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呼吁七国对中国施压,英首相扬言:中国是当今时代最大挑战

在G7峰会上马克龙对其他国家进行呼吁,称G7集团要共同应对中国这个最大的挑战,然而在此之前,他才刚刚结束愉快的访华之旅,还带着价值千亿的订单回国,为什么短短一个月后他就翻脸了呢?

马克龙访华态度前后不一

早在2023年初,就有媒体透露消息,法国领导人马克龙要对中国进行访问,而马克龙本人也在不少场合都说过,如果不是规章制度限制,他真的想去中国访问一次。

这些相互印证的消息让不少人都猜测,作为欧盟一份子的法国此时如此行事,是不是在准备一条后路。在众多的猜测之中,马克龙在4月5日正式开始了访问。

马克龙下机后受到了中国的热情迎接,双方热情地交换了意见,并且互赠了一些“小礼物”,比如一些飞机与船只订单。

面对马克龙的来访,中国送出了一张价值1300亿人民币的客机订单,这笔160架飞机的订单不仅仅是单纯的交易,还让被美国波音超越的法国空客找回了信心。

而马克龙也购入了16艘中国大型运输船,总价值约在210亿人民币,算是对中国的一份回礼,除此之外中法还在各方面签订了20多项贸易合作条款。

在访问期间双方你来我往互惠互利,以至于马克龙在回国的专机上,还专门在社交媒体上用中、英,法三语高呼“中法友谊万岁”,然而这样友好的氛围在G7举办时戛然而止

因为在会议上,马克龙呼吁中国涉足俄乌冲突,并对俄罗斯进行施压,同时他还号召其他国家共同抵御中国这个“最大的挑战”,这样的发言自然是遭到了中国的驳斥。但也有人疑惑,他的态度转变为什么如此之快?

马克龙态度变化原因

虽然马克龙的发言让不少人十分气愤,但并没有出乎网友的意料,因为这是目前的局势所决定的。

马克龙虽然是法国的领导人,但法国内部的声音远不止一道,而且作为成员国之一,法国也无法代表整个欧盟的态度。

4月16日法国国会代表团窜台的消息爆出,这样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事件,让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因为这个时候距离马克龙访华结束还没一周

对于这样的尴尬局面,马克龙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他根本没有权力管束这些议员。因此这些人不需要听从马克龙的命令,甚至可以去做他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而且马克龙一个人的意志,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官员的认可。在马克龙访问中国时,有不少人都责骂他是一个叛徒,称他背叛了欧洲以及整个西方国家的利益,甚至有不少法国官员表示,马克龙是出了风头,但是烂摊子都要我们来处理。

此外马克龙在访华期间成交的那些订单,大部分也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2088年7月开始,中国的航空公司就已经向空客订购了价值2400亿的200架飞机,之所以不选择波音,是因为此前波音因为干涉台海事务,而遭受了中国的制裁反击。

而法国向中国购入的大型运输船也同样如此,在此前的合作中,法国企业就已经买走了70多艘。而且因为法国企业的要求十分挑剔,全球范围内可供选择的厂家并不算多,而中国又恰好是其中最实惠的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双方都默契地选择了顺水推舟相互送个人情,因此法国实际上也并没有太过看重中国。

因此马克龙在来自社会各界与国外的压力之下,会发出声音号召向中国施压也并不出人意料,毕竟在G7峰会上,作为领导人的他要代表的角色,正是他身后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远不止法国一个。

英国发言强势针对

相比于法国马克龙对中国释放过的善意,英国就毫无疑问一直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此前那位在任40天即卸任的特拉斯,就曾窜访过台湾地区进行作秀,而在她离场后,接任的苏纳克也同样是类似作派。

G7峰会期间,有媒体报道苏纳克想要在2025年时,将英国的军力部署到亚洲地区,并且还和日本商议进行联合演习,但这样只是表象,因为英国的目标还是中国。

而会议结束后的采访环节,苏纳克毫不掩饰地表示,中国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他们必须团结一致,防止中国对他们进行“经济胁迫”,对于此类言论,中国坚决进行反驳并进行谴责。

事实上英国要认真应对的危机,并非什么虚无缥缈的“经济胁迫”,而是英国国内逐渐凋敝的经济现状,毕竟英国的工人已经开始了罢工浪潮。

除此之外,英国本土四片区域中的一半都在呼吁独立,越是在这种需要帮助的时候,英国越应该和其他国家打好关系进行贸易,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因为美国的几句话,就无意义地为自己创造对手。

在G7峰会举办之前,美国就曾专门派出过一支队伍,前往英国伦敦进行了访问,在三天时间里他们找到了英国的政客、官员和企业,试图找到一个能够遏制中国继续发展的办法。

但这实际上全是出自美国的需要,因为中国继续崛起对于英国来说,带来的正面影响远远要超过美国口中所谓的“威胁”,反而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加速霸权衰落但这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结语

中国始终坚守着和平发展的原则,用互利共赢的办法化解矛盾,并且尽量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并非像“东方威胁论”中渲染的那样充满恶意。

希望各国能够在处理对外事务与表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不是被一些国家用三言两语蛊惑,成为他们的马前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中国   波音   运输船   法国   英国   美国   其他国家   领导人   此前   官员   订单   态度   飞机   消息   价值   当今时代   马克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