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耳聋耳鸣的经典汤方

在中医界,有一张特别有名的汤方源于东汉,为大医张仲景所创,叫八味肾气丸。

到了宋代大医钱乙拿掉了其中的两味药,把剩下的六味药组合在一起,又成了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汤方,六味地黄丸。


时间转眼又到了晚清大医家凌奂在六味地黄丸里头再加柴胡、磁石,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治耳朵的传世名方,叫耳聋左慈丸,主要治肾虚耳鸣。

耳朵和肾的关系,《黄帝内经》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肾开窍于耳。又说,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


就是说耳朵是肾开在头面部的窗口,所以肾好不好,看耳朵就能知晓七八。


而大脑就像一个蓄电池,要想保持正常运转,就要不断充电,肾气就是内在能量,肾把精气源源不断地上输到大脑,大脑再分给口眼耳鼻七窍。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耳朵和肾都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只有肾中精气充足,你才能耳聪目明。


耳聋左慈丸,这个方子现在也被制成了中成药。

熟地:是地黄的干燥块根,它还有一个兄弟叫生地,生地经过炮制之后变黑了,就叫熟地,熟地去掉了生地的凉性,药性偏温,偏补。

熟地补肾、填髓的作用特别好,而且是既能补又能藏,既能把肾精补足,又能把精气牢牢守住,不外泄,如果把肾比作一扇门,熟地的这个藏的作用就相当于在这扇门上加了一把锁。

山药最大的作用是补脾,但是不要只把它当作补脾药来用,其实它是脾肺肾一起补的。

山茱萸:好多人总是把山茱萸和吴茱萸混为一谈,二者只差了一个字,但作用完全不同,它没有吴茱萸那么霸道,比较乖巧,所以山茱萸补益的作用更大,主要是补肝补肾。


到这里,三味药都是补的,不过光补不行,还得泄。


这个泄,当然不是说把补进去的东西再泄出来,它泄的是什么呢?泄的是身体里的水湿浊气。

你看水湿也好,浊气也好,是不是身体里一些不好的,不需要的东西?


只有把这些不好的东西泄出来,好的东西才能补得进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吃补药就上火的原因,中医管这个叫虚不受补,其实就是身体太浊了,浊气浊水把药性逼到头面上去了。


所以又用了茯苓、泽泻来泄湿,丹皮清火气,整个方子的思路就是一边补,一边为身体开路,从金匮肾气丸,到六味地黄丸,再到耳聋左慈丸,历代大医都秉承着这样的治疗思路。


最后两味药,柴胡和磁石,柴胡往上走,引药入耳,磁石往下走,纳气归肾。古医书上说,磁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

我是国医堂中医李全胜,如果你有耳鸣、耳聋等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我来帮你解答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吴茱萸   山茱萸   熟地   浊气   柴胡   生地   精气   磁石   耳朵   作用   经典   汤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