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话: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院址溯源

备受关注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已正式动工兴建,其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北临南沙河,西临翠湖,距离故宫约30公里。这一地域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既为大运河文化带上源温榆河之水道,也曾是皇家御用窑厂所在地。

紧邻大运河文化带温榆河水道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北部西玉河村,属京城西北部的上风上水之地。“玉河”之名与大运河文化带上源温榆河有关。

据《北京水利志》载:温榆河发源于燕山南麓的昌平、延庆、海淀一带山区,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条支流在昌平东南沙河镇(今沙河水库)汇聚成温榆河干流,遂向东渐南流至通州通惠河口,注入北运河。古人以温榆河为无数泉水汇流而成,谓之“百泉水”,又称“湡(yú)水”。

“温榆河”之得名,一说源于泉水温热,寒冬不冰,故名“温余水”,后谐音为“温榆水”“温榆河”;二说源于初春时节开河后,两岸长满榆树,繁茂成荫,河水清澈明亮,谓之“温榆河”。而“温榆河”之名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上谷郡,军都,温余水,东至路(县),南入沽(白河)”。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也称“湿余水”。《辽史》则记为“顺州有温榆河”,元代称“榆河”,又俗称“富河”。明清以后仍称“温榆河”。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北侧紧邻南沙河,即温榆河上源之一,发源于海淀区寨口村一带山区。明末清初史地学家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考证:“南沙河,出自西山熬鱼沟”,又称南沙河“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入南沙河”。清《康熙昌平州志》载:“榆河源自西南四十里月儿湾,一名湿榆河下流为沙河,经顺义会白河。”因南沙河为温榆河上源支流,故民间也将其称为“温榆河”。

明代南沙河南北各形成聚落,称大榆河、小榆河。明《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州域的村庄中便有“榆河店”,位于州城南。清《光绪昌平州志》称:南沙河“又东南迳大小榆河两村之间”,同书还引《采访册》云:大榆河“距城二十五里,东至沙河店八里,南至小榆河三里,西至皂甲屯半里,北至永泰庄半里”。小榆河“距城二十五里(另说三十里),东至老牛湾二里,南至皇后店一里,西至上庄村三里,北至大榆河三里”。清末大榆河渐成南北两个村落,小榆河渐成东西两个村落。后依各自所处方位,将大榆河南北两村各称南榆河、北榆河,将小榆河东西两村各称东榆河、西榆河。1953年谐音为南玉河、北玉河及东玉河、西玉河。

据1992年《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载:西玉河为永丰乡所辖村,北依南沙河,东临东玉河,南邻皇后店,西与上庄接壤。明代成村,原名小榆河。村形呈南北走向的带状,主街为10米宽土路,西经北崔家窑通往上庄路。有345户,1145人,以汉族为主。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有水稻、玉米、高粱及蔬菜、果木种植。

明清时期西玉河属昌平州,民国时属昌平县,1958年10月划归海淀区,曾为永丰公社(乡)所辖村。2003年以后属西北旺镇。自2016年初启动拆迁,后村民回迁到新建小区。

留有皇家御用窑厂遗迹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所在地为西玉河行政村所辖北崔家窑村,该村曾名崔家窑,因崔姓业主开设砖窑得名,为与南部亮甲店村西的崔家窑相区别,故更名为北崔家窑村,亦称崔家窑。

据《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载:北崔家窑村北临南沙河,东北与西玉河为邻,村形似团块状,主街呈东西走向。据传明代修建北京城时,有山西崔姓兄弟二人到此开设窑厂,专门烧造砖瓦等构件,故窑厂以窑主姓氏而得名,形成聚落后,以窑称村。崔家窑厂俗称马蹄窑,因窑顶呈半球状,形似马蹄,故名。至清乾隆年间又为修建皇家御园烧制琉璃瓦等。光绪年间窑主名崔文志,以烧制青砖为主。其烧制工艺繁琐,从选土、阴土、搅泥、踩踏、砖坯制作、砖坯修整、上架晾干到装窑、烧窑、阴窑、出窑等十几道工序。由于崔家窑烧制的青砖密度硬,抗冻性能好,不变形不变色,故多用于紫禁城及西郊御园的修缮,由此成为皇家建筑工程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当年重修颐和园时,就用了崔文志烧制的青砖。辛亥革命以后,窑厂衰落,但仍有青砖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全面维修,崔家窑烧砖作坊变为公有,遂进行改扩建,并更名为“故宫琉璃青砖厂”。直到1998年前后关停,而今尚存两座古窑遗址,整体外形保存完好,待北院区建成后,这一遗址将在修复后向公众展示。

