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瓦岗军风生水起,李密是如何让瓦岗寨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李密骄矜自负的性格逐渐显露

一,内政上的失当

翟让遭弒与旧部人员势力遭到削弱,意指了李密在瓦岗军的地位即已稳固,因此李密在个人行为和施政态度开始有了负向的转变,如上段史料所述

不体恤其下瓦岗士卒,对立下战功的将卒也无奖励,只有厚待刚归附的人士,导致旧部的人员每个人的心中对李密都颇有怨言。李密此举,不但造成麾下士气不振,在施政上也出现纰漏,史载:

李密 影视形象

自隋末以来,各地飢荒不断,瓦岗军在李密的带领下,占有隋朝重要的粮仓,让其阵营拥有丰足的粮食。但是,李密并没有好好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资粮,开仓让人民取粮时,并没有制订或规划一套完善的制度,任由无数的粮食平白遭到浪费。面对这种情况,李密不但没有警觉,还满足于粮食如山,取粮者绵延不断的盛况,并沾沾自喜的说:“此可谓足食矣”!

瓦岗军点将台

二,外交与军事上的错误

李密自从进入瓦岗军后,政治之路不但一直的扶摇直上,而且“海内英雄,咸来响应”,又被四方英雄共推为盟主。种种的辉煌成就让李密开始自我膨胀,认为自己是所有势力中最为强大的,因此对其他割据势力者更是不放在眼里,史载:

李密以盟主自居,根本不把李渊父子在内的任何人放在眼里。李渊见李密是如此的自负,自己为了能顺利的进军关中,于是命温大雅起草回信,采以卑辞推奖李密的方式,让他松懈对自己进军的心防。

瓦岗寨文化旅游区

除了政治上的自负外,军事行动上亦因骄傲轻敌而种下败因。武德元年九月,王世充取得洛阳政权的最高权力,而李密与宇文化及作战也才刚刚落幕,李密的军队正处疲弱状态,王世充不给其喘息的机会,于是趁这个机会发兵攻打。两军决战于偃师。当时李密扎营于北邙山上,李密自恃必胜,因而不设壁垒防范,此举反而让王世充轻而易举的潜入其营,并乘夜以轻骑埋伏于北邙山。待黎明时分,长驱直入李密阵地并纵火焚其营舍,使瓦岗军瞬间全军溃败。

施政不当造成李密阵营的瓦解

(一)注意东都而无心外略

上述提及李密无心经营瓦岗,最主要是因为李密的战略焦点集中于东都而未他顾。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王世充取得东都的大权,使李密西进的道路不论是陆路还是黄河均遭王世充的军队截断,确实严重影响位在荥阳的李密,瓦岗军不但遭围困在此动弹不得也难以对外扩张。这对李密来说,如何击败王世充,占领东都,改变现有的情况才是首要之事。

唐贞观什伐赤平王世充睁乘背将军骑射图折二铜花钱

但是,李密执着于占领东都,天下就易为己有的观念。因而导致最后的结果是自己不但没有夺得东都,反而更让自己碍手碍脚而难以另辟新局,反而坐失良机。例如柴孝和曾经提出不要胶着在东都周围作战的建议:

柴孝和认为应该让翟让留守洛口仓,裴仁基守回洛仓,李密则是亲率军队西袭长安,夺取关中。但是李密认为此策难以执行,其一为所部皆为山东人,执意西征未必能如愿,其二若亲自西征,深怕阵营内部会各竞雌雄陷入内乱。因此仅派孝和率数十人入关中试探,成功收编当地贼众万余人,显见柴氏战略虽显冒进,但确有可行之处,只可惜未能全面执行,使关中最后轻易落入李渊的手中。对李密提出建议者,不只有柴孝和一人,还有徐洪克。徐氏是泰山道士,他曾对李密建议:

