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者”的迷局:唐国公李渊绝境重生,开创大唐王朝的秘密

历史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洞悉世事,洞察人心,因而总能在纷繁复杂的迷局中找到最佳破解之道。

这种人被称为“达者”,意为通达之人。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正是其中之一。他在崛起过程中,面对诸多迷局的破解手法乍看匪夷所思,但细品又令人拍案叫绝,堪称神来之笔。然而,李渊在破局过程中某些不得不为的权宜之计,也触及到了封建时代的"伦理禁区",故而为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所隐。

所幸《大唐创业起居注》这部史书得以传世,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李渊,及隐藏在大唐崛起幕后的各种鲜为人知的真相。由于此文作者温大雅为李渊的机要秘书,全程参与了大唐创业,贞观年间还官居正部级的礼部尚书,所以此文可信度极高。在温尚书文中,之所以没有隐去明显的"敏感内容",其目的恰恰是要塑造李渊敢于不拘一格打破束缚,仿佛天马行空般的通达形象。如此立意,在封建时代实属难得。

取材于该史料的本文就从一次重大变故讲起。


边境的突厥迷局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当隋炀帝杨广在山西北部的雁门郡视察工作时,接壤的东突厥汗国元首——始毕大可汗突然率四十万大军发动了偷袭。不幸中之万幸是,可汗的夫人,同时也是大隋的义成公主(两国和亲的公主)赶在尖峰利刃之前送来了救命的情报。因此,尽管逃奔过程异常狼狈,但在突厥大军将雁门四十一座城池连番攻陷三十九座时,大隋皇帝仍幸运的呆在剩下两座之一。

此后,靠着拼死防守与向天下“摇人儿”,隋炀帝最终渡过难关。而这次规模空前的偷袭行动也让隋、突两国就此步入敌对状态。为拱卫领土安全,杨广指派太原郡留守李渊、马邑郡太守王仁恭领两郡近2万兵马在边境地带蹲守,以解决随后不断发生的突厥骑兵越境抢劫问题。

然而,作为受命主将,李渊心思却不在于此。当时,天下已呈大乱之势,刚当上太原留守没多久的唐国公正准备利用当地资源,借机干一番“大事”。这倒好,太原的事情还没上正轨,他人却被抽调到了200公里以外的边关。而且,突厥问题似乎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

较之机动能力极为出色的突厥骑兵,隋军的特点在于固守城池。如果突厥人来攻城,隋军不怕。但如果对方只在城外游动抢劫财物,隋军就有点鞭长莫及。因为到你发现情况时人家早就溜了。更何况,突厥骑兵数量惊人,你防得了左,也防不了右。

擅长骑射,机动性惊人的突厥骑兵

这就是李渊面临的迷局:一方面,一切的常规手段,似乎都没法在短期内平息边境烽烟;另一方面,乱世正是英雄应运而生之时,如不能尽快回太原启动“大事”,只怕会就此错失逐鹿天下的良机。

有谚语云:如果向左向右都走不通时,那就向上。李渊的高明之处在于总能突破常规,另辟蹊径。针对越境的突厥骑兵,在“无论是守还是追都难以凑效”的情况下,他的解决办法是:"心理战"!

且看李渊如何操作。

首先,他说服了马邑郡太守王仁恭,从两郡军队中精挑出两千余擅长骑射之人,然后打扮成突厥骑兵模样,深入草原,过上游牧生活。

《大唐创业起居注》: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

然后,这支"游牧隋军"的所有行动、饮食习惯完全模仿“正宗突厥骑兵”,其逼真度常常搞得连突厥人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不过,对于后者而言,这并非好消息。

《大唐创业起居注》:突厥每见帝兵,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

接着,李渊一边在草原游荡,一边寻找警惕性不高的部落进行突袭。简而言之,其策略就是:你越境抢劫财物,我也越境过来偷袭。虽然我人少,但我可以通过伪装让你防不胜防,从而制造出恐怖的气氛。

这种神出鬼没的怪招让突厥人叫苦不迭。他们越境抢劫只是单纯图财,也没必要非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山寨军队"拼命。所以,突厥部落们还是服了软,又游牧到别处发展。李渊也就得以从边境脱身。

