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老南京是什么样的?

你好啊,这里是乡村笔记。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带大家来到的是百年前的南京江宁。

通过一篇在乡建时期留下的调研报告《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研究》,为大家展现江南乡村在过去是什么样的。


江宁,旧称有金陵、建业、建康等,清代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治,1912年废上元、江宁两县,改为江宁府,后改为南京,1913年废南京府设江宁县。

高阳先生带领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全国民众教育的中心之一。

政府力量推动了1932年12月国民政府通过《县政改革案》,次年成立了江宁自治实验县。

学术机关中,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金陵农学院”作为学术机关也参与到了乡村建设之中。


当时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带领学生投身乡村农业的是个美国人,他就是来在康奈尔大学的卜凯(John Lossing Buck)。

如果你不知道卜凯,一定会知道他的前妻,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那本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大地》,其主题思想暗合卜凯《中国农家经济》的结论。

老一代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靠天吃饭,他们带着虔诚的喜悦把一点一滴的精力全都给了土地。

1932年12月,国民政府通过了《县政改革案》,第二年7月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批准,下发各省遵照执行,到了秋天先后建立了五大实验县,江宁自治实验县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卜凯,而是他在金陵大学培养出的第一代中国本土学生乔启明,他出身山西农村,1921年由阎锡山主政的山西省政府保送到了金陵大学农经系。

卜凯回国深造时将乔带到康奈尔大学攻读了农村经济学硕士,后来他们一起回到了金陵大学承担起了发展农业改变中国现状的重任。

在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乔启明作为一个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与世界交融的可能性。


1931年的夏天乔启明在江宁县淳化镇做调查写成了《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研究》,这份调研报告包含了江宁县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考察。

从经济生活、教育生活、宗教生活、社交生活和政治生活五个方面来描绘民的日常生活状态。

这一报告的珍贵之处在于留下了一幅江宁县未经政治改造之前生动的社会景象,对近百年前江南社会各方面风貌的记录。


江宁县淳化镇区划图


“吾人现今若欲窥察

一个乡村社会的真相,

作为将来改良人群事业的根据,

我们不得不寻出一个乡村到底是什么?

他的范围有多大,其中的居民,

在共同的事业上,有什么相互的关系?”


——乔启明


01

经济生活

民国时期的江南街景

淳化镇作为周围村庄的商业中心,商店数量繁多、人员交流频繁,与周围村庄相比具有明显的商业活力。

据作者对淳化镇商店数量及经营状况的统计,当地最为繁盛的行业为茶馆和饭馆。布店为农人提供生活所需用布使当地棉花生产减少,铁匠铺和木作店出售工具是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钱会的存在使粮食生产剩余转化为货币,农产品的商业化实现了货币的流通和商品交换。


民国时期的商店

集镇为农人出售农产品提供市场、镇上的商店也可为家庭日用品的需要提供商品,这里就是乡民共同经济事业和金融流通的大本营。


02

教育生活

淳化镇的乡村教育并不发达,大多数是村中农人联合起来请一位先生来建私塾,又叫“蒙馆”。

而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小学分别建在五个村庄,其中宋墅小学吸引了超过两个周围村庄的学生前来上学,所以它是影响力最大的教育中心。

钱向志为了创办这所学校奔走募捐并获得了晓庄师范学校和金陵大学的支持,采用“教学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授学生农业生产技能。

如此,当时的教学模式已然受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平教会给村民上课


03

宗教生活

宗教生活是联络村庄关系的强大力量。

当地的宗教组织相当复杂,除了个村庄的小神庙外,还有许多村庄共同侍奉的大社庙,每年在固定的时间联合起来敬拜菩萨的活动称为庙会

日常的宗教节日在每个村庄并无差异,土地会、财神会、娘娘会、三茅会等都以焚香拜神、供奉祖先为形式,以祈福和免灾为目的。

然而还有八个社庙超越了地区的功能,把其他村庄也整合起来,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松岗庙,可以涵盖四十八个村的势力范围。

