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圆桌 - 苏州,今天打出“老乡牌”

圆桌观察员 / 苏平远


癸卯孟夏,乡贤回家。

在经历了疫情阻隔之后,5月20日,海内外游子们再次挽臂归来,参加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21日,来自五湖四海的360余位嘉宾,踏上返乡之路,赴苏州发展大会之约

苏州发展大会是首次举办,大会用了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情系苏州 共筑梦想”,这与6年前的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主题词“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非常相近。

本次大会采取“1+3+2+10”模式,即:一场发展大会,三个分论坛,两场活动,十个县级市(区)联动。紧凑、平实、亲和,这也是回家的调调。

抿一口碧螺春茶、听一声评弹昆曲、走一段雨巷、坐一程摇船。分享昨天的记忆,感受今天的变化,更谋划明天的发展。

乡音乡调聚起来的朋友圈,何尝不是最棒的“机会群”“发展团”?在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瞬息万变的当下,尤其不简单。

简单、平实、亲和,就是回家的调调。

苏报精心策划36米“成果展”长卷,亮相苏州发展大会。

看游子

每一位在外的苏州人,都是世界了解苏州的一扇窗。常回家看看、多回家走走,便是发展大会的初衷和本意。

六年前,首届江苏发展大会的一句“约在江苏,共筑梦想”,让在外游子听到了家乡的呼唤。以乡情为纽带,以发展为主题,众多与江苏、苏州深有情缘的各领域游子宾朋聚到一起,构筑了最强“朋友圈”。

四年前,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登场,各界人士重温乡情,谋划合作,也约定下一次的相聚。

从第一届、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的苏州站、苏州分会场活动,到今年的首届苏州发展大会,展现的是苏州更为主动的开放姿态。海内外乡贤们回到这片创业热土、兴业宝地,交流感悟、分享机会,以每一个人的“精彩一笔”为家乡苏州发展拱火助力,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苏州的宝贵财富。

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城”,从英才俊彦到时代楷模,“人”作为苏州最大的发展资源,自古即是。

江苏的发展、苏州的发展,需要人才创造力的持续激发。站上新起点,适应新常态,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顶尖人才在哪里,“风口”就在哪里。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科教发达,人才荟萃,苏州的海内外知名人士数量多、层次高,这都是发展的长板。利用举办发展大会的契机,放眼全球招引汇聚人才,激发广大人才的创造力,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同时搭建起一个沟通、联系、交流的优势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这便是发展大会的硬核。

看苏州

人总说“近乡情怯”。记忆深处存放着的情感,会让人变得敏感。但每一次近乡,都是一次深情望乡。从乡贤游子的眼睛里、口述中,我们又看到怎样的“家乡”?

苏州是一个梦想城市,站在这里,你可以把古代文化记忆和现代精致生活结合在心灵中。”

对于祖籍太仓的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而言,苏州长期以来一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祖父和父亲的样子就是苏州人的样子,他们对苏州的回忆勾勒出他的故乡记忆,这个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也时常成为他漫画的主题。

此次受邀回乡,是朱德庸第三次踏上苏州的土地,苏州完整保留的古城风貌让他得以与祖辈在心灵上产生交汇,在记忆与现实中实现可触摸的连接。

除了参加大会既定日程外,他希望“用最诚挚的心,更深入地体验普通苏州人的日常,与自己的故土有更深入的连接。”

苏州完整保留的古城风貌和生活状态让不少在外的“苏州人”念念不忘。

苏州市政协委员、香港姑苏经济科技文化协会荣誉会长席与善,是苏州东山著名的席氏家族后代。二十多年来,他见证着苏港两地交流交往交融日益频繁,也积极履行着爱国爱港爱家乡的职责使命,为两地更加繁荣尽心尽力。

每次回到苏州,都让我耳目一新,无论是社区建设、经济发展,还是城市文明,这里时时让我惊喜。

出生于姑苏古城老宅的韦祖良,则想把家乡苏州的“惊喜”,带出国门带给世界。

借助苏州市侨联的牵线搭桥,韦祖良正与苏州一家新能源公司洽谈合作,并通过苏州市侨办与苏帮菜餐饮企业沟通,准备将苏帮菜引进澳大利亚,让海外朋友们品尝到地道的苏州味道。

韦祖良现任澳大利亚江苏总会会长、澳纽工商联合总会会长,他此次来苏州参加发展大会,还有一个特别策划——邀请苏州的评弹名家赴悉尼演出,让更多人听到“中国最美的声音”。

自古贤能恋故土,从来才俊爱家乡。

梦想的城市,耳目一新,让人惊喜”……这些脱口而出的词,都是乡情的原味表达,也是多年来以及多年后,家乡在游子心中的样子,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在外的“苏州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期待。

苏州不仅是乡愁的故土,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对各类人才而言,回家是乡情的回归,更是一次“交流互鉴、汇智聚力、创新共享”之旅。站上发展大会的平台,更多的“苏州人”回家,发现机遇追梦圆梦,发展的强大动能便能更广更深地发掘出来。

大合唱

在苏州这片土地上,走出了46名文状元、5名武状元、100多位两院院士,涌现了范仲淹、顾炎武等思想家,金圣叹、冯梦龙等文学家,唐寅、文徵明、张旭等书画家。

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城”,从英才俊彦到时代楷模,“人”作为苏州最大的发展资源,自古即是。

当前,苏州人才总量已超过36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3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5.9万人,连续11年获评“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苏州的未来,归根到底由每一个苏州人的梦想拼织而成。如何让蕴含在乡贤、各类英才中的发展之力厚积薄发?这是目标,也是功力。

苏州连续11年获评“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六度分割理论指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每个人都在沟通,但有意识的连接需要机制和渠道,更需要搭建平台。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苏州体量庞大的人才队伍,每一个领域都星光熠熠。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只有广泛地链接联合,才能聚力聚智。

此次出席苏州发展大会的嘉宾,来自工商、科技、教育、文化、医卫、金融、新闻传媒、海外社团及侨界,其中既有苏州籍人士,也有在苏州学习、工作过的知名人士,以及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包括26名海内外院士

话发展、谈合作、定项目,在互利共赢中寻求机遇。苏州更期待在乡贤汇聚的“大家庭”里,搭建干事的桥梁、培育创业的沃土。

乡贤想为,何以“能为”?做好供需匹配对接,是发展大会出实效的关键。不同主题的论坛要让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群英荟萃要引导“智慧盛宴”,生发新观点、新判断和新思路。如此,拳拳乡情才能转化为落地的成果,真正转化为造福桑梓的行动。

一天的发展大会时间不长,却带着“永不落幕”特性。圆桌观察员了解到,闭会期间,相关单位仍将坚持短期集中活动与长期常态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经常性、专业性交流对接,努力做好 “后半篇文章”。

改革、创新、转型、开放。当下的苏州,正值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苏州的发展,既是全体苏州人共同的期盼、共同的骄傲,更是共同的事业。

未来已来。“一起来”,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苏州   乡贤   苏州市   苏州人   乡情   圆桌   江苏   游子   老乡   家乡   大会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