《大唐创业起居注》:自尔厥后,突厥丧胆,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监狱的生死迷局

一回太原,李渊立即开始了“大事”的筹备工作:将大量财物交给儿子李世民,让后者秘密结交黑道上的各路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土匪、逃兵、钦犯、流民。不过,这种事情只能偷偷干,因为太原郡还有炀帝委派的两个重量级"监督员":行政二把手王威(郡丞),军事二把手高君雅(副留守)。二人均为杨广多年的老部下,对皇上忠心耿耿。

数月后,由于李渊回太原的消息扩散,突厥人在边境卷土重来。这一回,李渊派副手高君雅出战,并仔细叮嘱了一番应对策略。不过,自恃皇帝亲信的高君雅并没把唐国公的话当回事,最终招致了大败。

却不想,隋炀帝竟将所有责任都算到了李渊头上,并以“抗击突厥不利”为名,将其下狱!正常情况,李渊接下来会被钦差押往扬州,听候皇帝亲自发落。

不过,前途莫测的是,“抗击突厥不利”有可能只是一个幌子。当时,标志着李姓人物将取代杨家为皇帝的“杨花谢,李花开”等谶语已广为流传。李渊早就进入了杨广的重点猜忌短名单。在此局面下,只要私下进行的“大事”稍稍走漏风声,便会构成灭族的谋逆大罪。

因此,李渊在狱中反复提醒探监的李世民,务必要与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提前做好最坏准备,一旦李渊本人遭遇不测,也别白白沦为陪葬者。

父亲仿佛生离死别般的告诫让李世民悲不自胜。后者流泪建议,既然事已至此,还不如逃到山上暂避风头,先观望下形势再说。

李渊却摇了摇头。一旦选择逃亡,将会立即触发炀帝敏感的神经,导致局势瞬间趋急。到那时,尚在河东郡(山西南部)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关中老家的女儿、女婿、李氏宗族们能否及时脱逃都将是未知数。同时,乱世之中,轻易放弃太原雄厚资源走上逃亡道路,也未必就是明智之举。

《大唐创业起居注》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

权衡之下,李渊决定放弃逃跑,冒着生命危险去赌另一种可能发生:“大事”并没有泄露,隋炀帝只是单纯对“抗击突厥不利”感到生气。如果是这样,李渊获释的概率将会大增,因为皇上迟早还会需要他这个突厥问题专家。

其可能性有多大?李渊心中没有底。这位曾凭借“心理战”将突厥人玩得团团转的高手,此刻却并无比“听命”更好的办法。按他原话,当事情超出人力控制的极限时,就只能接受天意。如果上天佑护,自然能逢凶化吉。如果天要亡我,逃有何用?

换言之,人只能去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事物,去接受不能改变之命运。

《大唐创业起居注》:帝曰:“……当敬天之诫,以卜兴亡。自天祐吾,彼焉能害?天必亡我,何所逃刑?”

所幸数日之后,便有使者自扬州而至,宣布赦免李渊。后者在监狱中连声感叹:从今以后,这条命就是上天借来的。

帝时方卧,闻而惊起,执彦弘手而笑曰:“此后余年,实为天假。“


太原的体制迷局

尽管最终安然无恙,但在自己辖区内被下狱,也意味着大隋体制对李渊仍具有约束力。其制约机制主要表现为:

如果大隋王朝始终运转正常,这套体制的约束力基本无解。然而,在天下已经大乱的背景下,山西北部又突然发生的一件大事终于帮助李渊破解了困局。

当时,曾和李渊一起抗击突厥的马邑郡太守王仁恭突然被下属刘武周所杀。马邑郡遂告独立。随后,刘武周向草原霸主——东突厥始毕大可汗俯首称臣,并在突厥骑兵帮助下,进一步攻破了距太原不足200公里的雁门郡。

不过,可能连刘武周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他的崛起竟为李渊提供了借力打力的借口。后者寻机找到两位副手王威、高君雅,警告说,刘武周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距太原仅130公里的娄烦郡。而真正的麻烦并不在于敌人越来越近,而是娄烦郡中有一座行宫——汾阳宫。按隋炀帝的脾气,如果连“抗击突厥不利”都能住进大狱,那放任数百名娇滴滴的宫女落入魔掌,又会发生什么?没错,不光李渊会完蛋,王、高二人也会被灭族。

《大唐创业起居注》:私谓王威、高君雅等曰:“武周虽无所能,僭称尊号。脱其进入汾源宫,我辈不能剪除,并当灭族矣。”

经过提醒,恐惧不已的王威、高君雅果然说出了李渊想要他们说出的答案:赶快扩军征兵!

