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收视全国第一,侯勇一出手,就给央视带来一部年代传奇剧王炸

在国产剧中,有一种类型剧,让人格外惋惜:年代传奇剧。

前些年,年代传奇剧王炸频出,出一部火一部,有些至今还是收视王牌。

2001年的《大宅门》,22年过去再看依然不过时,这么多顶级演技派上演的国剧演技盛宴,在这个流量剧频出、星二代纵横的年头,几乎不再有可能上演了。

2003年的《大染坊》,以当年最高制作标准,拍出一部普通人的年代传奇,没有一个一线明星撑场,全靠品质赢收视爆款。

2008年《闯关东》,不仅收视率亮眼,更创造了年代传奇剧难以超越的天花板,孔笙打造的这出传奇剧盛宴,无论剧情、演技都无懈可击,青涩的靳东,贡献出的是丝毫不套路的演技。

可惜,这也是年代传奇剧的巅峰了,而当国剧的风向转变,流量取代实力,资本代替创作,高成本、强明星阵容,与年代观众有距离的年代剧,在几年之间就被资本抛弃。

尤其是近几年,年代传奇剧,已经从昔日的王牌,变成了门庭冷落的冷门类型。

这么好看的类型,就这样消失在国剧历史的烟尘中了?曾经的家仇国恨快意恩仇,就没有新剧,再来帮我们回忆了吗?

关键时刻,又是央妈出手了。

昨晚,一部侯勇领衔的《一代匠师》在央视8套悄然开播,虽然播得低调,但收视率却不弱。

一上来,就拿下了全国收视第一。

在《狂飙》《三体》《漫长的季节》《平凡之路》接力缔造的2023年国剧热潮终于渐渐退热之后,再次令许多观众眼前一亮。

可一部全员实力派,没一个流量明星带热度,也没一个星二代带话题,全凭真功夫的年代传奇剧,还能在流量制霸的国剧江湖搞出动静吗?

沉寂太久的这门国剧好手艺,到底传不传得下去?

追完两集,就一句话:年代传奇剧这门手艺,国剧没丢。

01、开场破题绝了,一把龙椅,三场大戏,将整部剧的传奇感拉满,故事性十足

熟悉年代传奇剧的观众就知道,《一代匠师》的切题,十分正宗。

没有都市剧的丢外卖绝学,也没有仙侠剧开局的三生三世穿越,而是直接将镜头,对准了全剧核心的老手艺:木雕。

以一次特殊的木工活,巧妙将“年代”和“传奇”元素融合在一起,引观众入戏。

清末民初一个莆田木雕家族,接到了一个大活:为宣统皇帝制作龙椅。

这一年,正是1911年。

这一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让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彻底走向终结。

以此作为整个故事的大背景,可见编剧匠心。

传统手艺、木工世家,却面临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各方力量对垒,帝制遭到动摇,民间暗流涌动,社会环境极其复杂。

那到底怎么拍,才能在反映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拉满故事感,让观众看进去?

《一代匠师》,用的还是年代传奇剧的老手艺,不发糖不奇幻,全靠故事,一上来就围绕龙椅展开了三场危机,一下子让观众沉浸其中。

第一场危机:失火和灭火。

故事开场,男主刚从外地办差回家,正赶上新年。

廖家接到大活,全家上下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放起炮竹。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年夜饭。

但就在此时,家丁报信:后院失火。

全家上下顿时紧张起来,男主搀起老爹就往后院赶。

可刚到后院,就被奉命来廖家监工的师爷拦了下来。

“完了完了,龙椅这下完了”“廖靖山,你这下不但全家满门抄斩,还连累我们也要掉脑袋啊你”。

接着一声令下,先让官兵把廖家大院团团围住,许进不许出,接着就要抓人,治罪。

侯勇饰演的廖家长子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我们廖家着这么大的火,你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带我阿爸走,为什么?

对方脸一沉:我现在怀疑,你们廖家无法如期完工,故意放火烧掉龙椅。

男主丝毫不慌:大人,你凭什么认定,龙椅就被烧掉了呢?

