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争取30家央企子公司落户雄安

雄安新区雄安门。 新华社发

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向雄安新区疏解将加速。坐拥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的雄安将再争取和对接央企落户。今年年初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推动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所医院加快建设,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

据新华社报道,5月10日中央召开的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指出,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着手谋划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

南都记者注意到,中央提出要求后,北京市、河北省和雄安新区、国务院国资委等相继进行部署和表态。北京表态坚决服从国家大局,积极服务支持;河北要主动对接第二批疏解项目,新区要做好承接准备;国资委提出督促指导落户雄安新区的有关央企加快推进总部大楼建设等。

疏解成效

雄安新区央企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当前,雄安新区建设情况怎么样?央企疏解的进展如何?

据悉,雄安新区成立6年来,累计完成投资5400多亿元,总开发面积覆盖120平方公里,36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2023年,雄安新区预计实施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664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新区投资来源为北京的注册企业超过3000家。

央企方面,南都记者此前曾报道,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98家央企中,雄安新区就坐拥4家央企总部(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矿集团),数量在北京(69家)以及上海(6家)之后,上升至央企总部第三多的地区。

2014年以来,8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并在京外落户建设。新组建的央企或央企总部疏解的去向,结合当地区位优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其总部选择了雄安新区、上海、深圳、武汉,赣州等地。

国企数量的变化也直观体现了这一进展。根据企查查数据,雄安新区目前有300余家国企(国企是系统根据该企业的股东构成进行标记)。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40年里(1980年-2017年4月),三县(雄县/容城/安新)仅有50多家国企,自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后这6年里,新注册成立了包含央企及子公司和地方国企等250余家,其中包括4家央企总部及其超150家子企业。随着第二批疏解项目启动,未来这一数量还将不断增加。

备受瞩目

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

央企总部注册或迁移到雄安新区备受瞩目。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信息显示,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先后有63家央企投身雄安新区建设,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2021年4月26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正式成立,成为首家注册落户雄安的央企。目前,中国星网雄安新区总部大楼项目主体结构已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预计年底竣工。

此前媒体报道,中国星网将统筹推动集团子公司和相关科研机构落户雄安,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南都记者从企查查了解到,今年3月16日,中国星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股东包括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央企疏解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近年来,河北在致力于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要集中力量将其打造成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021年5月8日,由“两化”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落户雄安新区。据了解,作为未来的总部基地,中国中化001大厦项目预计年底前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2月31日前竣工。大厦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的地标建筑,可满足1000—1200名员工的办公需求。今年3月10日,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中国中化在雄安新区成立的首家新能源相关业务的子公司。

2021年12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华能雄安总部项目启动仪式在雄安举行。据悉,中国华能总部项目将于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2月具备总部入驻办公条件。目前中国华能已在雄安新区布局设立二级、三级企业达9家,与雄安新区在综合能源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2年7月19日,又一家央企“巨无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总部位于雄安新区。目前,该集团已完成总部选址。

职工视角

被称为“央企一条街”的奥威路

央企总部之外,一系列重要央企子公司先后落户雄安新区。

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的一篇文章,概括了多家央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方向:中国电科将携手雄安新区探索智能城市建设;中国石油的上下游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华电是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国投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在央企中第一个进驻实体公司的中国铁建,将助力重塑京津冀湖水蓝和森林绿;中交集团将深度参与京津冀交通、码头、流域治理;中国能建将建设精品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清洁能源;中国铁物将全力保障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塔将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民的信息通信体验等。

2020年12月7日,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正式投入使用。该城际铁路由中国建科参与设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气装备、中国中车等央企参与建设和提供配套设施。

作为亚洲最大火车站,雄安站自建成以来,已累计发送旅客近100万人次。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间最快旅行时间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间最快19分钟可达。某央企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公司在雄安新区的容城,他经常选择在白洋淀火车站上下车,距离更近。不过他也会选择雄安高铁站往返,因为车次更多,速度更快,到时可以乘通勤大巴或打车到公司。

他公司所在的容城县奥威路,因为有众多央企及子公司在此办公,还被民间称为“央企一条街”。不过,今年他的办公地点发生了变化,集团在雄安新区建成了总部大楼。他也搬家到附近居住,上下班10分钟,两室一厅7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每月房租是1300元。很多央企疏解企业的员工,都会进行类似的选择。

据《雄安新区2022年大数据研究报告》,2022年雄安新区人口活力稳中有升,第四季度达到131.74万人,同比增长9.2%。容东、容西、雄东等重点片区人口密度均有增长。在城市人口流动方面,跨省流动人口占比由2021年的31.59%增至49%,其中,京津地区人口流动占14%。

2022年以来,雄安新区加快推进“央企二、三级公司落地新区”的产业导入,出台关于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总部企业创新发展的六条措施和关于支持央企二级、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的七条政策措施,从企业开办、科研支撑、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多个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据悉,政策出台以来,20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册落地。今年河北将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

数说

雄安新区成立6年来,累计完成投资5400多亿元,总开发面积覆盖120平方公里,36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2023年,雄安新区预计实施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664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安新   子公司   河北   国企   北京   中国   新区   总部   项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