徐洪克认为此时军马正是锐气强盛,应该把握机会,沿运河东下,直取江都,进而号令天下。但是《资治通鉴》不见李密在听闻此番建议后有什么特别的行动,仍旧长期屯兵防守严固的坚城之下,并与王世充展开“前后百余战”,此举不但延误了瓦岗发展的机会,又大大的消耗自己的力量,坐失了另辟新局的机会。

翟让 影视形象

(二)以米粮援助王世充

瓦岗军的力量之所以能够强大,是因为夺得洛口、回洛、黎阳等隋朝重要的粮仓,让其军队有充足的粮食来源,并且得以用仓粮来赈济贫民,不但获得人民的热烈拥护,也使得瓦岗军迅速的壮大。但是李密却做了一件错误的决定-资粮于敌,也就是与王世充以物易物,让东都洛阳城有米粮可食:

李密之所以会答应王世充,出自于李密对自己过度自信。李密认为隋军内部不但实力微弱,亦不协调,自认胜券在握,因此没有详加考量以粮换衣的举动会造成的后果。而且,李密也没料想到王世充在东都洛阳不但取得大权,而且也积极的展开与瓦岗对战的准备,如重赏将士、修缮器械等等的举动。因此当东都洛阳得到粮米之后,不但直接影响归附李密阵营的人数,其数迅速的减少,也让王世充的军队,其战斗力大幅度的提升,隋军更有气力来与李密对峙抗衡。所以以粮换衣的结果,反而让李密等瓦岗势力居于劣势的位置。

宇文化及 画像

(三)答应越王侗伐宇文化及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自江都西归时,东都上下无不震惧,隋吏们知道宇文化及所率领的十余万思归之士,锋不可挡,于是内史令元文都提议:

东都里的官员们无非是想要利用李密来抵挡宇文化及,同时当瓦岗军的实力削弱时,可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东都的越王杨侗赦免李密的罪过,并且册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瓦岗军面对这种情况,照道理说李密应该以阵营的利益来规划,采取归师勿遏的策略,尽量避免和宇文化及接触,以保全军队的实力,作为以后扫荡隋王朝残余势力的储备力量。或者和宇文化及连成同一阵线,任宇文化及攻打东都,再坐收渔翁之利。但是,李密都没有这样做,反而接受东都的敕书并愿意出兵攻打宇文化及。

李密之所以答应东都出兵征伐宇文化及,或许是因为李密深怕宇文化及攻破洛阳,那么接下来不得不面对与宇文氏正面冲突的可能,对瓦岗军来说那是划算的事吗?而且宇文化及回归关中的道路,也是李密的势力范围。在这样子的衡量之下,李密宁可选择将其拒在黎阳之东。

李密和宇文化及作战,虽然瓦岗取得胜利,却是倍感艰辛。李密不但遭流矢射中,其军队也“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瓦岗的实力于这场战役已被大大削弱。

古代洛阳复原图

李密和宇文化及作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必须与东都妥协,以原则做交易。但是,这对瓦岗军底下的人员来说,这已经违背当初他们参与起事反隋的初衷与立场。换句话说,瓦岗军起事其方向与目标已经产生失焦。

李密的灭亡及其麾下人员的动向

武德元年九月,王世充夜围偃师,成功击败李密,守将郑頲底下的士兵背叛,以城降王世充。王世充俘获裴仁基、郑頲、祖君彦等数十人。于是,李密率残余势力驰向洛口。但是,洛口的邴元真早已背叛李密,而且与王世充合作。李密对于邴元真的向背也很清楚,本来打算以计反将王世充一军,没料到却错过时机,再加上单雄信等又整兵各自据守,导致李密无法发动攻击,只好逃亡虎牢,再转赴河阳的王伯当。李密一离开,邴元真立即出城投降,接着单雄信也率领部下投降。

在河阳的李密,还盘算着“欲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以图进取”。但是其下的将卒无人支持李密的想法。李密只好伙同王伯当等二万余部,西往长安投降李渊。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瓦岗军   偃师   关中   江都   隋朝   洛阳   作战   阵营   势力   粮食   军队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