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留下3个猛将,可保蜀汉不灭,但被诸葛亮搞死了2个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蜀汉后期,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也将蜀汉的全部希望都交托给诸葛亮。而他同时也给蜀汉留下了许多人才,他们都将匡扶汉室看做是自己的责任。

这其中有文臣,便会有武将,而刘备更是给诸葛亮留下了三个猛将,这三人便是赫赫有名的赵云、李严、魏延。

(刘备)

他们跟随刘备多年,李严更是在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一同面临托孤,可以说刘备是把刘禅交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个人。

而魏延和赵云也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可这三人当中,却有两个人最终被诸葛亮害死。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为何诸葛亮会对他们下手,让我们一一看看。

一、刘备留下三员大将,各个本领强

在蜀汉后期,形势危急,刘备死后能够撑得起场面的武将,就太少了。人们称“蜀中无大将”,可见蜀汉后期的人才有多么的匮乏。在刘备留下来的这三个,按照他们的本领,原本有希望保证蜀汉不灭,但奈何也总是意外频发。

第一个要提到便是赵子龙赵云,他在公孙瓒手下做事时,和刘备相识深交,两人也曾经合作过一段时间。而后来因为兄长去世,赵子龙归乡,他和刘备的关系便渐渐断掉。直到后来二人在邺城重新见面,赵云便一直跟随刘备。

(赵云)

建安十三年的长坂坡之战,刘备危急时刻将甘夫人和刘禅丢下,随后在逃离时唯独不见赵云。有人便说赵云肯定是投奔曹操去了,被刘备反驳,赵云是忠义之人,没多久赵云便带着甘夫人母子平安回来。

在进攻汉中时,赵云孤身带领着数十人冲出营寨,与曹军对抗,巧用计谋让曹军不敢上前。随后赵云借机利用弓弩射向曹军,导致曹军自乱阵脚互相残杀。此战过后,汉军都称赵云是虎威将军,刘备也说他浑身是胆。

(赵云)

第二个将领便是魏延,魏延原本就是刘备的部曲,在平定广汉和攻下成都的战争中,都是战功赫赫,与关羽、张飞二人一样,都是刘备身边的重臣。甚至在刘备称帝后,没有选择张飞,反而选择魏延做汉中都督,此事震惊朝野。

随后又是镇北将军,刘禅登基后被封侯,建兴八年的北伐中,魏延用兵神速,攻破曹操大军,蜀汉大胜,被加官进爵。魏延的本领还是十分高强的,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意外,魏延说不定也可保蜀汉走向更远的道路。

(魏延)

第三个大将,也正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李严,首先李严能够和诸葛亮一同被托孤,可见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李严最初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降刘备,还参与到了蜀汉法律的修订当中。有起义军曾发兵,于是李严率领五千人前去讨伐,最后成功斩杀反叛。

在成为犍为太守之后,李严表现优异治理严明,更是改善民生。但是他性情孤傲,和同僚不和,又自恃清高。后来李严与诸葛亮一同,在刘备死前接受托孤,李严也开始管辖军事,镇守永安。

而在武力值的体现上,则是《三国演义》中提到的,他和黄忠对战的故事。那时候他还在刘璋麾下,于是和黄忠对抗,二人有来有往四十多回合却分不出胜负。直到诸葛亮设计在被包围投降。但能和黄忠相对抗,可见李严的武力值也绝对不低。

(李严)

可以说赵云、魏延、李严这三人,都是刘备留下来的一把好刀,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可是这是三个猛将,其中有两个被诸葛亮搞死,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对他们下手呢?

二、魏延、李严自取灭亡,诸葛亮间接导致

魏延其人性格高傲,而且为人并不和善,但他打仗是有一定的本事的。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准备出师北伐,但是他与诸葛亮的矛盾也逐渐展现。

魏延把自己看得极高,对待其他将领总是出言不逊,比如他曾和刘琰不和,而碍于魏延的身份,诸葛亮只好让刘琰给他道歉。

其实诸葛亮也明白,魏延是个脾气暴躁的,所以在魏延提出他自己带领一路兵马,准备走子午古道突袭长安,最后和诸葛亮在潼关汇合。他的这个方法是想效仿,韩信率兵走陈仓道奇袭关中,但是此计谋却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

(魏延)

并且魏延多次提出,诸葛亮都不许,而心高气傲的魏延便对诸葛亮心生不满。他认为诸葛亮太过胆小,所以才不能取得胜利,又认为因为诸葛亮的阻挠,自己的才能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可见魏延对自己极其自信,甚至是自负,