不过,这只是一半答案。李渊又继续进行诱导:刘武周近在咫尺,扬州远在三千里之外,如果事事都要请示皇帝,一定干不过敌人。最后,唐国公索性来了个奥斯卡影帝级的表演:他太难了,太原留守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并不适合他,还是两位大兄弟上吧。

《大唐创业起居注》:乃更従容谓之曰:“……是非惮于治兵,敢辞戎首。”

王威、高君雅都是老官油子,对李渊的画外音心知肚明。考虑到刘武周的现实威胁确实巨大,两人也只得听任李渊摆布:大人还是放心干吧。不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

《大唐创业起居注》:威等对曰:“公不竭力,谁尽丹诚?若更逡巡,群情疑骇。”

就这样,借助刘武周带来的威慑力,李渊便在隋炀帝两位亲信的支持下,堂而皇之的获得了不必请示皇帝,随意征兵的特权。随后,李渊又安排王威分管粮草,高君雅负责城防,从而将征兵大权独揽于手。

在大肆征兵的同时,为赢得太原官僚集团的支持,李渊除建立了一个以晋阳宫副宫监裴寂、晋阳县令刘文静为代表的核心圈子外,还与广大基层官员亲切接触,极尽关怀与礼遇,以吸纳更多成员入伙。

随着各路逃兵、钦犯、土匪等黑道人物齐聚太原,纷纷在新军中担任要职,不少明白人都看出了其中端倪。这时,太原官僚集团内部也迎来了分化:一部分人认为李渊图谋不轨,乃大隋王朝的乱臣贼子;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混乱的大隋已无可救药,要命的刘武周还近在咫尺,都到这个时候了,你不依靠出身名门、能力超群、待人和蔼、手握重兵的唐国公李渊,又能依靠谁?

双方的分歧最终在大业十三年五月五日得到解决:借助官僚们于晋阳宫庆贺端午节的时机,预先埋下伏兵的李渊以"私通突厥"为由,将挑头反对自己的王威、高君雅拿下。同时,他也火速派人通知各地亲属,务必在朝廷追捕前赶紧逃命。


起兵的北方迷局

按李渊计划,一旦起兵,他的目标并非是围绕太原稳步扩张,而是挥师直入关中(今陕西),然后昭告天下:迎炀帝回到京师长安。

炀帝当时在哪里?扬州。陪同炀帝的大臣、御林军又主要来自哪里?关中。正因为此,在天下大乱时依然呆在扬州,而不是蹲守关中的杨广才会饱受内部非议。而李渊“迎炀帝回长安”的用意也并非真要请杨广回家,而是要顺应关中籍人士的诉求,站上道德的制高点。这么做,一来可以实现对大隋朝廷内部的攻心与分化,二来也能淡化其乱臣贼子形象。

不过,如果大军要远赴关中,就得先搞定近在咫尺的刘武周。否则,一旦后院失火,再大的计划也将难以为继。

尽管刘武周声势浩大,但假如只是单纯对付他,军力得到极速扩张的李渊也未必会落下风。问题棘手之处在于刘武周的后面还有个东突厥始毕大可汗。倘若突厥人参战,战事就很难在短期内结束,关中大局必然大受影响。这就是标准的“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属于明显的方向性错误。

东突厥汗国、刘武周、李渊三方势力的位置

不过,“达者”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打破一切框架的束缚,从而想到循常理难以获得的解决方案:既然刘武周可以投靠始毕大可汗,那李渊也可以!

