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国收到“邀请函”,唯独没有中国,中方早已亮明态度

文章3100字左右,阅读时长大约10多分钟,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最近在国际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离谱的事情,5月13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会议上,65国代表收到“邀请函”,唯独不邀请中国。欧盟的这种做法发人深省,欧盟主办方对中国持什么态度?难道欧盟也要受美国的影响开始“远离”中国了吗?到底是何原因使得中国在此次会议中没被邀请?

中国被欧盟漠视

前不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邀请了65个国家,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繁荣问题,让人意外的是,中国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这份星光熠熠的名单上。

作为主办方的欧盟,对中国却是这种态度。

他们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欧盟标榜中立,但实际中却作出这样截然不同的选择,这种做事风格是否符合他们要求和中国合作的主张?这种行为无疑是讽刺和荒谬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持续发展经济安全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影响力和建设性,中国参会对其会议至关重要。

欧盟却选择不邀请中国,这样的讨论全球性的问题还有意义吗?

而中国还是印太地区的主角,现在将中国关在门外,讨论地区经济、地缘问题,究竟为何意?

其中自然上不了美国的手笔,欧盟本身就是美国的盟友,明显是站在了美国那边,这也暴露了欧盟所谓的合作和公正很是空洞。

欧盟身为当今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面对中美博弈立场的选择无疑是一项棘手的问题,无论站在哪一边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损失,因此对于欧盟来说,理应坚守独立立场,远离美国的威胁。

然而,事实可能还有更多的目的,欧盟或许自身并不情愿和中国加强合作,而是和美国一样,逐步摆脱针对中国商品的依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

随着中国逐步崛起必将动摇以美国为首的霸权秩序,而欧盟在很多事务上要依赖于美国,一旦美国的霸权受到冲击后,欧盟的“保护”可能就落不到实处,还有可能面临损失。

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欧盟站在美国一边,明显是对中国的漠视。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去年中欧贸易额到达8473亿美元,平均每分钟就有160万美元贸易往来。

如此高效的贸易往来,欧盟难道可以忽视?

欧盟已被美国渗透

俄乌战争正在把欧洲带向充满不确定的未来,当大家发现既有规则已经开始不管用的时候,心思便纷纷开始活络起来。

欧盟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特别讲规矩的,如果坏了规矩就如同二战前的格局,那种格局对于欧盟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统一的市场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俄乌战争直接威胁到欧洲几十年来建立的合作框架。

欧洲本来在矛盾爆发前,可以做点缓和矛盾的措施。

但是,欧洲的大佬们并没有做什么,而是看着美国不断拱火,将这场砸烂欧洲的战火一把烧起,甚至到现在还在不停地往里添柴。

就当前来看,还是欧洲在骨子里对俄罗斯恐惧,虽然俄罗斯这几年看着比较萧条,但西方国家仍然不敢对其放松警惕,毕竟它手里那几千枚核弹是实实在在存在。

因此,北约东扩也是在持续遏制俄罗斯。

而对抱美国大腿上瘾,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北约是一个军事互助组织,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要一起去帮他。

这个组织里,每个成员国地位理论上都是平等的,组成了这个军事组织整体实力也不差,但美国是一家独大,组织里任何一个国家单列出来,在美国面前实力就差了很远。

时间久了,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只要有美国在,北约这支军队里有没有自己区别都不大。因此就躺平了。

北约各国互助,发展到现在竟然成了美国保护的军事组织,这又是为何在川普时,整天向欧洲索要保护费的原因。

欧洲长期这样操作就将自己的国家安全交到了美国手里,因此想独立自主就很困难,这又是为何在很多国际场合,他们唯美国马首是瞻。

欧洲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也不至于没有反抗的筹码,对美国如此顺从,喜笑颜开的接受美国的安排。

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里面还主要是欧洲国家,且高层还比较亲美,而且往往还占据着重要位置,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欧洲被渗透的严重性。

就拿俄罗斯和德国的天然气工程北溪2号在2021年9月份就已经铺设完工,只要德国人同意,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就可以实现“天然气自由”,极大地缓解他们长期以来能源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促进欧洲工业的发展。

然而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硬是被德国议会给卡住了。而最具代表的就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他们在外交主张“联美制中俄”。他们有大量的美国留学和经商经历的成员组成,基本上那个可以看做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30多岁的时候还是一名医学领域学者,但是跟随老公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后,回到德国就开启了自己的政务生涯。

美国对欧洲的渗透之彻底确实让人费解,但是回顾历史会发现,欧洲当时的局面也无法避免。

其实很简单,一战把欧洲打烂了,欧洲国家战后都背负巨债,而美国刚刚发完战争财就很自然成了欧洲的最大的债权国,这意味着美国可以拿捏他们。

欧洲想要减轻债务负担,就要喜迎美国投资,听从美国安排,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欧洲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自身事务了。

二战更是加剧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而美国对欧洲的渗透也更为彻底,因此在欧洲很多事务上就要遵循美国意愿行事。

平心而论,欧洲最后被美国渗透,怪不得别人,两次大战都是欧洲自己搞出来的。

虽然欧洲聚集了大量富裕的国家,但是在美国面前那只是一个零头,有的连零头都不到,因此,美国可以轻易地对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手拿把攥。

美国之所以能够凌驾于欧洲所有国家之上,并不是因为美国真的比他们加起来还强,而是因为他们不够团结。

没有中国的会议还有意义吗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而发展的前提是各国之间加强必要的沟通,携手进步,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一直积极承担着大国责任。

在国际活动上也积极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然而,这次欧盟印太部长论坛会议,却没有中国的身影。

一个将印太挂在名头上的会议,却没有印太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中国,这明显就很滑稽。

想找一个借口说忘了,也实在没有人会信,不要说印太地区,就是放眼全球,中国在的影响力也是首屈一指的,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给忘了,显然是说不通的。

这明摆着不想邀请中国参加,65个国家都邀请了,唯独没邀请中国,这显然是对中国的漠视。

既然如此,中方态度也十分强硬,我们会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让世界看到越来越强大的中国,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力量。

针对中欧关系,中国早前则表示:作为多极化世界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具有全球影响和世界意义,中欧应当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加强战略沟通和协调,增进互信,聚焦合作,克服干扰,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有句老话说,不要强迫自己进入不适合自己的境地。由于中国没有收到欧盟国家的邀请,中国当务之急是着力打造自己的实力,培养自己的特色。

中国不参加这个会,对中国影响大吗?

显然不会很大,毕竟中国的综合国力在那,发展前途难以估量。

而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可能是出于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利益威胁的担忧。

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将颠覆以美国为首的霸权秩序,这对欧洲作为既得利益者来说必然带来重大损失。

为此,欧盟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美国一边,遏制中国。这对中国推翻美国霸权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也对欧盟的合作和参与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无论美国如何压制,欧盟如何偏袒,我们坚信中国终将战胜霸权,中华民族的崛起势不可挡!世界正在经历剧变,霸权主义的秩序已经动摇。

中国的崛起是基于自身努力和创新的结果。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倡导和平、公正、包容、合作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多极世界和经济全球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欧盟的明显偏见,中国必须保持警惕,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全世界注定要看到中国的强大,我们将坚定地走向未来,为自由、正义和平等而战。

在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世界。我们要坚守阵地、维护利益、展现实力,积极谋求合作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感觉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斯德哥尔摩   北约   中国   中欧   俄罗斯   成员国   欧洲   德国   霸权   邀请函   美国   中方   欧盟   秩序   态度   组织   会议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