他和杨仪二人也矛盾频发,甚至还差点杀掉杨仪,诸葛亮多次劝阻,每次开会,还要费祎坐在中间协调。而在第五次北伐时,魏延被任命为前锋,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魏延自小长反骨,而这也的确验证了他之后的道路。

诸葛亮病重,但对魏延也心生提防,临死前他把姜维、杨仪、费祎等人唤入账中,却没有喊魏延,可见二人离心。

随后诸葛亮对众人说,退军的时候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答应,就随便他了。其实从这里我们就看得出,诸葛亮已经放弃魏延了。

(诸葛亮)

自己死后,那些看不惯魏延的恐怕会对他下手,而不对魏延多加约束,也正是告诉众人,魏延任凭你们处置。而诸葛亮将大权交给杨仪,让魏延十分不满意,杨仪和魏延都分别给刘禅上书说对方要造反,董允、蒋琬都站在杨仪这一边,

魏延当即率兵向自己人,结果手下的将士全部跑了,王平斥责魏延,丞相刚刚才死,尸骨未寒,你现在便要如此?随后魏延仓皇逃离,杨仪派出的马岱追击将魏延斩杀,之后更是诛杀魏延三族。

而杨仪之所以敢杀魏延,一个是因为他尊重诸葛亮,再一个是自己和他有矛盾,更重要的便是诸葛亮的话,是让他对魏延看着办,而凭借诸葛亮的才智估计早就能猜到,杨仪会对魏延下杀手。所以魏延的死,除了他作茧自缚外,间接也是诸葛亮造成的。

而在《三国演义》中,更是直接写出了,魏延的死就是诸葛亮授意的。他担心自己死后,魏延谋反,于是干脆嘱托杨仪等人,等他死后,将魏延杀害。

(魏延)

而另一位李严,他的行径便更加过分。李严性格骄纵,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准备北伐。便打算让李严守着汉中,但李严却找借口推脱,又说自己想做巴州知县。他的提议自然被诸葛亮拒绝,后来又劝说诸葛亮加官进爵,和诸葛亮彻底不和。

后来有李严的同乡告诉诸葛亮,李严这个人恐怕心术不正,但诸葛亮认为自己还要和李严,共同匡扶蜀汉,便没说什么。建兴八年,曹魏的兵打到汉中来了,于是便让李严协防,李严对这个调令很不满意。

私下说司马懿要拉拢自己,诸葛亮只好给他升官,才让他愿意来汉中。诸葛亮北伐出祁山的时候,李严负责粮草运输,他给诸葛亮去信说粮草不够,最好退兵诸葛亮答应后,他又假装不知情,说粮草这么充足,你怎么退兵呢。

李严想甩脱自己监管不力的责任,没想到诸葛恪好好惩治了他一番。而这几件事情,都让诸葛亮十分不满,他看得出李严如此下去,必定是蜀汉的灾祸。于是他将李严贬为平民,而且流放了。

(李严被贬)

后来诸葛亮去世之后,李严得知此事,随后发病而死,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死后,没有人会在重用他。于是郁郁发病,可以说李严的死是真的活该,但毕竟是诸葛亮废了他的身份,又引起了他的死亡。

这样看来魏延、李严的死亡,和诸葛亮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他们本来都是良将,却在权力和野心的滋养下,逐步把自己送向灭亡。说着匡扶汉室,说不定早就忘怀,有了他们,蜀汉也不一定能保住。

三、赵云去世,蜀汉覆灭

而赵云作为三人中,唯一好好安稳活着面对死亡的,正是因为他没有野心和不该有的欲望。而仅仅在建兴七年,赵云便早早去世了。属于赵云的人生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赵云没有死去,说不定蜀汉真的还能再续几年。

(赵云)

而在大将接连死亡后,蜀汉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无法和曹魏匹敌。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更是失去了一大助力,尽管姜维还在完成着诸葛亮的北伐任务,但是蜀汉已经支持不起庞大的军需。姜维受到劝阻,也无脸面回到成都,只好自己暗中储备军需,继续北伐。

姜维还是一心为了汉室,哪怕其他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姜维也没有放弃,公元263年,姜维想借钟会的手段来复国,可是消息被捅破,于是姜维等人皆被杀害。而刘禅投降,至此蜀汉彻底宣告毁灭。

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就已经迈向了下破路,失了气数,后面的这么多年真的是在强撑着走下去。

(刘禅投降)

参考资料

白杨. 论李严事件与诸葛亮用人[J]. 国学学刊, 2012(1):18.

胡觉照. 魏延与诸葛亮[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蜀汉   汉中   加官进爵   汉室   军需   粮草   猛将   武将   本领   不和   后期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