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抗日名将孙立人,为何受老蒋猜忌,被软禁33年之久

蒋介石在用人之道上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标准,对于亲信的身边人,哪怕是无能之辈,也将其提拔至重要岗位,比如曾因消极抗战、盘剥民众而被驻地河南老百姓称为“四害”之一的汤恩伯(另三害是水灾、旱灾、蝗灾),后来竟然坐上了宁沪杭警备总司令的要职。

有说“文写叶公超,武写孙立人”,作为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孙立人将军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与巴顿、艾森豪威尔是同窗,他所统率的新一军,是抗日战场上令敌寇忌惮的王牌军队,被称为“天下第一军”。

虽然半生戎马,但孙立人却并不像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出身名门,父亲孙熙泽曾任晚清登州知府,民国时作为政客和教育家,也是在一方之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因为家世的影响,孙立人7岁入学,拜名士宋执中为师。9岁便接触新式教育,学习德文。如此之高的起点,也使得少年孙立人的眼界和学识,要远远超出于当时大部分的同龄之人。

1913年,孙立人以安庆状元郎的身份,被清华录取。此时的孙立人虽然学业有成,却并不满足于死读书的现状,总想搞些新花样。

在校期间他是篮球队长,21岁的时候,他被选中参加了国家篮球队,在1921年上海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上,孙立人在国家男篮队伍中担任主力后卫,作为东道主迎战亚洲各国,在这场比赛中,他跟着队伍一起击败了菲律宾、日本等队,成功地为中国拿下了第一个国际性赛事的男篮冠军。


1924年,孙立人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接着他就考取公费留学,前往美国的高等学府普渡大学三年级加修土木工程学,次年取得学士学位顺利毕业,之后他便抱着积累经验的打算任职于美国桥梁公司,等到国内平静下来之后回国效力。

抗战爆发后,孙立人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屡立战功。1942年,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先后出任38师师长和新1军军长的孙立人更是大显神威,多次痛歼日军,不仅成为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军级单位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更被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军界称为“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

1943年10月,新一军再次向缅甸的日军发起进攻,孙立人指挥38师将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打得落荒而逃。后来孙立人又升任军长,将中缅印边界的日军全部赶走,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赫赫威名。

在远征作战中,孙立人率领部队击毙日军超过三万人,被誉为“东方隆美尔”,还获得了“丛林之狐”的称呼,国民党为了表彰孙立人的卓越功勋,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


1947年10月,国民党陆军训练司令部迁驻台湾高雄凤山镇,孙立人也由此开启了他的又一段人生旅程。三年国共内战,蒋介石终以兵败,逃离大陆。在台湾接待蒋介石的正是孙立人。

根据美国解密档案,1949年初,美国国家安全会议经多次讨论,确定了“弃蒋保台”的对华政策,而孙立人,无疑是美方重点考虑的人物。


1949年2月,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曾派专机将孙立人接到日本,麦克阿瑟开门见山的提出想扶持孙立人上位。孙立人略作思考后,对麦克阿瑟说到:“我忠于蒋介石,不能临难背弃,我必须要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挑起保护台湾的重担。”

老蒋对美国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其从初出茅庐直到败退台湾,背后的都是美国人一手扶持。但另一方面,老蒋在充分受到老美庇护的同时,却不允许其部下染指分享美国这个“幕后大老板”,可谓是想当“双标”。

在蒋介石看来,被美国人看好的孙立人已然已经成为“蒋太子”顺利接班的障碍,就算他和美国的关系再好,为了蒋家王朝以后的延续,也不得不除掉孙立人了。

1955年6月6日,蒋介石在台湾高雄的凤山军事基地参加阅兵。早在阅兵前夕,蒋介石就已经获悉有人要在阅兵期间谋反。这个人就是,孙立人的老部下郭廷亮,从缅甸战役两人就并肩作战关系极好。得到消息蒋介石不但没有觉得后怕反而窃喜。因为,他终于找到收拾孙立人的机会了。


被软禁的抗日英雄

孙立人作为一名将领,其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是对于政治,这位铁血汉子却一窍不通,由于在入缅作战中大放异彩,孙立人得到了巴顿将军和艾森豪威尔将军的高度赞赏,这让国民党内的高官十分嫉妒,黄埔系出身的国民党将领更是将孙立人排斥为异类。

当时的国军系统中黄埔系、保定系派系林立,本该保家卫国的将士却为了争权夺利斗得死去活来,孙立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性格耿直,有什么就说什么,政治上的那些弯弯绕绕孙立人一向不屑去做,而这样的性格使得他在国民党中遭到的冷眼越来越多。

老蒋败退台湾后,一向有日本情结的他去岛国聘请了一帮子原日军军官来当顾问训练军队,孙立人对此相当鄙夷,直言不讳的骂道“老蒋搞白团(日本顾问团的代号),太伤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自尊,就是要反攻,也不能认敌为友,用这些罪犯来训练我们的军官吧”。

1955年6月,在屏东阅兵的蒋介石得到消息,说孙立人要效仿当年的张学良,发动一场“兵谏”。对于惊弓之鸟的蒋介石来说,他无须去验证孙立人的忠诚,因为只有赶尽杀绝才是最保险的办法。

孙立人的部属亲信受到牵连者达到336人,一份写好的“认罪书”送到了孙立人手中,送信的人告诉孙立人“签吧,你还能保住你的这些部下。不签,你们都没有活路的。”

孙立人没有选择,他被逐出了官邸,在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居所开始了一段长达33年的幽禁生活。这个时候的孙立人,就是第二个张学良。两人唯一的区别,是一个为了民族大义而选择了反对蒋氏,而另一个,只是单纯的被“冤枉”。

被软禁时,孙立人无人相助,几乎没有收入,凄惨到需要种花、卖花为生,曾经的抗日英雄,沦落到如此地步,让人嗟叹。直到1988,他才获得了自由。这一软禁,便是33年。虽然孙立人将军在解放战争中有了一些污点,但功是功、过是过,他把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民族反侵略事业。

依旧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抗日英雄,也是一个应该被我们铭记的爱国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艾森豪威尔   麦克阿瑟   巴顿   缅甸   台湾   日本   美国   日军   将领   名将   蒋介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