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之苏轼与宋神宗的爱恨情仇


《苏东坡传》李一冰著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正三品,是仅次于宰相的朝中大员。授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他的一生担任过30多个官职,辗转奔波,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他一生三次遭贬,行程坎坷、命运曲折,因此,苏东坡在去世前两个月,写下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诗句。那么,苏轼在宋神宗执政期间,纵观历史,宋神宗并不算一个才能特别突出的皇帝他是一个奋发有为、关心民生疾苦、爱惜人才的好皇帝。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的长子,母亲是宣仁太后高氏,生于濮王府邸,治平元年十二月被册立为太子,治平四年正月正式即位。

宋神宗画像

宋神宗是个对文字很挑剔的君主,他十分喜欢苏轼的文章,初次召见,听了苏轼那明快的议论,认为足以破疑解惑,即欲提拔擢升,无奈由于王安石的反对,以后又屡在御前谤毁他不是个纯正的学者,终以谢景温的诬告,逼得苏轼只好自请外放。上人从仕,能得人主的知遇,该是多不容易的造化,而苏轼是既得其“知”,而无其“遇”。在宋神宗执政期间,苏轼与宋神宗二人之间既爱又恨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关系,就是宋代皇权与相权博弈的产物。

宋神宗继位后,处在了一个腹背受敌、充满危机的时代,国家呈现出民生凋敝、国用空虚、军备政事的衰颓局面。作为年轻有为的神宗皇帝欲奋发有为,心里隐藏着一段国恨家仇,只能通过变法革新,才有可能找到国家发展的未来,提高大宋国力,改变如今积弊的格局。但是由于操之过急,自然流弊自生。加上变法所用非人,最终走向了失败,从而引发了党争祸端。

公元1069年(即熙宁二年),谢景温劾奏苏轼一案,也是当时政争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横遭诬陷的苏轼,则无反证足以自明,只好静待侦查,待到查无实据,他就请求皇帝外调。神宗批出:“与知州差遣。”中书认为不可,拟令通判颖州。神宗又再改批:“通判杭州。”苏轼自签判凤翔至今,已经十年,屡经“磨勘”迁官,现为监官告院兼尚书祠部,位仅次于侍郎,已足够知州的资格了,何况他又望重士林,名满天下,但是中书硬要压抑,神宗也只好指个东南第一大都会的美缺给他。

宋神宗与苏轼

公元1071年(即熙宁四年)正月,苏轼以为“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向宋神宗上奏了《议学校贡举状》奏折。宋神宗看后感悟到:“吾于此议,本亦有疑,读了苏轼这番议论,意为释然了。”当天就召见苏轼。宋神宗询问苏轼说:“当前国家颁布政令的好坏如何?即使是我个人的过失,你今天都可坦白给我指出来。”。苏轼回答道:“陛下您奋发有为、关心民生、爱惜人才、广开言路,但是变革过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听了,不禁为之悚然。苏轼慷慨陈词,使神宗为之悚然动容,神宗于召见苏轼后,有意欲用为修起居注。此职是接近皇帝身边的侍从近臣。只因王安石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宋神宗才曲就而另请其他人了。

公元1071年(即熙宁四年)二月,苏轼撰进长达三千四百余字的《上神宗皇帝书》,苏轼毅然直指谄谀的小人只是逢迎皇上,不怕欺罔陛下,另外,指出青苗法对百姓苦害,建议宋神宗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等等。最后,苏轼竟直指宋神宗言道“大家都说陛下圣明神武,现在做法确是文过饰非云云,此臣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这样的话,在那个时代,杀头尚有余辜,苏轼之奋不顾身,固然可惊,而宋神宗的宽容,尤不可及。

公元1073年(即熙宁六年),沈括被宋神宗委派为两浙路察访使,代皇帝巡狩,成为了钦差大臣,沈括在临行前请示皇上,宋神宗就对沈括说道:“苏轼在杭州任杭州通判,你见到苏轼后代为问好,多多照顾一下。其实,沈括心里非常嫉妒苏轼,特别是宋神宗对他照顾苏轼的口谕,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强烈的刺激,而沈括又知道王安石十分讨厌苏轼,所以代天巡狩回到京城后,随即将苏轼的近诗,逐首加以批注和解释,附在察访报告里面,贴上标签进呈给宋神宗,状告苏轼“词皆讪怼”。所谓“讪”,就是讽刺;所谓“怼”,就是怨恨。宋神宗看到了以后也置之不问。苏轼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这种捕风捉影的忌谤之言,英明的皇上,不会信他,并不放在心上,倒在写给刘恕的信上,自嘲道: 不愁没有人把我的作品进呈给皇帝御览了。

