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要看他俩的脸色

#5月财经新势力#

图片©Tyler Lastovich


1997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当时的人们不会知道这一年诞生的两家小微企业未来左右了世界能源风云。

这两家企业一个是来自江西的赣锋锂业,一个是来自四川的天齐锂业。

1

天齐锂业原名“天齐矿石贸易”,听名字就知道最初的天齐业务不是挖矿,也不是加工生产矿石,纯粹的一家贸易公司。

创始人蒋卫平长期在国营单位工作,原本和锂行业没太大关系,之所以下海搞贸易是受人之托。

当时四川射洪锂盐厂需要优质的锂矿石,他们找到蒋卫平,想看看他能不能和澳大利亚泰里森公司接洽进口锂矿石。

这是一门相对简单的生意。

上下游的需求很直接,天齐的工作只是解决各类手续,然后躺着挣钱。

蒋卫平从此开始研究锂行业,他觉得锂很有前途。

锂被誉为“工业调味剂”,如同烹饪中的味精,只需用上一点就能起到明显的提鲜效果。

按照百科的说法,锂可以用于“电池、陶瓷、玻璃、润滑剂、制冷液、核工业以及光电”,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可以说想要做好高精尖工业,你离不开锂。

中国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是很长时间我国工业的特点是“大而全,却不强”。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业品出口主力仍以纺织、白色家电为主,技术含量不高。

中国工业需要升级。既然要升级,那就离不开锂。

故而蒋卫平判断,中国对锂的需求肯定会日益旺盛。

恰好他有全世界品级最好的澳洲锂矿资源,有矿,还是全世界最好的矿,赚大钱的机会到了。

可这矿不姓蒋。

与泰里森合作期间他们多次提价,要知道作为中间商,天齐的毛利并不高。

并且天齐也没技术,需要别人加工成品。

在整个业务链条中,二道贩子最轻松,却也是最薄弱的一环。

不过蒋卫平很快迎来了机遇。

射洪锂盐厂的经营状况并不好,和许许多多经营不善的国企一样,它成为地方财政的包袱。

恰巧这个时间点全国正在轰轰烈烈的搞国企改革,射洪锂盐厂也成了被改革的一员。

2003年,天齐正式收购自己曾经的客户,整合后的天齐锂业诞生了。

这次收购对天齐的意义重大,射洪锂盐厂是国内仅有的三家锂盐厂,有了它,蒋卫平跻身为中国锂行业的重要玩家。

又经过三年时间,天齐锂业开始盈利,但蒋卫平知道,不能控制上游原材料,那么利润始终上不去。

2013年,天齐锂业通过大量举债,以蛇吞象的方式反向收购了自己曾经的供应商:澳大利亚泰里森。

彼时泰利森一度供应了中国90%的锂矿石,拿下泰里森,瞬间让这家四川营收仅有几个亿的中等企业成为全球性的锂业巨头。

尝到甜头的蒋卫平从此变得愈发激进,颇有袍哥老大的气质:莽、狂、傲,睥睨天下。

2

同样是1997年出生的赣锋锂业,它的故事更加浓墨重彩。

1966年,国营江西锂厂(805厂)在江西省新余市建立。

江西虽被网友戏称为小透明的“阿卡林省”,但在有色金属领域却是重镇。

现在央企都喜欢往大城市跑,可新组建的中国稀土集团却落户于三线城市江西赣州,无他,江西太重要了。

江西锂厂犹如今天的中国稀土集团,一时间,资金、技术、人才集中于新余。

1977年,历经十一年后,江西锂厂终于建成投产,它不但缓解了国内对锂资源的紧迫需求,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赣锋锂业创始人——李良彬。

良彬,名字里透着一股文质彬彬的味儿,实际上,相比蒋卫平,李良彬确实更像一位学者型企业家。

1988年,李良彬从宜春师专化学系毕业后进入江西锂厂,从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为分厂厂长。

1997 年,已经是高级工程师的李良彬了解到了智利SQM集团开发出了卤水提锂技术。

该技术比传统锂矿石开采有一个最直观的优势:成本低,低了足足有四分之一。

和蒋卫平的认知一样,他也认为锂行业大有可为,但是他比蒋卫平更懂锂。

智利的成功经验在他看来能够改变中国锂行业格局。

同时期中国锂行业陷入循环困局:工业升级需要锂,国内开采和加工成本又太高,国内锂厂效益不会好,产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工业升级还是需要锂。

李良彬觉得,上游锂原料可以采购智利的廉价锂,而我自己又拥有锂加工的技术,那最后我的产品比同行业的竞品肯定更具性价比。

于是他也决定下海,以技术为股本,获得地方政府支持,赣锋锂业诞生了。

他和智利SQM签订长期承销协议,低价进口智利锂,再通过自己的深加工,以更低的价格占领市场。

又因赣锋锂业的技术全面,使得他们可以提供的产品十分丰富,可以这么说,你需要的产品在赣锋这都能获得。

市场开始卷起来,有些无法适应时代的企业逐渐消失。

孕育李良彬的江西锂厂就是命运多舛的那一个,2001年停产,几年后破产倒闭。

很难说击垮江西锂厂的不是赣锋锂业。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江西锂厂虽然倒下,却直接滋养了赣锋锂业的成长。因为有大量技术、人才流入到了赣锋。

比如锂电池技术。

当时全球掌握锂电池技术的公司并不多,最知名的要属松下这样的跨国巨头,在国内,江西锂厂则是其中翘楚。

得益于老东家的技术传承,让赣锋锂业很快成为国内锂业龙头。

2002年前后,3G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继而手机、小灵通快速普及,锂和锂电池迎来春天。

尤其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让工业领域对锂的需求暴增,虽中间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成长趋势已然明了。

2010年,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都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进入资本市场,手里的钱也就多了起来,接下来就是扩张。

待到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想不扩张都不行。

3

2008年,发改委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准则》正式实施;2012年,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至此,新能源汽车进入快车道。

包括手机在内,没有什么行业能像新能源汽车那样需要锂。

你想想用于汽车的锂电池能顶多少台手机锂电池?

