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深水埗的客家原乡

文 | 林文映

深水埗区出土已有百年历史的罗马式柱群,近日成为香港市民的热门话题。

巨型罗马式地下蓄水池,红砖圆拱的建筑上有“1909”字样,整体结构几可媲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古老地下水宫殿。有专家称此古迹建于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保育下来,香港又多了一个打卡景点。此处位于九龙半岛石硖尾窝仔山,但很多人称为主教山,因为山的附近不少基督教教堂。

今时今日的深水埗,是廉价电子电器产品的集散地,游人如过江之鲫。但很少有人留意,百年前,客家人在这里耕田种地,并形成为数众多的客家村。现在深水埗已与又一村、石硖尾、长沙湾、荔枝角、昂船洲在行政区划上同属深水埗区,但没有明显分界而且互相交接。

逛深水埗,最触目的也许是唐楼。唐楼是华南、港澳地区乃至东南亚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形成的建筑风格,当中又混合了西式元素,所以各地方的唐楼又都有本土特色,故此有“新加坡店屋”、“槟城店屋”、“广州骑楼”之称以作分辨。香港殖民政府在大规模兴建公屋之前,除了寮屋,唐楼是港人最基本的居住形态。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的电影《花样年华》、任达华和吴君如的《岁月神偷》,都生动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唐楼生活。

香港开埠以前,深水埗和长沙湾、九龙塘等许多围村,都是客家村落。村民以务农、饲养禽畜、捕捞,为南来北往的舟楫提供补给及打杂维生。深水埗作为区内最大的村落,顺理成章形成最大墟市。货如轮转,贩夫走卒者众。

1911年港英政府刊登的宪报显示,深水埗区的二十三条乡村名字:狗爬迳、鸭乪寮、鸡笪树、白薯茛、马垄坑等。研究香港地方志的专家沈思认为,村名充满乡土味,隐约透露当年村民务农维生的日子,“这些名字现在已不复见,因为都是很小的村,只有几十至二百来人,随着1930年代政府开发深水埗而铲平,把村落搬迁,村名自然没有了。”

按照城市规划,移山填海令地方失去地理特征。但是,旧时的许多地名没有消失,而是被命名为新的街道。如白田、鸭寮街,保留了原乡土名,但位置已挪移,只取其字。另一种情形,是仍在原址,但不太文雅的地名“升华了”。譬如“狗爬迳”正是现在的“九华径”村。沈思曾说过,“若你跟村民聊聊,他们仍知道那儿以前称为狗爬迳。狗爬迳正是客家音来的。”

另据笔者朋友、中文大学学者叶德平考证,清代康熙复界后,大批无地可耕的客家人响应当时清廷号召,从粤北、粤东一带移居香港,深水埗是其中的落脚点之一。他们获得清廷提供的种子、农具,开荒建设新的家园。据《深水埗风物志》考证,当时在区内生活的氏族有邓、周、曾、李、郑、苏、黄、叶、谢、吴及徐等。

“埗”、“埔”及“埠”三字相通,意为深水而无浅滩的海湾,皆可解作码头,由此可知深水埗过去是一个深水码头。早于鸦片战争以前,已经有“深水埗”这地名出现在文献中。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深水埗已是当时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另有一说法,“埔”在闽粤潮客的方言中,泛指平坦的地方,“深水埔”也就是指码头附近的平地。香港在开发市镇之前,深水埗北端乡野叫元洲,附近有三个村落,包括田寮村、庵由村、马龙坑村。元洲地形平坦,有两条溪流源源不断,所以适合耕种。20世纪20年代后期,元洲划入市区范围,政府把大埔道和长沙湾道之间的三条街,分别称为菴由街、田寮街和元洲街。

名字犹在,景物已逝。笔者最近在Facebook的“历史时空”,看到1920年代深水埗开山劈石填海工程的视频片段,非常感慨香港风物沧海桑田的变迁。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沈思   深水   客家   沙湾   罗马式   清廷   香港   村落   地名   政府   林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