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系列之十七-绿壁生辉襄王府

襄阳王府——2001年6月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的襄阳王在襄阳这块土地上世袭相传,从襄宪王朱瞻墡到襄王朱常澄,共传9位“襄阳王”,历时220年。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给自己的子孙分藩封王,派往全国各地镇守。襄王府是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之子朱瞻繕的府邸,正统元年( 1436年)由长沙迁徙至襄阳城东南隅,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偏房18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襄阳王府中共住过七代藩王。

襄阳城东南的“襄王府”(朱瞻墡,为明仁宗的第五个儿子)当年气势恢弘,府邸阔大,富丽堂皇,是明代皇亲国戚豪夺纵欲的地方,占当时襄阳城的十之二三。

1641年张献忠攻克襄阳,烧了襄阳王府,两年后李自成攻克襄阳,在襄阳王府称帝。建立“新顺”农民政权,而且将襄阳改为“襄京。一年后李自成北上,临行前又放火焚烧了豪华的襄阳王府

在熊熊烈火中唯一保存下来的是绿影壁,此壁为距今500多年的石质照壁。约建于 1440 年,影壁长 26.2 米,高 7.6 米,厚 1.6 米,壁上诸条飞龙翻腾,云蒸霞蔚,气势磅礴。主题画面是二龙戏珠图案。神态炯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三幅照壁呈凸性连接,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只可惜二龙所戏之“珠”遗失。

一说是李闯王转战北方前,因火烧王府而遗失;另说是抗战时期鬼子豪夺,终是不知所踪罢了。那龙珠为红玛瑙宝石,也有说是夜明珠的,根据襄阳民间的说法,此珠是被奸人所盗,但未见文字记载。

关于绿影壁上那两颗夜明珠,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影壁中间的二龙戏珠,那龙珠是一颗夜明珠。每到夜晚,夜明珠所发之光将壁前照的如同白昼,很多人都想得到这颗夜明珠,但是宝珠是由一百条条龙看守。平常人是不能接近的。远看只见一百条龙上下翻腾,云雾滚滚。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但想要把它取下来,需要“百人头、千担柴方能把宝珠取下来”。

盗宝人听到这话心想,千担柴好弄,可百人头那里去找,总不能真的去杀一百个人啊。想了几天几夜后,盗宝人终于想出了法子。用扦担挑了一担柴,走到绿影壁前磕了一百个头,然后点燃用扦担挑来的柴,顿时烟雾大起,然后伸手取走了宝珠。为什么盗宝人能取走宝珠?因为他把扦担的柴一烧,把龙眼熏黑了,又见到它们“百人头”,都来抢着受“礼”,忘了守卫宝珠,等火熄烟散时,宝珠已经不见。百条龙见宝珠被盗,壁中一龙怒而挣脱影壁,去追那盗宝人。一时间,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整个襄阳一片汪洋。盗宝人落水而亡,夜明珠也不知去向。那壁龙收了水,顺汉江而下,入长江去寻那夜明珠。直至东海仍未寻到。

因行水酿成灾难,给百姓带来损害,壁龙无颜回壁。停留在唐河和小清河入汉江处回游。当地人念壁龙护珠之忠,建一寺庙纪念,并取名“回龙寺”。

现今绿影壁中间已没有了那昔日的龙珠,壁上缺少一龙,不足一百,仅九十九条。壁上挣脱之痕仍隐约可见,从此绿影壁上的宝珠位置留下了个大窟窿。


中国目前保存完好的明代大型照壁有4座,其中北京故宫与北海公园各一座,山西大同一座(比绿影壁早40年),它们都是琉璃质,长方矩形,每个上面都是九条龙,又叫九龙壁。而襄阳绿影壁为绿泥片岩石雕刻的大型石质照壁,雕刻有280条龙,全国像这样的石质照壁仅此一家,为华夏照壁一绝。

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些年绿影壁摇摇欲坠呈倾斜状,国家拨重金维修,现已扶正。但王府大门很小,缺少一点王府的气派。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的,建筑与破坏往往交替进行。

豪华的襄王府在遭遇社会变革中惨遭毁灭:在特殊的时期,当人们要利用其历史价值时,又重获新生。

­8 N 附:襄宪王(朱瞻墡)-襄定王(朱祁镛)-襄简王(朱见淑)-襄怀王(朱佑材)-襄康王(朱佑櫍)-襄庄王(朱厚颎)-襄靖王(朱载尧)-襄王(朱翊铭)-襄王(朱常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襄阳   闯王   唐河   抗战时期   汉江   明朝   影壁   照壁   夜明珠   宝珠   府邸   壁上   明代   王府   古城   说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