、顶尖的科技和人才、订单和人口再一次涌入美国,让美国重回繁荣。全球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美国的商品可以畅通无阻的触达全世界。再往后,美元经济替代了商品经济,美国选择只控制最重要的核心制造,通过美元潮汐收割全世界……

百年后的今天,回望1929年开始的美国大萧条,有些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如果说上一次是希特勒的二战拯救了美国,

下一次呢?



END



迈道传媒荣誉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即刻删除





值班编辑:财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萧条   罗斯福   曼哈顿   德国   美国   世界大战   债务   前台   危机   美元   酒店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