说完直接带领一群人来到一个隐秘处,龙椅被一张防火布包的好好的,丝毫未损。

一场误会,就此解开。

第一关,就算是过了。

可年代传奇剧的故事,讲究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果然这头师爷刚作揖准备起身告辞,那头还是那个家丁又来报信:不好了老爷,六合珍谱丢了。

这就引出——

第二场危机:丢“珍谱”和搜“珍谱”。

六和珍谱,是六和堂的镇堂之宝,用男主的话说,只要做木工的,都想看一看。

里面纪录的,则是历代木工大师总结出的木工要略,相当于木工行业的孙子兵法、武穆遗书。

一听丢了珍谱,廖家老爷立刻仰天长叹:天要亡我廖家呀!

而刚要撤的官兵,立马又把廖家里里外外围了起来。

失去珍谱,廖家就无法如期完工,无法完工,所有人脑袋不保。

可珍谱怎么找?这么看来,失火显然并非巧合,而是有人声东击西,要的就是盗取珍谱。

这个人并不难猜,当所有人形色慌张这时,唯有一个人气定神闲,就是郭广平饰演的廖家管家刘天秋。

廖家不会坐以待毙,可珍谱尚未寻得,一场廖家内斗已经悄悄展开,想要儿子上位的廖家二娘一通输出,看似要寻珍谱,其实想借机为儿子继承家业扫清障碍。

眼看一场内斗将至,又是男主稳住大局,虽然明知二娘字字句句都冲着自己来,但他却以大局为重,同意就按二娘的方法办:挨家挨房,搜。

搜,当然是搜不出。

但就在官兵开始搜查的当口,下人却急报:珍谱找着了。

有那么巧?显然是这招敲山震虎起了作用,逼着偷珍谱的刘天秋将到手的珍谱这个烫手的山芋抛出来。

第二关,又过了,但更大的难关就在前方等着。

第三场危机:爆“龙珠”和修“龙珠”。

廖家上下一心,龙椅如期完工,还提前了几日。

衙门大喜,举行隆重仪式,迎龙椅,还准备奖励廖家一千两。

但就在所有人欢天喜地之时,忽听龙椅传来声响——龙珠爆裂。

这一下,官家又翻脸了,当场抓人,廖家上下,又是一个不许走。

只是“有眼无珠”?师爷立马计上心来,一顶大帽子扣过去:廖家勾结“乱党”,故意令龙珠爆裂。

这一处情节,妙得很。1911年的时代背景,顿时从后景,变成了前景。

师爷当然知道廖家不可能和革命党有关联,但一个大帽子盖过去,就能最大程度让自己置身事外。

好在廖家上下乱作一团之时,再一次,是男主站出来。

第一步:先救人。

男主是一眼看出了师爷的小心思,干脆直接戳破:就算你们说我们廖家勾结“乱党”,二位大人想一想,你们能把这没有龙珠的龙椅,呈给皇上吗?

接下来抛出解决方案:给我三天时间,让我把这龙珠补好。

老实说,这一番言语的机锋、心理的博弈和智斗的攻守,才算真的把年代传奇那个味道,拍出来了,几位演员发挥也很不错,尤其是侯勇,每个表情都是戏,整个气氛剑拔弩张,但有惊无险,看得过瘾。

奇峰迭起的剧情和紧张刺激的智斗徐徐铺陈,整部剧的传奇魅力,也就这样出来了。

三天,能修好龙珠吗?

若是以六和珍谱上记载的整工制作的传统手艺,肯定修不好。

但男主却突破了传统工艺,以绝妙匠心,将龙珠复原如初。

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前面这么久的铺垫,其实就是为了衬托这一场戏。

一把龙椅,引出各路人马纷纷汇聚,所有势力,明争暗斗,小小廖家,暗流涌动。

有廖家内斗,有管家甩锅,有内鬼作祟,各路人马,各怀鬼胎,汇在一起,稍有不慎,廖家就会万劫不复。

但越是风高浪急,越显出男主心平如镜,不管世事如棋,人会变,手艺不会。

人说谎,木雕不说谎。

廖家陷入困境,是因为手艺——通风不足,令龙珠爆裂。

能脱困,靠的还是手艺——修复龙珠,救回老爷,声名大振。

开场这三出戏,算是将年代、传奇和传承多重元素融合在一起,还一口气立住了多个角色。

而剧情的伏笔,也在第二集最后埋下:报纸刊登消息,终于修好的龙椅,却被劫了。

茶馆一句议论,点出时代变局:一个龙椅都守不住,何况江山呢?