《上神宗皇帝书》

在乌台诗案追铺过程,皇甫奉命追捕苏轼时,曾以安全理由,请请求宋神宗途中每夜所至之处,将苏轼送往当地官署寄监,好像押解江洋大盗一样。宋神宗也没有应允,宋神宗认为这是吟诗的事情,不必要这样对待苏轼。 在苏轼落狱后,宋神宗不失为一个颇有理性的人主,对于舒亶这番狂言,极抱反感,置之不理,不过,他自来听多了毁谤苏轼的话,心中也不能生疑,所以到了这件案狱必须决定处分时,宋神宗就秘密派遣一个小黄门去狱中察看苏轼的动静。小黄门察看了苏轼起居情状,苏轼熟睡并鼻息如雷,他就以所见驰报皇上,皇上顾谓左右道:“我就知道,苏轼胸中无事者。”。

公元1083年(即元丰六年)开春后,苏轼的健康情况很不好,正二月间,受寒感冒,引起咳嗽,又碰上牢城失火烧到雪堂,时入初夏,接着又害起疮疖来,此病拖延甚久,不但没能治愈,到了五、六月间,这疮疖的风火之毒,忽然上升,侵及右目,炎赤肿痛,几至失明,就因这个眼病,使苏轼困在家里,约有一两个月没有出门。恰巧当年四月,临川曾巩(字南丰)在江宁病故。于是,谣言再度发生,说苏轼已与曾巩同日病死。这谣言就传到了京师,甚至传入禁廷,神宗皇帝也听说了这则新闻,立刻召问尚书左丞蒲宗孟,因为宗孟与苏轼不但是同乡,而且还是姻戚。宋神宗正在吃饭,信其为真,叹息再三。连声惋惜:“才难,才难。辍饭而起”。

放逐苏轼,不是宋神宗皇帝的本意,宋神宗渐悟苏轼并没有“讥讪君上”的意思,不过是执政们给异己者扣上去的一顶高帽子而已。然而宋朝传统的台谏制度,皇帝有必须接纳谏言的义务,而新政是国家的既定政策,也不容反对议论肆行流布,基于这两个政治之现实的情势,宋神宗不得不暂时牺牲苏轼。苏轼得于百日内从御史台狱释出,完全出自宋神宗的宸断,责降处分又将他放在黄州,距离中原,并不甚远,从整个事件的发展看,应该不用很久就有逐步起复的后命的,然而这个阶段,却一拖四年有余,这中间就必然有许多周折存在。

宋神宗非常欣赏苏轼的文采,并且记得祖父宋仁宗皇帝得此英才时的喜悦;祖母光献曹太后病榻上的遗言,更常常在宋神宗耳边回荡。苏轼在黄州,宋神宗没有遗忘过他,要等到一个适当的起复机会,才能按照程序,重新起用这位皇家重视的大臣。他的母亲宣仁太后,于元祐间特地面谕苏轼,将他从谪籍中重新起用,不次升擢的人,不是她,而是先帝(神宗)的遗意。又说:“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由此可见,即使苏轼放逐被贬,但是他的文字,仍被宋神宗所喜爱。

宋神宗也给予苏轼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世间罕见的天才,而苏轼却是千古难遇的全才。因此,宋神宗才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李白虽有苏轼之才,却无苏轼之学”。宋神宗的评价很客观,在他眼中,苏轼的才华是大宋的骄傲,足以超过李白成为“千古第一才子”。苏轼被流放后,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唯一遗憾的是“君恩未报”,万万料不到这回“放归阳羡”,已是宋神宗皇帝对他最后一次的恩泽。元丰八年三月初五戊戌,这位在位18年、英年有为的皇帝,忽然龙驭上宾,驾崩福宁殿了。享年38岁,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苏轼雕像

在苏轼陪伴的五朝君王中,真正了解苏轼、理解苏轼、欣赏苏轼并曾真心实意想要起用苏轼的皇帝,只有宋神宗。宋神宗与苏轼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太过微妙。一方面,宋神宗欣赏苏轼的才华,即便苏轼被贬至黄州,每见其谢表、奏折,仍赞叹其文采;另一方面,宋神宗实在痛恨苏轼在士人之中的影响力,如果支持变法,必将委以大任。但偏偏确实反对派中的意见领袖,表面上,苏轼是在与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作对,本质上,就是在对抗中央已经确定的大政方针。面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却又不羁大局的臣子,神宗的内心是充满矛盾与纠结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神宗   先帝   治平   奋发有为   尚书   陛下   太后   皇上   公元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