民国时期上海的庙会

每年的庙会不仅可以祈福还为不同村庄的人讨论共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场合,比如修桥辅路等地方性公共事务。

随着社会变迁庙会已经含有宗教经济和娱乐性质了,农人对庙会的花费不菲并且在庙会制造的娱乐空间内许多人甚至将一年的辛勤劳作挥霍一空。

庙会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场所,同时也是夸富宴的举行地、社会的竞技场和文化展示的舞台。


04

娱乐生活


社交生活是指日常习惯的生活,已经成为一天不知不觉的照例的事情。

如吃茶、喝酒、吸鸦片、儿童的游戏、牧童的山歌以及其他养生送死的人生习惯,都可以说是社交生活。

吃茶是农闲时的一项主要活动,茶馆是一个多功能复合的空间,茶水买卖并不足以维持茶馆的生意,在茶馆赌博、抽鸦片亦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所以在乡村改革运动中茶馆就成为改造的重点。


民间游戏也是一种社交,跳探茶灯、猫捉老鼠、剖莲花、城门高、打跪跪、当当对等民间游戏生动的展现了当地的民俗民风。

唱歌和节令也是具有娱乐性质的社交活动,除此之外在农忙时的协助也体现了农人的合作精神


05

政治生活

虽然淳化镇的行政边界是固定的,但是乔启明认为作为行政单位的淳化镇与公共事业连接起来的淳化镇范围并不重合。

真正能够将社会调动起来的是由市场交易中心点联络起来的村落集体,因为有些村庄虽然被划为同一行政区内但终年并不一定有什么共同利益的联络。


江宁县行政


06

比社区研究更早的乡村社会思考

1935年以后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杨庆堃、李等比较倾向功能主义的社会人类学者,积极投入乡村。

他们选取的田野点偏于以现代微型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开展田野调查,初步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社区研究范式。

乔启明在1934年出版《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研究》时应该还没有接受社区的概念,他所称的乡村社会是指一处的居民居住在一块农业土地上,他们的各种共同生活和事业都聚集到一个中心点上去合作。

乔启明的乡村社会对应英文中的Rural Community,他从语根上研究有共同社会的意思,并且含有永久的、自然的与地方性的性质,或者可以用地方共同社会(Local community),就是指人类生活在一个地方最初级和自然的共同社会。

他跟费老等人把社区当作一个单独的村庄是不一样的,他的乡村社会是一个范围更大的有密切关联的区域,或者用他的话是一个适当圆满的合作单位。


07

比施坚雅更早的本土市镇研究

经济、宗教、教育、交际和政治五个方面中,乔启明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作为交易中心的市场对市镇的辐射范围,经济中心是组织生活和生产的关键。

这一见解与后来在成都进行著名市场圈研究的施坚雅的理论颇为相似。施坚雅通过对中国农村的研究将市镇分为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在理想状态下,基层集市的空间分布意味着18个自然村以六角形围绕着一个集市。


施坚雅市场圈模式

虽然乔启明与施坚雅都曾在康奈尔大学进行学习,但两人年龄相差将近三十岁且并不在同一专业学习,从理论渊源来看两位学者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有中国学者运用地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中国的农村进行了调查


如今的江宁乡村

乔启明所做的村落调查价值在于,早在社区研究、宗族研究和市镇研究等理论流行之前,他就使用简单的研究工具,肩负改变乡村的使命进入建立起了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并找到中国农村贫穷的症结所在。

江宁的这项调查虽然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志,但却是民国时期淳化镇的风土志,不仅体现了早期中国社会学家对乡村社会的探索,而且对展现当时乡村社会的真实风貌和保护当代村落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金陵   茶馆   农人   市镇   江南   南京   庙会   中国   村庄   社交   乡村   宗教   事业   社会   大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