此方案乍看石破天惊,但其实完全具备可行性:

斟酌良久,李渊给大可汗写了一封简短,却极为讲究的书信:

这封信讲究的地方在于:李渊以拯救大隋为出发点,以重建隋、突两国传统友谊为愿景,从而避开了类似刘武周那样的“卖国”口实。同时,李渊开出的筹码一定要在打下关中后才能全部兑现,属于“后付费”,这就把他和大可汗的利益牢牢绑到了一起。

信件发出前,太原的幕僚们对具体内容倒没什么疑问,只是希望落款由臣子向君王汇报时用的“启”字,改为平等交流时用的“书”字。因为李渊团队的终极目标是称帝,落“启”字容易授人以柄。反正突厥人也搞不清我们乱七八糟那一套。

李渊则指出幕僚们不够“通达”,不明白"与其担心将来,不如活在当下"的道理。

《大唐创业起居注》:带笑而谓请者曰:"何不达之深也!"

他说,之前我们与大可汗属于交战状态,现在突然来个180度大转弯,搁谁都得有疑虑。一旦对方发现咱还敢玩“花活”,事情马上就会黄。况且,因近年战乱,已有大批中国人前往草原避难。凭这帮人的智商,连达芬奇密码都能破解,更别说“启”与“书”的区别。千金尚不足惜,何必在意低一次头

信件由专人送抵草原后,始毕大可汗很快便有了回应:不同意迎杨广回长安的口号,要求李渊自己称帝,其他都没问题。

可汗的用意很明确:要跟我混就得交投名状,不能玩暧昧。一旦李渊称帝,自然就只能依靠可汗,不可能再回到杨广怀抱。

但李渊心里很清楚,这是道难题:如果自己就此称帝,不仅难以站上道德制高点,反而越看越像是投敌卖国的汉奸。但这里你还不能打哈哈,如不能尽早明确态度,和约恐怕就会泡汤。

思虑良久,李渊其实已有主意,但不好自己讲出来,便诱导幕僚们“想个折中方案”。

《大唐创业起居注》:帝曰:“事不师古,鲜能克成。诸贤宜更三思,以谋其次。”

数日后,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自河东郡到达太原。趁着大家高兴的时候,幕僚们终于给出了解答:废掉隋炀帝杨广(改为太上皇),另立关中的杨广孙子——代王杨侑为新帝。如此一来,太原依然可以打出救隋旗号,以获取有利声势;同时,公开宣称废掉杨广也算是达到了交投名状的效果。

按李渊原话,此方案属于“掩耳盗钟”,但又“不得不尔”。至此,大可汗也就不再较真,交易正式达成。


出师的战略迷局

自太原出发时,李渊带走了约3万人马。由于其爵位为唐国公,所以这支军队又称唐军。在他们的前方,有山西境内的西河、霍邑、绛、河东等郡,及陕西境内的潼关、长安,总计600余公里路程。

李渊行军路线示意

闻听李渊起兵后,长安方面火速派出两路大军。一路规模为数万,由老将屈突通率领,驻扎在山西南部,靠近潼关的河东郡(距太原约470公里)。一路规模为3万,由少壮派军人宋老生率领,进驻至距太原约200公里的霍邑郡。由于关中精锐已悉数进入山西,因此,对李渊而言,山西境内的征途难度最大。换言之,解决了山西的敌人,关中将是一片坦途。

隋军宋老生、屈突通两大兵团负责阻击李渊

不过,从此时双方兵力对比看,唐军不光数量上处于劣势,其构成也多以新兵为主,战斗力不高。那么,唐国公又是如何转弱为强的呢?

行军途中,李渊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军营中四处转悠,关注一些非常小的细节,比如士兵的住宿是否舒适,兵器是否生锈,粮食有无长霉等等;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现场解决,也不责怪官员的安排不周。

两个儿子建成、世民认为李渊过于辛苦,便建议他把精力放到战略问题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吩咐下面人去处理就得了。如果管得太细,反而让官员们觉得不被信任。

李渊则把两个儿子训斥一顿,说高高在上,指点江山谁不会。但目前太原大军刚组建不久,大部分均为新人,队伍的运转水平与凝聚力都有待加强。而一系列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单可以帮助新人更快融入团队,也能督促相应官员更加关注细节,提升运转效率。因此,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目前的战略问题。

