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思考怎么办?让他们去吃该吃的“苦”,才知道自己有棒

#家长百问百答#

文/兰妈谈育儿

“小布小布,这道题怎么做”

“小布小步,这个字怎么读”

“小布小布,xx字怎么写”

自从拥有了小布之后,我发现女儿房间经常传来这样的声音

没有发现这件事情前,我还沾沾自喜地认为女儿开窍了

毕竟,之前的水平可是10道题里能做错6道题

得知女儿在学习上耍心眼、懒于思考后,也第一时间开启了软件管控里的“不显示答案”功能

从此,她又回到了真实学习水平:对一半、错一半

每次一写作业时也会经常跑来问“妈妈,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算”

不懂就问的精神自然是值得提倡,可几番沟通了解下来,我发现,很多所谓的难题不是不会做,而是懒于思考

举个例子

王师傅做了80个包子,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请问还剩下多少个包子没卖?

女儿一看到这样的思维题,脑子里立马就会出现“不会做”三个字,接下来要么是空着不做,要么是寻求大人的帮助

而每次看到这样的基础思维题时,我都知道女儿并不是不会做,而是懒于思考里的没有读懂题,等到稍加提点之后就会露出“哦,原来是这样,我会了,我会了”

看到一副马大哈形象的女儿,我也意识到一件事:不能让孩子形成习惯性依赖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有一个上四年级的儿子,大家都叫他熙熙

熙熙平时表现得比较文弱安静,在学习方面还是属于依赖型的懒惰性格

如果没有大人在旁边辅导帮助,那一张卷子几乎就没有几道题是对的

眼看着熙熙的学习状态一次不如一次,朋友也知道着急了

她开始对熙熙采取限时疗法,数学作业多长时间完成,语文、和英语作业也规定对应的时间

如果这些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就直接采取闭环模式

即:不准再写了,第二天自己拿着完不成的作业去交差

这样的限时疗法让熙熙慌了,也知道在限时效应下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起初,朋友还沾沾自喜地觉得自己的限时疗法起了效果

殊不知,“赶作业”的结果就是要多马虎就有多敷衍,因为字迹潦草、答案乱写,母子俩不知道争吵了多少次

慢慢地,熙熙也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没信心,每写一次作业就会问:

“这道题怎么看不懂”

“我这个答案是对的吗”

“这个字怎么看着不像这样写的”

“我还剩多久时间可以完成作业”

在这种缺乏自信的状态下,熙熙表现得坐不住、思维跑题,焦躁起来时还一会跑次厕所、一会发次呆

意识到限时疗法也起不到什么明显效果后,朋友才慢慢意识到:被动下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主动

仔细观察确实如此

正如女儿的懒于思考,和熙熙身上的限时疗法,在这些问题上,好像从未有一件事情是孩子单独去完成的,一直也都是家长主动“在说”、孩子被动“在做”

试想一下,一个被牵着走的孩子又怎会懂得什么是主动呢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总是拖延磨蹭、不愿意思考、依赖成性,记得让他们先吃吃自己该吃的“苦”,只有真正努力、主动过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比如,这4种“苦”就是能改变孩子成长的一段人生历练:

第一种:

从生活上开始适应自我独立

周末和闺蜜逛街闲聊时,她向我诉苦说:

“上三年级的儿子,在学习上一点也不爱思考,一遇到问题不是哭爹就是喊娘”

看得出,这件事对闺蜜来说迫在眉睫

毕竟,如今学习的竞争压力那么大,如果孩子自己再不上进努力,那现在落下的东西将来想要短时间“补起来”,又谈何容易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闺蜜便向儿子的班主任请教帮助,希望通过家校共育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率

当了解闺蜜是一个过于“勤劳”的家长时,老师就直接了当地说:你把孩子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那孩子还有什么主动的理由呢”

老师一言,实属精辟

过于勤劳的家长会代劳孩子本该做的事情,也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不用思考就能解决问题”的懒惰习惯

正如闺蜜的过于“勤劳”

一日三餐递到手上,如果儿子太慢、磨蹭了,还忍不住喂饭

早上穿衣服太慢,担心迟到也会直接上手帮忙

学习方面如果一道题讲了2、3遍还是不会,闺蜜也是无奈地直接说出答案

看得出,过于勤劳的家长会代劳孩子的一切

而本该属于孩子的事情已经被家长做了,那缺乏思考的孩子自然就没有独立的理由了

所以,当孩子懒于思考、或者过于依赖家长时,一定要记住:“让孩子从生活上开始独立”

比如,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独自完成,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可以求助,但思考、实践、和体验结果的过程不能忽略

第二种:

从发现问题开始思考问题

7岁女孩玲玲,成绩在班里是属于不上不下的一般般水平

开家长会时,老师就告诉玲玲妈妈:“娃子是个好娃子,上课也有在认真听讲,就是太马虎大意了,很多不应该错的题都能丢分,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意识到问题所在后,妈妈也开始注重玲玲身上的成长陋习