一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改变,就要来了。

而多年来一直觊觎“六合堂”的刘天秋,也再次从时代变幻中琢磨出新手段,先以“乱党”之名陷害廖家真正的主心骨男主,逼男主负罪离家后,迅速以卑劣手段令廖老爷下狱,窃得廖家家产。

一出年代传奇剧大剧,开场了。观众,入戏了。

02、郭广平一秒变脸,侯勇如定海神针,三位实力派一飙戏,传奇剧的味道出来了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观感,是因为《一代匠师》抓住了年代传奇剧的一个重要内核:戏味。

其中关键,则是找对演员。

哪怕一个演技不在线的星二代,对一部年代剧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而《一代匠师》选角最好的地方是:不选贵的,只找对的。

演员都是人气无法和流量明星相提并论的实力派,但演技各有各的特点,十分到位。

第一位,就是侯勇。

在《人民的名义》五分钟演技震撼观众之前,很多观众都以为侯勇只会演历史年代剧。

因为他在《大秦帝国》中的秦孝公嬴渠梁和《大染坊》中的表演,给观众印象太深了。而侯勇演一部年代剧、历史剧就成一部,不是没道理的。

本剧中他的演技,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他饰演的廖家长子,屡屡挽廖家狂澜于既倒,却因为没有子嗣,在廖家继承权争夺中处于下风。

侯勇没有一上来就把角色演成完人,而是先演出了角色的私心。这个角色,是想要继承廖家家业的。

剧中有一处细节,是廖家除夕家宴,二娘话里有话,似乎廖家继承权,已经尘埃落定交给了自己儿子。

听到这句话的侯勇,表面不动声色,但眼神忽然闪了一下。

这一下,就演出了努力压抑又氤氲在心头的失望和无奈。

有欲念,才是人。

但能抛弃欲念,才是大匠。

几次危机中,侯勇一秒变脸,就让剧情的紧张气氛瞬间拉满。

危机关头挺身而出,那种角色的力量感,不言而喻。

而当他做起木工手艺,那种对手艺的敬畏感,又立马就要喷薄而出。

侯勇演出了一个匠人真正的品性,对家族担当,对名利舍弃,对手艺敬畏。

他的表演就像整部剧的压舱石,只要有他出场,这戏就有看头,就能每分每秒都能吸引观众,让你忍不住关心角色的命运。

什么是好的年代剧表演,这就是。

第二个用戏立住角色的,是郭广平。

他饰演的刘天秋是年代传奇剧中最常见的反派类型:小人。

郭广平的表演,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藏”。

他演这个小人,不是把反派两个字,写在脸上。而是表面勤勤恳勉,表情自然而然。

甚至几场关键戏份,他的表演甚至会迷惑观众,好像搞事的不是他,直到不经意间一个眼神,又出卖一切。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和公认的演技派,郭广平演正派远比反派多,但每个反派都很经典,就是因为他长了一张正面角色的脸,角色表面风平浪静之间,干尽坏事,反倒更有角色张力。

反派对年代传奇剧的意义也极其重要,反派没杀伤力,主角赢得没意思。

看郭广平和侯勇斗戏,有意思。

第三位,是老演员董照。

他饰演的廖靖山,是廖家家主,这种角色往往不讨好,本剧中也是。

一到危机关头就一个后仰晕倒,剩下的交给长子来解决,时过境迁继续宠溺二房。

但在角色看似昏聩间,董照却演出了老一辈手艺人对传统的敬畏,对手艺的珍视。

这样的角色会让观众觉得,手艺是值得敬仰的。

从绝对主角到反派,再到这样的配角,每个角色都有十足的细节刻画,都有演技上的讲究,前两集所有角色中,少有明显短板,这在今日的国剧中,够稀罕。

但年代传奇剧的角色塑造,本该如此。我也不知道是《一代匠师》该夸,还是有些国剧,该骂。

03、历史大戏惊心动魄,传奇、智斗样样精彩,年代传奇剧就该这个味

虽然仅仅放出两集,但从开头看,《一代匠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找回了年代传奇剧的老味道。

今日的国剧市场,好像没有创新是可耻的,每部剧都必须要整点新东西,才值得一看。

就好像看到“木工”二字,大多数观众第一反应,应该是“沉闷”。

似乎千百年传下来的手艺,就那么老三样,没什么意思。

但《一代匠师》的出现,或许能为类似题材的破局,提供参考。

只是开场,该剧已经为年代传奇剧,提供了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找回传奇剧的戏味。