在进入距太原约120公里的西河郡后,唐国公再次做了一系列的“小事”:

一系列的“小事”交织成网,构成了唐军集团的立体形象宣传,让西河郡的民众们看到了一个比杨广团队“更好”的执政实体,从而也就隐隐看到了乱世之中的希望之光。

随着各方豪杰加盟,在离开西河郡时,唐军兵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这使得他们在霍邑城下引诱对方主将宋老生出城作战时,能够以更多兵力向守方的3万余人发起冲击。此役直杀的昏天黑地,尸横遍野,最终,宋老生兵败身亡,霍邑城当天告破。

进入霍邑后,对着城内的一干官僚,李渊宣布他们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还会得到与太原“老人”同等的待遇。最后,唐国公强调,就算你们怀有二心,我也依然报以赤诚。

在霍邑稍作停留,李渊随即引大军继续向南推进。当到达山西最南部的河东郡时,声势浩大的唐军已膨胀至十余万之众。而且,经霍邑大战的洗礼,这支大军的战斗力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面对拥兵数万的隋军守将屈突通,李渊已经是优势一方。

鉴于霍邑宋老生冒险出击招致全军覆没的教训,屈突通选择了龟缩于坚城蒲坂之内的策略。因其城墙极为高峻,屈突通又精于守御之道,所以,李渊面临着进入关中的最后一个迷局:蒲坂城到底要不要攻?

幕僚裴寂认为,如果放弃蒲坂不打,直接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将难保屈突通不会来抄我军后路。这跟我们进军关中要防刘武周是一个道理。因此,蒲坂不能不攻。

李世民则认为,唐军要的是迅速拿下关中,而不是在蒲坂空耗时间。长安才是目标,屈突通不足为虑。

李渊权衡之下,采取了两手准备。唐军西渡黄河后,一路大军由李世民率领,直取长安。另一路大军则由李建成、刘文静率领,专门负责阻击屈突通。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当屈突通听说李渊渡河后,果然领数万精兵回防长安,结果被预先埋伏的唐军阻挡,无法前进。同时,李世民的先头部队很快便如风卷残云一般荡平了京师外围各大堡垒,将长安城围的水泄不通。

《资治通鉴》:屈突通闻渊西入,……自引兵数万趣长安,为刘文静所遏……世民引兵趣司竹,……顿于阿城,胜兵十三万……世民自遣使白渊,请期日赴长安。

唐军自龙门西渡黄河后,迂回阻击屈突通路线

大业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因看到绝望中的屈突通向东往洛阳方向退却后,李渊这才放心西进,与李世民汇合,亲自指挥对长安的攻坚战。此战本身没有悬念,但唐国公还是按兵不动,给长安城留了充足的时间主动投降。

直到十月二十七日,做足姿态的李渊这才下令攻城,并在十二天之后成为了长安城新的主人,按计划立杨广孙子杨侑为帝。

次年五月,当隋炀帝杨广死于扬州事变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感觉时机已成熟的李渊便通过“禅让”方式,从杨侑手中接过帝位,建立了大唐王朝。

李渊入主长安,建立大唐王朝



后记

李渊攻占关中后,引来天下一片惊叹。不少人认为,唐国公仅靠一郡之兵,竟能一路势如破竹,直入长安,真可谓有如神助,天命所归。

但我们细看其过程:从玩心理战智退突厥骑兵,到监狱中的生死赌局;从破解体制约束的借力打力,到石破天惊的与突厥结盟;从依靠“小事”提升唐军实力,到两手准备搞定屈突通。

在此过程中,李渊既有天马行空般的不拘一格,也有一丝不苟的关注每个细节,还有向隋炀帝、始毕大可汗,甚至王威、高君雅的低头,更有在监狱中坦然接受命运安排的悲壮与从容。

由此可知,大唐之崛起,固然有运气成分,但靠的终究不是神助,而是人自助;不是天命,而是把握住了能够把握的命运。

作为大唐开国皇帝的李渊,其思路看似变化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对时局,对人心,对自身的通透理解。

这就是“达者”,通达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大唐   东突   关中   王朝   可汗   太原   突厥   长安   山西   绝境   骑兵   大军   秘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