她开始特意在每天晚上检查一遍作业题

一来是为了配合老师指出的马虎大意问题,二来也是为了帮助孩子起到错题纠正效果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妈妈发现玲玲哪里是马虎大意,那根本就是依赖性的懒于思考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

每天作业有人检查、有人提醒改错后,对于玲玲来说这就是个庇佑伞,每天就可以开启躺平模式了

写作业不急,回家先找点其它的事情:上个厕所、喝口水、吃点零食、再摆弄几下玩具…

写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笔下生花”,一个字不是缺笔画、就是多笔画

有一次,妈妈暴跳如雷地指着玲玲大骂:“哪有你这样敷衍了事的,难道就不怕第二天到学校被老师批评吗”

玲玲不紧不慢地回答说“你待会不是会帮我检查作业嘛,怕什么,等会改一下就行了”

看到玲玲那悠哉悠哉的表情,老母亲瞬间意识到:“帮孩子检查作业,不如让孩子从发现问题上开始思考问题”

纵观那些马虎大意的孩子,确实也如此,在懒于思考背后永远有一个积极家长在事事操心

如果孩子不能做到独立思考自然会懒于思考,遇到问题时也总想着等待别人说话,那种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目光短浅,可是很容易在学习这个舞台上失去很多机会

所以,帮孩子脑子“灵活”起来,就要让孩子从发现问题里多思考问题

比如,写完作业之后可以采取“盲抽”方式让孩子再思考一遍,可以起到检查纠正效果,也可以无形中帮孩子养成自主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

第三种:

多给孩子尝试学习的机会

我们希望孩子独立思考,其实独立思考也需要建立在健康人格

在这方面,我特别欣赏一位育儿有方的90后宝妈,大家都叫她欢欢

她说,儿子石头最讨厌学数学,每次考试时都是班里垫底的差等生

老师也经常反映说“这孩子淘气的很,上课根本不认真听讲”

为了帮石头把数学这门功课“补”上去,欢妈可是费尽心思

给石头没少补习、也花了很多补习费用,可石头就是不愿意学

用老师的话来说:“一个不在心思的孩子,请个专家来教也没用”

可偶然一次了解,欢妈发现石头在计算方面有着不错的天赋

于是,她带着石头去买东西时还故意编了一个谎言

欢妈开始自带表演天赋,她红着眼眶说:“我拿了100元钱去菜市场买钱,可还没买几样东西就把钱花光了,我都不知道是被哪家老板骗了”

一向淘气的石头这次没有事不关己,他开始安慰欢妈说“没事,别着急,我们把这些菜拿去先称称重量,然后再用每样菜的单价就能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最后,在石头的一番计算下,果然发现有好几样菜缺斤少两

经历这件事情后,欢妈就像是一个无知的小宝宝,每次遇到问题都会着急向石头求助,而一向不愿意思考的石头也变得积极热情

尤其是每解决一次问题就会高兴好久,随着动脑动手的次数多了,石头喜欢学习、擅于动脑的参与乐趣就慢慢建立了

可见,孩子不愿意动脑思考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学习,可能就是没有找到学习方法、体会到动脑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像这位90后妈妈一样,尽可能地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尝试学习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记得做一个示弱、求助型家长,经常给孩子抛出一些问题求助

当孩子接收到“爸爸妈妈需要我”的求助信号后,你会发现,过去那些日子只不过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力

第四种:

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教育孩子并不是赢在当下,而是看他们有多大的发展潜力,甚至可以大到去掌握自己的未来人生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孩子不是不会做,也不是不想学,就是太懒了”

正如,拿到一张卷子时看到密密麻麻的大、小题目,心理往往会产生“题太多而不愿意思考”

一方面,题太多从表像上呈现一种复杂感觉,很容易让孩子形成知难而退的畏难心理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或许一开始就不相信自己,他们觉得每次都考不了高分,这次也一样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除了要帮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碍之外,还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比如

帮孩子提升免疫力,告诉他们:“试卷或许有些难度,可越是有难度的题目,说明你的能力越强”

通过自信心鼓励的方法让孩子正面当前问题,这种来自心灵的精神鼓励有助于突破心理障碍

又或者

帮孩子提升应对技巧,面对比较有难度的一些题目时,引导孩子把难度拆分

告诉他们:“这么多的题,真是辛苦你了,如果你能捡会做的题先做,那就更好了,或许有些大题的答案可能就藏在小题里”

让孩子先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题目,在依次递进的做题积极劲儿里,你会发现困扰孩子的,从来都不是问题、而是害怕不会做题的畏惧心

当孩子可以坦然地面对一直害怕的难题时,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那么,关于孩子不愿意思考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孩子   作业   玲玲   石头   家长   事情   女儿   妈妈   老师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