崔家窑曾有一座庙宇,名老君堂,俗称窑神庙,为崔家窑初建时所置。古代与炉、火有关的行业多尊太上老君为本行业祖师爷,所以烧制砖瓦、陶瓷的工匠便把太上老君奉为行业保护神。崔姓兄弟二人到此开设窑厂时,也修建了一座祖师庙,以供奉太上老君,故名。每逢拜师、出师及其他重大节日都要在太上老君像前举行仪式。而农历二月十五据传为太上老君的诞辰日,提前一天,窑厂的工匠便到此祭拜,以求窑厂炉火旺盛,生意发达。而今庙宇已消失,多年前尚有基址可寻,且有3株200余年的古树。

汉墓、古桥、驿站及公主坟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院址及周边曾有多处人文古迹。

南沙河南岸高台地上,即西玉河村西北500米处,于1985年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处汉代墓群,在1.5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发掘汉代砖室墓多座,出土陶器、漆器、墓志铭等数十件,考古界谓之“西玉河汉墓群”,由此表明2000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已有人类活动。

元代今天西玉河一带设有驿站,其职能是接送使客,运送物资,传递文书军情等。因元制每30里设一驿馆,元大都(今北京城)至居庸关路程约120里,而地处古道旁的今西玉河村附近,恰为60里适中地带,故在此设置驿站,因临近榆河而称“榆河驿”,也称“榆树店”。因是出京第一站,其规模较大,设有驿舍、驿厨、驿马、驿田,并设有驿丞等官员办理公务的衙门。明《西关志》载:“榆河驿马一百二十匹,驴五十头。”早期是由隆庆卫委派百户官二员管理,后期随着榆河驿事务的繁重又改派千户官管理。明成化年间户部郎中、广东番禺人江源途经此地,曾赋《次榆河驿》诗:“皇华首站榆河驿,偶遇元戎半日谈。坐促庖人炊午饭,旋呼津吏换征骖(cān)。几家市井通燕北,何处云山望粤南。三酌茅柴仍上马,朔风萧飒鬓鬖(sān)鬖。”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榆河驿撤销,迁往昌平署东,易名“昌平驿”。故《昌平山水记》有“榆河驿初设于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的记载。但“榆河驿”这一名称依旧沿用至清末,所以明清史籍中依旧有“榆河驿”这一名称出现。

在西玉河村域的南沙(榆)河上,元明时建有木制榆河桥,清康熙年间,因大学士纳兰明珠葬于离此地不远的上庄,其家人重修此桥,即改木桥为五孔石桥,并更名为“永福桥”。该桥长22米,宽5.75米,为条石砌筑而成,缝门皆注有白灰浆,条石纵横连锁,接缝处用铁水加铅水铸的桥锭,结构严谨而坚固,桥旁有石护栏板和望柱,纹饰雕刻古朴、简洁。《光绪昌平州志》有“永福桥,在州西南榆河上,今水不由故道”的记载。直至民国时期,自关外而来的骆驼队和羊群还源源不断地从南口(镇)而下,经永福桥而赶奔京城。1991年在根治南沙河水利工程中,因石桥破损严重且低于水面而被拆除。

西玉河村东临东玉河村,清代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曾葬于该村南侧,俗称东玉河公主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二十日,宠臣和珅带长子进宫。乾隆帝见他长得英俊非凡,便赐名“丰绅殷德”,满语为“福禄兴旺”。当得知他和十公主同年出生时,觉得这是姻缘天定,遂将年仅5岁的十公主指配给丰绅殷德。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完婚。

乾隆帝去世,和珅获罪而死,丰绅殷德因是驸马,被大舅爷嘉庆帝宽待,革去爵位后派往漠北任闲职,三年后回京,不久抑郁而逝。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初十,49岁的固伦和孝公主去世,葬于南沙河南侧东玉河村,称东玉河公主坟。其墓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下有地宫。园中北侧中央为圆宝顶,前面有碑亭、享堂等建筑,墓园内植有松、柏、银杏,并有“照应”(坟户)看守。民国时期因无人看管,墓地已经破落。此后墓园被盗匪拆毁,地宫遭挖掘。上世纪60年代,有人沿盗洞旧迹挖开公主坟地宫。因该墓早已被盗墓贼所盗,所以里面没有随葬品,只有残破的棺椁及石质供台,而今该坟已无踪迹可寻。(户力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白河   东至   永福   沙河   光绪   南沙   故宫   太上老君   海淀区   青砖   史话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