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豁豁转”保长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保长这个人物形象多是从影视剧中得到的。因为年代久远,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健在的已不多。在人们的印象中,保长多是负面的,真实的保长不可能千人一面,必然是多种多样,性格迴异。

“豁豁转”是皖北方言,意思是十分圆滑,四方应酬,八面玲珑。为的是明哲保身,哪一方都不得罪。抗战时期,我村韩X曾担任过几年保长。他有一百多亩土地,十余间草坯房,解放后划了个小地主。

韩Ⅹ干保长那几年,我们这里是沦陷(日占)区。因为离原津浦铁路只有十里,鬼子长驻夹沟据点一个不满编的小队(50多人),伪军一个中队。日伪经常下乡催要粮款,派伕,抓捕游击队员。中共的游击队力量小,多在晚上出来活动。他们宣传抗日,惩治汉奸。

那时,国民政府军委会在苏鲁还设了一个游击战区,主要是原东北军于学忠部。国军的补给基地在阜阳,所以经常有国军公干人员过路。有时候,弄不好,三方面的人还能碰到一起。

所以,老年人说,那时老百姓真不好过,你想八路、日伪、国字号的、还有土匪,几方势力并存,老百姓哪一方都不敢得罪。当然了,八路待人和气,最好说话。他们进村主要是摸情报,吃饭也好待,粗茶淡饭就行,炒个豆腐就是改善生活了。

最难对付的是日伪人员(老百姓叫维持会),他们进村摧粮食(小麦)、要款子。吃饭时要有鸡有肉有酒,走时还要拿两个(钱),不给不走。国军苏鲁战区过路人员都是零散的,多是借宿、吃饭。他们在日占区也不敢声张,一般是天亮就走。

有一天黄昏,夹沟日伪维持会的两名便衣,暗携两支盒子枪来保长家,主要是摧要粮款,打探游击队的行踪。晚上,保长在上房(堂屋)陪两人喝酒吹牛。家人来报说有客上门,保长说声失陪,忙出来见客。

抗战时期的汉奸(特务)

双方一见面,保长一愣,原来是中共东区的两名游击队情报员。保长让家人做饭,安排在东厢房住宿,并实情相告说,堂屋有俩维持会便衣,无事别出来。然后回堂屋说,有穷亲戚上门借粮。接着继续喝酒,酒至半酣,家人又报说,家里又来客了,保长出门迎客。

八路(新四军)侦察人员(着便衣者)

在大门口,有两人自报说,是国军苏鲁战区特派人员,赴阜阳公干,并拿出一纸证明。保长忙摆手小声说,这不是他看的(他也不识字)。然后安排在西厢房,让家人炒菜做饭。一再叮嘱说,日伪便衣住堂屋,不能喧哗,两人连连点头。

保长回堂屋后说,穷亲戚就是多,不是借粮就是借钱,真麻烦!两特务并不生疑。酒足饭饱后,保长又让人上茶(皖北的茶就是开水),接着对两人说,今个(晚)家里来的人多,你们都带着家伙(枪),别吓着我家亲戚,甭乱走动!两人困意袭来,点头称是。

安排好三方人员,保长正感到一阵轻松。忽然村民马X又叫门,只听他小声咕叽说,土匪张X带了几个人,劫远趟走了空(没抢到财物)。饥渴难忍,想吃顿饭再走。现在村外树林里等着呢!保长急忙到村外,对匪首张Ⅹ说,张大哥,对不住众位兄弟,家里来了三拨客,你懂的!张X略一沉思,双手抱拳说,兄弟不须多言,后会有期,带人走了。

有人会问,这些人吃呀喝呀,这钱谁出啊?当然是有地的人公摊!保长也不会贴钱。谱款子时多算些,保长还能落些油水(钱粮)呢!要不谁干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抗战时期   保长   阜阳   款子   堂屋   公干   战区   便衣   国军   特务   游击队   亲戚   老百姓   家人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