这几年,年代传奇剧已经几乎走进了“死胡同”。

于正的《传家》和杨志刚的《勇敢的心2》已经算这几年最出挑的同类剧,但都反响平平。

市场很容易认为,是年代传奇剧不行了。

其实不行的不是年代传奇剧,而是这几部剧,没有把传奇的味道,拍出来。

《一代匠师》通篇都是年代传奇剧的经典元素,没有什么创新,但故事里,你既能看到剧力万钧的面子,也能看到敬重传统的里子。

第二把钥匙,是铺陈了多条线索,在剧本创作上够成熟。

这几年年代传奇剧没看头,一大问题是故事没劲,太散。

而《一代匠师》开场就连番大戏让正邪斗智斗勇,同时又铺排了一条廖家内斗的复线,二娘替自己的儿子争夺继承权的戏份,若隐若现,不是主线,却时不时跳出来,影响故事发展。

接下来,离家的男主还将在与军阀、官僚、日本侵略者等各方势力的周旋与斗争中,让木雕艺术,得以传承。

这种多线叙事的手法,在《大宅门》《闯关东》中屡见不鲜,却被年代传奇剧自己弄丢了。找回来,就有戏。

第三把钥匙,是用细节和碰撞,重塑传统手艺。

前两集有一场戏,拍得荡气回肠。

就是廖家制作龙椅的戏。

这场制作,可谓集合了六合珍谱的精髓,也是传统木雕制作的巅峰。

导演拍得也用心,廖家核心工艺,外人不能入内,就父子三人,廖老爷发令,两个儿子卖力做工。

先选吉时,但所谓吉时,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最适合木雕制作的时辰。

而龙椅制作,首在烘干,烘干之难,首在龙头。

需要文火三分,武火三分,去火三分。一日四个时辰八个小时,反复七日,方可完成。

通风又如何?风分大中小,东南西北上下十八种,烘干房各处通风口共计36处。

龙头通风,随天而行。上大下小六中风,龙头升降之间,雾气升腾,龙头出水,水滴龙头现,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浩然正气,也随之升腾。

沙漏计时,火候尽现,当最后一次龙头升起,已然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飞龙在天,令人新生感动。

木雕工艺的精华,在此显露无疑,也让现代人在不知不觉之间,感受到传统手艺的博大精深。

老的,未必就是不好的。现代科技可以取代很多东西,但有些千年传承的老手艺,取代不了。

通过角色和台词,《一代匠师》应该能让观众与传统文化、技艺再次产生碰撞。

这些传承千年的老手艺,为什么能传下去,不在于技,而在艺。

手艺,也是仁义。千年传承,在于人。

是人传艺,而不仅是艺传人。

这段戏,算是把这层传统文化的意蕴,拍明白了。

真正的年代传奇剧,也往往不仅是有故事的传奇,而是在传奇的基础上,拍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比如《大宅门》结尾的浩然正气,《闯关东》里东北人的一身豪气,和《大染坊》里手艺人对手艺的传承、坚守。

那才是年代传奇剧骨子里,最延绵不绝的东西。

传奇人物也不是神话人物,他们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性格、故事。

传奇不是凭空发生,它们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惊心动魄的细节过程。

这些,都被《一代匠师》拍了出来。

年代传奇剧是一个衰落中的剧种,远不如奇幻剧、偶像剧这么大热,就像许多传奇的老手艺一样,但老手艺有它存在的价值。

木雕工艺如此,拍木雕工艺传奇的传奇剧也一样。

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自有它流传下来的道理。

《一代匠师》比不了《大染坊》那样的经典,那个年代传奇剧最好的时代,很可能再也不会来了,但它拍出了年代传奇剧该有的味道。

带入,沉浸,享受,这是这部剧带给我最大的观剧体验。

在人人追求流量的年代,《一代匠师》的主创,能有这样的心思把剧扎扎实实拍出来,就像认真完成了一件木雕作品,这份对手艺的尊重,就配得上观众看上一眼。

至于这门国剧手艺的未来,就看这份国剧的六和珍谱,能不能,传得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国剧   年代   传奇   师爷   反派   木雕   木工   老爷   手艺   演技   出手   央视   观众   角色   危机   传统   故事   全国   侯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