需求是以倍数成长的。

和天齐、赣锋初创时的锂业环境不同:此时无论资源还是技术已不存在明显壁垒,国内国外新进入者太多,一时间锂价跌至谷底。

对于有资本加持的赣锋、天齐来说这反而是好事。

我有钱,趁着你们市值低,我可以买买买。

扫货,不停地扫货。

矿要买,产线要买,乃至下游衍生链企业也要买。

全产业链都吃下了,自然而然壁垒砌好了。

赣锋锂业至今收购和投资了四十多家公司;天齐锂业不遑多让,收购的数量没赣锋多,但是标的普遍较大。

徐静蕾黄立行曾主演的商战电影《亲密敌人》可以说里面的原型就是锂业双雄,为了争夺锂矿大家用尽全力。

结果一纸政令出台,两位大佬傻眼了。

2017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概况成四个字就是:打击骗补。

以新能源旗号骗补的车企实在太多,他们养肥了锂业,也破坏了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8年,锂业双雄还在马不停蹄的全球撒币,国内却掀起了新能源行业退补潮。

此举导致车企对锂电池的需求锐减,让锂业双雄感受到了凛冬将至。

一边是需求锐减,一边不断兼并导致的债务风险不断高企。

2019年,锂价同比下跌50%。

像天齐锂前一年花了数十亿美元买矿、买产线,这下全都成了累赘。

紧接着,2020年,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导致double debuff。

锂业双雄危机四伏。

债还不上,产品卖不出去,一切不利的因素全都齐活,就等倒闭了。

祸之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凡事都有两面性。

因为上述林林总总的问题,造成全球燃料能源上涨,最典型的是:汽油贵了,荷包瘪了。

在海外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消费者没钱买汽车,那就买电动双轮车;有钱买汽车的,考虑到油价,改买电动汽车。

又因为疫情原因,全球3C产品需求也出现大幅度增长,因为人们要通过3C产品交流、教育、办公。

那么这一切都需要锂电池,锂又炙手可热起来。

2021年,锂需求大增,锂价不断创新高,锂业双雄基本摆脱了危机。

进入2022年,俄乌战争致使全球能源价格迅速飙升,成就了天齐和赣锋的暴富神话。

无论霸道的蒋卫平还是儒雅的李良彬,他们依托锂,成为那一年中国商界最耀眼的明星。

你们爽了,有的人不爽,那就是普遍受制于锂价的新能源企业。

支撑锂业双雄不断涨停的是一票尚未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去年怒斥宁德时代,说他们简直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其实他错怪宁德时代了:我宁德时代做电池离不开天齐和赣锋,他们涨价和我有啥关系。

2022年,天齐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00%,赣锋锂业同比增长490%。

冤有头,债有主。

4

好在今年初开始,锂价格持续走跌,道理很简单,下游活不下去了,上游也活不了太久。

什么叫可持续的竭泽而渔?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有了锂业双雄,让我们在国际锂资源争夺战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了这个基础才迎来了现在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毕竟连马斯克也要看锂业双雄的脸色。

这两天,德国媒体不停抱怨德国车企正在落后中国对手。

他们总是把问题想的很简单,以为是德国电动车价格太贵了,以为是中国对新能源补贴太多等等。

这叫什么?这叫自以为是。

实际上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产品,从互联网软件到电网、5G基站等硬件建设。

我们是把每一个环节都打通了才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爆炸式发展。

现在,我们再把时间拨回1997年。

这一年,中国在全球锂资源行业里人微言轻,国内的锂矿企业别说和国外竞争,自身生存都是问题。

如果不是待遇低,工资都难以正常发放,蒋卫平和李良彬或许都不会考虑出来创业。

今天,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是全球锂矿产业的核心操盘手,这种颇具反差感的故事在新能源领域还有许多许多。

他们不止是几个人或者说几家公司的发家史,背后更是代表整个中国工业,甚至说中国经济的缩影。

在互联网经济渐显疲态之时,新能源行业将担负中国经济新的火车头。

资料来源:

1.彭薇,从工程师到实干家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的“理智与情感”,中国有色金属报

2.CCTV纪录片《与“锂”同行》——专访赣锋锂业李良彬,中央电视台

3.巨国贤、黄玉,卤水提锂独步国内 全产业链笑傲群雄,民生证券

4.2017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严厉打击骗补,新华社

5.薛璇,天齐锂业:从小舢板到行业旗舰——访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卫平,中国有色金属报

6.李子卓,布局产业链,致力深加工,国泰君安

7.陈红霞,制造业转型探索:赣锋锂业产业链延伸启示录,21世纪经济报道

8.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其他材料是有效补充 但电池厂不会减少用锂,每日经济新闻

9.胥帅,天齐锂业债务危局缓解:锂业巨头两场豪赌 结局为何天壤之别?每日经济新闻

10. 戴劲松、何丰伦,2008年或将成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元年,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射洪   宁德   智利   江西   新能源   锂电池   中国   脸色   汽车   行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